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左宗棠的发妻周氏很好奇丈夫的每月俸禄是多少,左公答一年40000两

更新时间:2024-07-30 08:16:15

1863年,左宗棠的发妻周氏很好奇丈夫的每月俸禄是多少,左公答:一年40000两白银。妻子吃了一惊,说:好你个左宗棠,每月才给家用200两?这多的钱你都花哪儿了……他用自己的收入无私奉献国家,只为国泰民安!

信源:<湖南湘阴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7-06-20

寒门之子走马西北,驰骋风云,扫清逆贼,强复新疆,左公可谓是名垂青史。

苦难的童年让左宗棠铭记贫贱滋味,他恪守"菜根之说",时刻惕勉子孙后代不能被富贵所蛀。

这位封疆大吏,每年俸禄高达数万两白银,可他自家年支仅二百两,吝啬到了极点。

家书中屡有"不准多用"的严词,批评儿子们"染有脑满肠肥习气"。

六旬之年,得知长子筑室添置,他急忙写信喝斥,不许铺张浪费。

左大帅对家人要求之严苛,恐怕比对军士犯错还要严厉几分。

他深知,俭朴是寒门子弟的根本,一旦沾染了奢靡之风,便会迷失本真,背离初心。

与之相对的是,对外人则大方慷慨。常年征战沙场,左宗棠结识无数生死挚友,他们贫困时,无不获得左帅的资助关照。

有次安维峻考运连蹇,左宗棠知晓后,当即遣银千两相助。

更有甘为人道的一幕,家乡遭灾,左宗棠撰文号召捐资,自掏腰包万两白银赈济。有人评价他"处己吝啬,待人慷慨"。

作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左宗棠执掌军权长达二十余载,每年俸禄加计赡银,高达数万金。

这笔钱,足以让一个普通人过上无忧无虑的腰缕生活。可左宗棠却视金钱如粪土,对这份特权不屑一顾。

有熟人问及,左宗棠讳莫如深,只微笑着说:"社稷艰难,自然要拿出来补贴国用了。"

慈禧太后曾因忌惮左帅的军权而怀疑他受了胡雪岩的贿赂,派人暗查。结果查到最后,朝廷竟然还欠着左宗棠大笔钱财!

慈禧心怀惭愧,不仅下令"十年内不许弹劾左宗棠",更将这段往事广为流传,以昭示左大帅的清廉品节。

从此,左宗棠成为清朝官场上一股晚节不偷的清流。然而,这份隽永的品格并未换来富足安康。

左宗棠离世后,其子嫡长孙左念谦贫困潦倒,不得不由乡人周济才得以入殓安葬。

再看左宗棠嫡亲遗腹子,更是一贫如洗,无一子孙承衔。

有人说,不以财产论英雄。一代名臣决绝如此,着实令人由衷钦佩。纵横捭阖几十载,居然未为个人积存分毫,宁愿家徒壁赌,也要坚守节操。

左宗棠虽是英雄人物,但他终究是血肉之躯,也难免与人产生矛盾嫌隙。

其中与同为中兴名臣的曾国藩的恩怨,就成为晚清官场的一段佳话。

二人本为挚友,可由于对待西北军阀的分歧,竟由朋友变成死对头,彼此互不来往。

然而,当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却挺身而出,主动资助曾氏子侄的生活。

面对曾纪鸿的求助,左宗棠一反常态,慷慨相赠三百余两白银。

不仅如此,他更亲笔撰书,感慨"吾与文正交谊非同泛常"。可见,尽管曾与左宗棠有过矛盾,但左帅对这段情谊仍念念不忘。

正如左宗棠所言,"所争者国家公事",二人从未将矛盾延续至私怨。

这番话说出了左帅的胸怀宽广、怀故思旧的品德。尽管曾氏后人已与他无甚渊源,但左宗棠仍慷慨资助,其宽仁之心可见一斑。

除了怀故外,孝老也是左宗棠的另一显著品德。守住边陲多年,久不归乡。

即便家书函件也很少回家一次。可每当乡故知音遭遇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不遗余力。

比如他的得力助手刘典因病逝于甘肃营地,妻孤子绝。刘典一生操守,终究身无分文。

左宗棠得知此事后,立即解囊六千两银子,资助刘典丧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为刘典的老母亲修建牌坊以寄哀思。

可见,无论是曾国藩的遗族,还是部下的妻孥,左宗棠都怀着极大的仁爱之心加以资助。

这种敬老怀故、推已及人的精神,正是他作为一代名臣应有的风范。

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就是那个曾自诩"介"的人物:

铁骨铮铮,操守坚韧,处世怀柔。他能屹立不渝,正因有一具钢铁长城作为支撑!

标签: 左宗棠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