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失的古县城名汉中褒城(这里有个消失的古县城)

更新时间:2024-09-08 08:31:01

这里有个消失的古县城。

长丰县有一座消失的古城,它是长丰境内的第一个建制县。三国谋士刘烨,五代十国吴国的奠基人杨行密,"第二包公"李天馥等很多名人都会生活在这里。我现在就位于长丰县古城村。

一天零一夜合肥怎么玩?跟着小晚一起慢慢看。在村里转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这个大土墩,据当地人说这个就是成德县古城墙遗址。你看它和周围绿树成荫不一样,这个土墩上面只长矮草不长树。据说这是因为当年城墙是混合了糯米浇筑而成的,质地非常的坚硬,树木在这上面是没有办法扎根的,所以只能长一些矮草。

踩在这个上面真的能感觉到这个土地很坚硬,但也有人说是因为现在太阳太大了,把它晒得邦邦硬,可我觉得踩着就是土质很扎实的感觉。站在这个上面感觉风景还挺好的,而且往远处看那边有两道高高的像是古城墙上的高岭,有人说那个就是古城楼。当地还相传着一句话叫:远看掩着一座城,近看四十八个门。

据史料记载,成德县于公元前106年初置,属于九江郡,风光了500多年。直到东晋年间成德县被废,城市的功能不复存在,小城最后就成了农村,也只有这段古城墙印记着历史的斑驳,古城村因此得名。

那成德县的县志又在哪?因为历史久远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说法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古城村曾经设立着成德县的政府机关,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猜我身边是哪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龙门寺水库。我现在所走的这条路位于龙门寺水库的东边,而身后有一个高高隆起的土堆,那里就是龙门寺遗址了。

其实龙门寺本名叫龙鸣寺,相传在清朝中期古城村连年干旱,百姓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盖了一座寺庙拜龙,取名为龙鸣寺,寓意着龙抬头鸣叫。没有想到这龙鸣寺盖好以后真的就风调雨顺了,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读书的孩子们也就越来越多,相继出了不少大官。当地人就把龙鸣寺又改成为了龙门寺,寓意着鲤鱼跃龙门,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够出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又修建了一座中型水库,就取名为龙门寺水库。现在正是7月底荷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也是周围有名的生态观光旅游景区。看这里浓荫遍地,树木森森的,据说常常还会有白燕在这里筑窝,所以当地人就管它叫白燕墩。

以前这里有一座大庙,庙会是哪一天?每年正月十六,而且到这一天村民们都会来烧香拜佛。特别神奇的是不管人有多少,这座庙里都站得下。因为人气过于火爆,所以当地的村民还会在周边经营一些小吃,有的蒸馒头,有的炸油货。而且在这还流传着一种特别神奇的吃法,要把刚出锅的馒头送到庙里的香炉前烤至金黄再吃,据说这样可以不生灾不害病。

这个村庄的名字很有意思,这里叫做风火墙。为什么一个村子会用"墙"来命名?按小晚走过这么多古村落的经验来说,这背后肯定有故事。相传当年这里是一户陶姓人家创下的家业基地,后来被一户孙姓人家给一把火都烧了。多年以后孙姓人家出了一个大官叫做孙碌晟,他无意中得知了这件事情以后便来到了事发地,还在一块被燃烧过的残壁上亲手写下了风火墙三个字,用来警醒自己不要忘记祖先做下的羞愧事。

而且孙碌晟还把自己为官的积蓄拿了出来去救济一些陶姓的贫苦后代,代自己的祖先向陶姓人赔礼道歉。后来"孙君子,坦荡荡;风火墙,自不忘;替祖光,谢旧罪;百姓尊,皆原谅"。这个故事就在当地百姓间口耳相传,一时间还被称为了佳话。

看我身后这个雕塑,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叫做刘晔,可不是那个大明星,而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年少成名,被人称为左世之才,助力魏国扫荡群雄,三分天下,成就了一番霸业。你看他的姿势,用手指着脑袋,好像在说:做人就要多动脑筋。

那为什么古城村会有刘晔的雕塑?很简单,因为刘晔就是古城村人。别看古城不大,但是这里却走出了很多名人,像百花公主的父亲杨行密也是从古城村走出去的。他在江淮举起了割据的大旗,最终奠基无果,被称为"十国第一人"。清初合肥相国李天馥也曾在古城村生活过。他为官期间"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深受器重。

另外近现代还有很多名人,比如范鸿仙、龚鹏、马曙等,也都曾与古城村有过不解之缘。穿过千年历史的云烟,现在的古城村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利用水资源充沛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春天桃花烂漫,夏天桃李芬芳,秋天葡萄上市,冬天的草莓正香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美景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