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北边好玩的地方景点(鹤壁市五大山脉景点,闲暇之余值得一看 )

更新时间:2023-04-18 20:49:44


大伾山

大伾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文物古迹荟萃。唐宋以来,历代寺庙亭阁星罗棋布。现存古建筑群9处,王阳明、王铎历代名人摩崖题刻460余处,古柏426株,新建景点4处。


山门在伾浮路东端大伾山西麓,为仿汉阙式,面阔16米,高9米,山门座东向西对称分布,两端为仿汉石阙,两层单檐平顶,中以敞廊顶相连。坊额悬挂书法家 罗工柳书“伾山仙境”横匾。山门前为三级月台,月台南北均有马道。大伾山山门建筑气势宏伟,游人对其叹为观止。


百猴路是大伾山景区内从山门通往山上的必经之路,因路两旁青石栏板和望柱头均雕有形态各异的猴子,故名。浚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为 弘扬民间艺术,于1986年创建了百猴路。自山门至大伾山广场,长195米,宽5米。7级,162个台阶。水泥路面,青石栏杆。254根望柱和250块栏 板上雕刻有神态各异的石猴1864只,系浚县著名民间艺人张希和(人称“泥猴张”)设计。这些猴子的创作者大胆想象,利用夸张和变形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 千奇百怪的猴子,既保留了泥猴的神韵,又具有石雕艺术的风格,是浚县民间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大伾山景区重要人文景观。


恩荣坊1998年自卫贤镇迁至百猴路中段。恩荣坊原址在浚县卫贤镇卫贤集大街,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工部主事孟楠建。恩荣坊是一座极为精致的 “四柱三间五楼”式石质结构牌坊。中间一楼的正脊上又起一坊(“文革”中毁掉),重坊相叠,造型奇特。坊的四个柱上有5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一楼 檐下雕一竖匾,上刻“恩荣”二字。竖匾以下共有7道枋,第一道上雕“二龙戏珠”。第二道上雕“龙章宠锡”。第三道上雕“八仙庆寿”图。第四道上雕“敕封承 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第五道上雕“竹林七贤”图。第六道上刻“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题记。最下一道枋上雕一面画,共16人,有骑士、 仪仗、随从,空中有仙人护佑,前有一城门,门内有一人掩身张望。人物、树木、花草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恩荣坊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上桥位于百猴路上端,1985年建,为拱形石桥,上下两层圆形涵洞,如同两桥叠压。两侧修水池,碧波荡漾。


天齐庙位于大伾山南山腰。天齐庙又名东岳庙,座北向南,为祭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前有登山阶道,古柏相夹,壮美清幽。天齐庙始建年代失考,现存金明昌五 年(1194年)及元至顺四年(1333年)两通重修天齐庙碑。现有硬山顶山门三间,高出广场1.2米,内塑黄明、周纪、吴谦、龙环四将军像。东西两廊各 五间,硬山顶、灰板瓦。内塑十殿阎罗帝君。正殿三间,建于二级平台上,每级高1.5米。内供黄飞虎塑像。殿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二滚龙飞云石柱,系 元代遗物,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呼之欲出,艺术价值很高。


太平兴国寺位于大伾山东。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座西向东。寺内主要建筑有释迦牟尼大殿、朝阳洞及观音洞。寺内今存明至民国时期建筑。原山门三间,座 落于半山腰平台,系清代建筑。内墙壁上镶嵌重修寺院碑刻。主体建筑为释迦牟尼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大殿北有观音洞, 凿于1914年,洞内供观音,前有拜殿三间。观音洞北有朝阳洞,凿于明代,因洞朝阳故名。洞深4.18米,宽3.46米,高2.5米。券形顶,是大伾山上 最大的凿洞。洞内原塑三尊菩萨及十八罗汉像。天将雨时四壁渗水,宛如一天然“晴雨计”。前有拜殿三间,殿下有明代天启七年(1672年)拜殿碑一通。洞两 侧山崖上有唐、元摩崖题记及摩崖造像,唐代《大伾山铭》位于寺后山崖上。


1987年,太平兴国寺被县政府定为宗教活动场所,1988年在原山门外又新建山门,面阔5间,进深4.5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居士赵朴初亲笔题写寺名“太平兴国寺”。


天宁寺,古称大伾山寺,创建于北魏时期,已逾1400余年,系大伾山景区核心景点。座落于大伾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伾悬崖,背山面水,形 势壮观。寺由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组成。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蹬”,系登山之路。


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造型独特,系我国早期 石雕造像艺术珍品,现存河南省博物院。前院东为正门,面阔五间,悬山顶、灰瓦覆顶,一瓦一带绿琉璃瓦简边。前有斗拱。院内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中院 正中为藏经阁,硬山顶,黄琉璃瓦简边,前有斗拱。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移交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图书馆。


