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去常州玩了两天,说实话比起隔壁无锡和苏州,常州城市内的江南元素太少了

更新时间:2024-08-14 03:49:41

[下雨]去常州玩了两天,说实话比起隔壁无锡和苏州,常州城市内的江南元素太少了。首先就是青果巷人气与规模不如无锡的南长街、苏州的平江路。说起来常州也是江南核心府城之一,与苏州府在明清不相上下。常州府经济昌盛,人才更加辈出,理应留下很多人文景观。但常州作为府城,名人故居和小巷子保留的还不如曾经下面的县城无锡多。我的感受是,青果巷没有镇江的西津渡好玩。整个苏南城市群,常州的旅游业是不错的,恐龙园、嬉戏谷、环球港、天目山,但江南文化景点,常州却是一个洼地。江苏传统府城比如苏州、扬州保留得都可以,常州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常州,这座曾经与苏州府齐名的江南名城,如今似乎在江南文化的竞争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当我们谈论江南,脑海中浮现的是苏州的小桥流水、无锡的清名桥古运河,而常州,似乎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江南的韵味。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对比中逐渐显露的现实。

说到江南元素的缺失,我们不得不质疑,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城市规划的短视,还是文化保护的不力?或许,更深层次的,是我们对于“江南”这个概念理解的偏差。常州,作为历史上的经济重镇,其人文景观的丰富性不应被忽视。然而,现实却是,常州的名人故居、小巷古街,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我们不禁要问,常州的旅游业发展,是否真的以牺牲本土文化为代价?恐龙园、嬉戏谷等现代娱乐设施的确吸引了大量游客,但这些真的是常州独有的文化符号吗?当我们在环球港购物、在天目山度假时,我们是否还记得,这里曾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水乡?

更让人玩味的是,常州在旅游业的发展上,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一方面,大力推广现代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却对传统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开发显得漫不经心。这种发展模式,无疑是一种短视。它忽略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也忽视了历史文化对于城市魅力的长远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批评常州的文化保护工作。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常州或许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努力。只是,这种努力是否足够,是否能够匹配上常州作为江南名城的历史地位,这值得我们深思。

在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常州的旅游业发展,确实为城市带来了活力。现代与传统并不必然对立,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常州需要的,或许是一种更加全面、深入的文化战略,一种能够融合历史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新型发展模式。

此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市民、每一个游客的责任。我们需要培养一种文化自觉,一种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与爱护。只有这样,常州的江南元素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