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十大主题旅游线路推荐,激活文旅市场!电子消费券何时发放?
更新时间:2023-04-18 16:08:25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徐徐展开的画卷中,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入目皆是熟悉的场景,或许更能平添几分“画中游”的意境。
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围绕“全域绽放 畅游龙华”主题,龙华区在第12个中国旅游日之际,推出五大系列主题活动,发布《你好 龙华》旅游手册、龙华手绘地图以及10条精品线路。同时发放电子消费券激活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潜能。龙华通过打造全域视角下“城中景”“景中城”全景式体验,正逐渐成为城市不远、山水更近的休闲旅游胜地,以全域旅游破局,让大美龙华“出圈”。
数字赋能 一键畅游“新”龙华
从5月18日起,龙华区围绕“中国旅游日”而开展的系列活动已拉开序幕。其中有“法治文旅·与民同行”中国旅游日普法宣传以及线上旅游普法知识有奖竞答;“全域绽放 畅游龙华”十大主题旅游线路推介;“记录分享美好旅程”活动征集;文体旅游系列微视频发布……活动精彩纷呈,市民乐享其中。
其中,《你好 龙华》旅游手册、龙华手绘地图等特色旅游产品上线,引发广泛关注。《你好 龙华》旅游手册链接整合历史古迹、文化艺术、自然休闲、民俗节庆、美食体验、城市书房、时尚购物、酒店交通等资源,全方位、全域体验式打造龙华深度“探游”之旅。“同时我们引入数字技术赋能,本月计划推出‘一键游龙华’线上小程序版本,线上线下打通,给予市民全新的指尖旅游新模式体验。”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而以“水墨画”画风、造型为改造蓝本,依照龙华高低错落的山形、生态环境进行创作的手绘地图,也格外吸引人们的关注。地图采取传统“界画”形式,以青绿山水画为主导,通过下、中、上三部分景致的描绘,展现龙华全域旅游面貌。“下景围绕观澜古墟、版画基地、高尔夫球场、鳌湖艺术村等景点作画;中景描绘阳台山、大浪时尚小镇等景点,运用蒙太奇手法,以观澜河为分界线,区分下景与中景;上景则呈现深圳北站、高铁以及整个龙华都市剪影。”负责推进龙华手绘地图项目的负责人、艺术家苏云龙介绍道,手绘地图表现出龙华原始生态、历史人文以及都市核心层层递进的关系,以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对比形成视觉冲击,达到“远观有画,近看有景”的效果。
三文融合 绘就旅游新图景
去年,龙华区预计接待游客约484.2万人次。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游客探寻龙华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近年来,龙华区不断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渐走出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2021年,龙华区以全省第二的高分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评审,成为全市第三个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化、文体、文旅“三文”模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龙华,有“最田园”之称的观澜版画基地和“最时尚”之称的大浪时尚小镇。前者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集“乡土文化、生态旅游、艺术体验”于一体。后者汇聚700多家服装及配套企业,目前已初步建成时尚总部聚集、设计师汇聚、品牌荟萃、活动突出、消费活跃的时尚产业集群,以及以原创、设计为特征的世界知名时尚中心。去年,观澜版画基地和大浪时尚小镇先后入选深圳十大特色街区。
在这里,有百年客家文化历史和人文积淀,并以文创为特色、用艺术活化的古村落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去年,两个艺术村落上榜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
在这里,有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中国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城市”“中国最美网红打卡地”的美誉,让龙华名声大噪,精心打造的“龙华艺术乡村旅游线路”入选省级精品线路,“深圳国瓷红木艺术博览游”“深圳龙华服饰创意工艺之旅”两条线路获评广东省第二批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在这里,文创企业名扬国际。文产企业小海洋原创《心境》斩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VR作品奖;大漠大智控无人机亮相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在这里,文博场馆名不虚传。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深圳市望野博物馆、深圳市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被核定为国家二、三级博物馆;中国版画博物馆获评首批广东省一级美术馆。在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龙华掀起了一股打卡热潮,各类主题鲜明、有颜有料的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探秘”的必选之地。作为历史文化记录者的博物馆,同时肩负着展现城区历史文化形象的重任。在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龙华建立起多元主体博物馆体系,充分发挥博物馆力量,为游客带来高质量文化体验,也为辖区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随着观澜古墟——贵湖塘修缮工作步入尾声,不久后,观澜古墟也将再度进入大众眼帘,以古今结合、亦古亦今的“新墟市”形象,打造具有观澜本地客家文化风情的文化旅游景区,并为之注入可持续的文化生命力。
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龙华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抓“双区驱动”历史发展机遇,从一花独放到全域芳香,通过特色化、全域化、智慧化的旅游综合供给机制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实践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邱墨山 通讯员 林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