这七个小众景点,前身是佛教寺庙?现在成为有趣的打卡地?北京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4-18 13:21:21

五朝古都北京不光有庞大的皇家建筑群,同时在历史上也是寺庙林立的城市。据统计,在康乾盛世到建国初期,光内城就曾有过上千座寺庙。两百年间,这些寺庙大多因地震、失火或兵祸这样的天灾人祸而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但其中有些寺庙却存活至今,并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或为景点,或为博物馆,或为展览馆,或为文创基地,成为这座城市有趣的小众旅游打卡地。


银山塔林

在昌平兴寿镇的西湖村,有一家景区叫银山塔林,这里就是老北京口中与卢沟桥狮子一样数不清的银山宝塔所在地。景区内的十八座宝塔中十一座为墓塔,另外七座则构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的金元塔群,其中包括居中的金代海慧禅师舍利塔。这些砖塔原本是法华禅寺等千年古刹的一部分,而银山有寺庙始于唐贞观年间,鼎盛时多达七十二所。如今这些寺院庵堂悉数无存,仅剩下这些形制各异的古塔独自成林,并在1997年作为景区对外开放。


古钟博物馆

在海淀区联想桥的东北角有座寺庙叫觉生寺,这座清代的皇家敕建寺庙建于雍正十一年。建寺十年后被乾隆移来了一口万寿寺的永乐大钟,觉生寺因而有了“大钟寺”这个更广为传叫的俗名。大钟寺在清末以后经历岁月沧桑日趋衰败,改开后经过维修于1985年以古钟博物馆的身份重新面世,馆内保留了原有寺院布局,除了镇馆之宝的永乐大钟外,还有大小不一的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四百多件古钟展出。


北京艺术博物馆

和大钟寺的古钟博物馆同年批准为博物馆的还有北京艺术博物馆,这座西三环紫竹桥北的博物馆前身同样是敕建的皇家寺院--明万历五年敕建万寿寺诞生,经历清代四朝扩建后规模空前。1984年万寿寺重归北京市府管辖,三年后寺内的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式建馆。馆内八万件藏品五花八门,分为佛教艺术、绘画艺术、明清瓷器和北京文物精华展等多个专题展出。倘若你想弄清楚这座寺院本身,不要错过馆内的万寿寺历史沿革展。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如果你对石刻艺术感兴趣,跑一趟西直门外的五塔寺绝对不会失望。五塔寺因寺内矗立在金刚宝座上的五座密檐宝塔而得名,而其正式的名字叫真觉寺。真觉寺由笃信喇嘛教的永乐皇帝在元代遗址上敕建,但寺院完成时已是成化九年。真觉寺曾在清代两次重修,1987年成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集中保管并展出收集自北京各处的石刻石雕、书法碑帖、寺庙碑、会馆碑、功德碑和墓志铭等石刻文物。


北京文博交流馆

与银河SOHO一街之隔的智化寺藏身于禄米仓胡同,这座寺庙有传奇般的身世,原本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王振耗资所建的家庙,经历五百多年变迁后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在1994年成为北京市文博交流馆的跻身之地。现在的智化寺是一个可观可赏、可听可玩的地方:这里有明代木板壁画《地藏菩萨变相图》和八角转轮藏经橱,有“可聆听的活化石”京音乐,有一到春天就香满寺院的丁香、海棠和梨花,还有让人期待的“博物馆之夜”……


隆福寺

这座紫禁城东边身世显赫的寺庙,从一开始就以庙会市集而不是信仰中心被老北京所熟知。解放后的隆福寺延续了商业中心的本质,在经历多次变故后从京城商圈成功转型为文创基地。关于隆福寺的前世今生和游览攻略可参考我1月13日的文章《北京这座寺庙明明已消失,但却存在感十足,并被许多年轻人所喜欢》。

寺庙化身文创基地在北京并非隆福寺这一孤例。沙滩北街的智珠寺嵩祝寺分别建于清代康乾年间,近现代破败后论为厂房和仓库。2007年后这里被改造为Temple东景缘,里面不但有法式餐厅与艺术展览,智珠寺大殿改成的礼堂内还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北京旅行# #北京文旅# #北京头条#

标签: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