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 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为硬山顶灰瓦一瓦一带,有斗拱。摩崖大石佛居其中。南北轴线上,北侧院前为三间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均为硬山顶, 灰板瓦。东侧有钟楼,建于1.5米高台上,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15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 殿,三间,硬山顶,灰板瓦,前出檐,木柱。面阔三间,进深7米,前有月台,高0.8米。殿内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背光。殿内两 侧墙壁上画有二十四诸天,为清初作品。殿后为水陆阁,今废。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浚县品位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浚县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河 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大石佛在天宁寺大佛楼内,古称大佛岩,俗称“镇河将军”,是一座依山崖雕凿的善跏趺座式弥勒大像,高22.29米,系大伾山景区王牌景点。


明嘉靖 《浚县志》称十六国后赵时期,石勒听从高僧佛图澄的建议而兴建,距今1600余年,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


元末红巾军火烧大佛楼,石佛损毁 较重,明代泥皮彩绘,以后又多次加固维护。大石佛现存形象是:头部螺发,面方颊圆,略呈梯形。额间有“白毫相”,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双肩齐挺,脖 颈有三道肉领。左手扶膝,右手曲肘前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坐于四周方墩,足踏仰莲。整体造型轮廓呈三角形,造型古朴,线条遒劲,风格雄健,反映了 早期造像艺术的特点,是我国造像史发展中留下的典型范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艺术和宗教价值。


罗哲文、马世长、温玉成等全国著名文物旅游专家学者多次 考察大石佛,撰写考证论文。大佛楼依山崖而建,遮护石佛。因大石佛两脚居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美谈。大石佛周围的石刻题记有较高的历史 价值。其中,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登大伾山》诗作原迹更为珍贵。摩崖大石佛雄伟高大,庄严肃穆,游人到此,无不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浮邱山

浮丘山与大丕山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


山上,目前有国保级文物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石雕艺术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宫,大气恢弘,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系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宫中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而扬名四方。


自明嘉靖年间以来,以朝拜碧霞元君而形成的每年的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如汪洋,一日可达数十万人有余。位居我国华北四大古庙会之冠。小姑山与浚县古城偎依相连,山上有城,城中有山,“十里城池半入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依然显示着古城的风貌。卫水河到了这里被一分为二,如同两条玉带,蜿蜓而来,飘逸而去,为风景区凭添了许多灵秀之气。河上古桥飞架,岸边杨柳依依,两河之间有琵琶形小岛,浓阴如盖,岛上河边,几多情韵。

浮丘山高l0l米,坐落面积约150平方米。西环卫水,东峙伾峰,南毗旷野,北负古城,形势壮丽,气象峥嵘,“岁寒双秀”,“八景”列名。千佛寺、碧霞宫、文昌阁、观澜亭……不是“深山隐古刹”,而是“古刹隐青峰”。


浮丘山不仅文物古迹荟萃,而且地理形势优胜。它所焕发的魅力,吸引着远近游人,四时不绝于道。1963年郭沫若同志对浮丘山文物古迹的价值作了肯定,并亲笔致函。提出保护意见。


烈士陵园:浮丘山东侧有一条青石盘路,宽约5米,陡坡处有“七盘二十一蹬石阶”,攀过石阶向左,便是浚县烈士陵园。陵园坐南向北,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浚县人民为了缅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死难烈土。于1963年兴建烈士陵园,先后将安葬在全县各地烈士遗骸迁葬于内,让他们的英灵同这座秀丽的名山胜迹万古留存,永远给人们以教育和启迪。


出烈士陵园身西南沿一条砖砌人行道,即到碧霞宫。 


碧霞宫踞浮丘山南端之最高峰,坐北向南,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建筑宏伟,保护良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俗称奶奶庙。碧霞元君为道教所奉之神,名氏不可考,“碧霞元君”乃其封号。碧霞宫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又经清代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间扩建、重建,始具现代规模。碧霞宫以南北轴线为中心,两廊对称,前后三个院落,殿宇80余问,总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


千佛洞与千佛寺:碧霞宫之北有一突起的小山头,平顶削壁,高约4米,南北略长,人称“山上之山”。其西壁并排有两个石窟,南窟即千佛洞。券形洞口高150厘米,上额刻“佛国”二字,下面刻有六个巴思巴文,洞高250厘米,穹隆顶,饰有藻井,进深3米,窟内四壁造像990余个,最高的约2米,最小的只有4厘米,大部分已无头。

洞口内前有大唐永隆元年(680年)、开耀二年(682年)、永淳二年(683年)、如意元年(692年)等时期的题记。石开凿于盛唐时期。北窟洞口高150厘米,阔3米,进深170米,穹窿顶,饰有藻井。窟内雕有大小佛像120余尊,都已无头,洞内壁上刊有宋代嘉祐年间,明代成化年间题记。这是两个石窟中最晚的题记。


小山头的南、北、西三面凿有很多佛龛,多为唐代造像。有元、明、清各代题记,均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千佛洞石造像虽大部分残损,但它还保留着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作品,是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与千佛洞紧邻,寺以千佛洞得名,《河朔访古录》载:“千佛寺始建失考。寺内有石崖,高丈余,上建阁以祀真武。崖下凿洞二,并大小佛像身躯,而所谓千佛洞也”。于此可知建寺当在凿窟之后。 

千佛寺现存建筑有水陆殿七间,十八罗汉殿五间,两廊各五间,过去曾作校舍用,已非佛寺面目。院内有桧柏一棵,高约4丈,围粗7尺余、,枝叶茂盛,据测,有千年之久。 

五岩山

五岩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属太行山系,为牟山一余脉。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因大唐药王孙思邈曾经隐居于此而久负盛名。


五岩山,又名苏门山,位于市中心西北10公里,为牟山一余脉。因山有五谷五峰,故曰五岩。山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1.5公里,群峰环绕,岩石峥嵘,至高点海拔574.9米。


五岩山古有两观一寺,南为五岩寺,北为栖霞观,下为葆光观,是佛教道教圣地,均焚于战火。现当地百姓自发在原址复建,成为周围市县群众的游览胜地。

山谷尽处绝壁之上有孙真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逊)洞。洞内有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刻造孙真人像石座,今又塑其像于上。洞顶侧有宋崇宁元年(公元11O2年)石刻题字、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摩崖一方等。进洞10米处有一溶洞,大如室,顶高数丈,洞顶钟乳石似虎似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洞壁细水渗流,呈点点小泉,被视为神水医治百病。洞尽头有一桃形巨石,晶莹剔透。


山谷北侧绝壁上,有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公元542年)至武定七年(公元549年)依山而凿之石窟,其窟龛、造像、0狮子、题记等,体现了南北朝晚期艺术造像风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姬家山乡,不到五岩山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去看看,那可是件很可惜的事。药王孙思邈和他隐居的“药王洞”,不仅是当地人最津津乐道的事,也深深的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五岩山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然而五岩山的扬名,却不仅仅因为这里秀美的风景,更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曾隐居此地,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美好故事和人文佳话,至今还有30多处药王遗迹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


五岩山至高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  “药王洞”所在,传为当年孙思邈隐居时栖身之所。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著有医药典籍《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流传后世。


“药王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千姿百态,光怪陆离。“药王洞”外百米处,有一处滴水岩,常年滴水,形成钟乳石,岩壁形状如瀑布,积水沿石壁下流,有的地方如一根丝线,垂直而下,有的地方如断了线的珍珠,滴滴答答,落地有声。站在滴水岩下,阵阵清凉清爽扑面而来。如此奇异美景,难怪让游历了大好河山,寻找名贵中草药的“药王”孙思邈,来到此地就挪不动了脚步,停留了下来呢!


五岩山风景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璀璨的历史文化景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建设中的五岩山景区共分中医药文化游览区、自然风景游览区和宗教观光区。


云梦山

河南鹤壁淇县云梦山 ,又名青岩山,属太行山脉,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部,新乡卫辉市东部交界,为国家4A级景区。


云梦山由主景区-战国古军庠、上圣古庙及云梦五里鬼谷大峡谷游览区、云梦大草原游览区三部分组成,面积约26平方公里。


主峰海拔577米,峰峦叠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


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现存鬼谷洞、太阳洞、孙膑洞、庞涓洞、孙膑墓、舍身台、鬼谷墟、演兵岭、天书崖、玉帝殿、三清殿、南北桃园等主要景点五十多处、有全国字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鬼谷子”兵书 。


古灵山

古灵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地处太行山中,距淇县县城西北8公里,游览面积10平方公里。灵山寺在群山环抱之中,峰峦拱翠,龙虎二山保驾。


古灵山景区还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人类始祖女娲修真处,纣王降香处。


主要景点:女娲峰、古佛洞、铜顶、女娲宫、玉带河、黑龙潭、大佛殿、观音洞、卧虎洞、清凉奄、朝阳寺等主要景点60多个。雄浑秀丽的山水景色与千年古迹、优美传说融为一体,构成了这一独特的旅游胜地,是人们观光、朝拜、探险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