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一个宁静清晨,露珠还在草叶上闪烁,清新的气息沁人心扉

更新时间:2024-09-15 10:40:51

阳春三月的一个宁静清晨,露珠还在草叶上闪烁,清新的气息沁人心扉,温馨柔和的晨光洒在身上,伴随着微风,悠闲地信步在南京燕子矶,去感觉那份独属于此地的静谧与神秘。这种惬意和悠然的情境,可谓之为是“闲遊信步了。”

说是信步闲遊,其实在此之前,少许作些功课,查询几多资料,了解道:“万里长江三大矶之一的南京燕子矶,素有三矶之首”的美誉。

燕子矶是万里长江第一矶。它是岩山东北的一支,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燕子矶。”

关于燕子矶的名称由来,有许多版本,说法不一。有说是源自于一个爱情故事。东周时期,燕子矶是长江里的一块巨大礁石,从岸边直伸江中。每逢汛期,大水咀与上矶河常被淹,形成十几米长的口子,隔断东西交通。一位叫姚宗的青年,带领村民堵口筑堤,可水深浪急,堵了垮,筑了冲,溃口怎么也不能闭合。有位叫燕子的姑娘,以卖红石为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她提议用土石混合筑堤,石可挡浪,土可拦水,才能成功筑堤。姚宗采纳了燕子的建议,溃口果然被堵住了,集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传说中,姚宗与燕子姑娘因日复一日相处,久而久之,互生情愫,但遭到燕子家人的坚决反对,燕子从礁石上跳江殉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忠贞的燕子姑娘,将她投江的礁石取名为:“燕子矶。”

又说,古代有一位帝王在此视察长江时,突然有一只燕子飞掠而过,其身姿矫健,仿佛在向这位帝王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自此,这里便被称为“燕子矶。”从那时起,每当月儿圆之夜,江面上都会泛起神秘的霞光,形状似燕,仿佛是仙人在向人间传递祥瑞。

燕子矶自古便是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东汉末年,孙策曾在此率部弃舟登陆上岸,直入南京腹地,之后在此建有烽火台并派重兵把守。燕子矶和大明王朝的建立有着一定关系。朱元璋也是从此地登陆,直取南京,最终定都南京,统一中国。朱元障是一位贫民出身的皇帝,一生对富人疾恶如仇。一次微服私访,朱元璋路经燕子矶,见此景色依人,便登上燕子矶,听到几个在此春遊纳凉的秀才正在吟诗作对,其中有一人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然而,许久都没有人能接上出下句。朱元璋见状,笑着说:“我续上几句,你们觉得可否?”他们惊诧地点点头,于是,朱元璋便提笔书写道:“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江山有几多!”这首诗展现了朱元璋一代帝王的宏伟壮志,英雄气慨和情怀。清朝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泊舟于此。乾隆六下江南,就有五次亲莅登上燕子矶,次次都留下诗作。矶顶有御碑亭,䇄立在燕子矶山峰之巅。亭中石碑上有清乾隆帝钦笔御书“燕子矶”三个楷书大字。

燕子矶的风景秀色着实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历代政治家也曾在燕子矶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或登高远眺,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或感慨长江的波澜壮阔,抒发着心中的壮志豪情。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登遊燕子矶,远眺滚滚长江东逝水时,感叹道:“渺渺江天白鸟飞,石矶日落暮云稀。”历代文人墨客对燕子矶更是情有独钟。皓月当空,风清凉爽的秋夜,唐代大诗仙李白泛舟江上,登临燕子矶,独览月夜江天,徘徊于樽石旁,对江酹月,把酒问天,酒酣之际,在崖壁上挥毫题了“吞江醉石”四个大字,留下了千古佳话。之后,李白多次云遊此矶,也曾留诗道:“燕子夕照秋江红,瑟瑟芦花复岸风。”清代诗人潘高的“临江峭壁不知数,第一玲珑燕子矶。”这些诗句既描绘了燕子矶的美景,又表达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燕子矶三面环水,峭壁陡立,常有年轻人在此跳水轻生,故尔被人们戏称为自杀圣地。1927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一日他得知一女学生在燕子矶跳崖身亡,倍感痛惜,即制作一木牌,亲笔题写:“想一想,死不得,”还在牌子后面写了劝诫语,将木牌立在矶顶醒目位置。让许多失意之人幡然醒悟。后来为了教育世人珍惜生命,燕子矶公园在木牌原址立下这副石碑。这就是劝诫碑的传说和由来的经络。

燕子矶旁的渡口,曾经是较为繁忙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踏上征程,承载着无数人的离别和相聚。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与燕子矶息息相关。在战争年代,它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的硝烟与烽火。1937年12月13日,在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燕子矶惨案。江边堆积如山,血水染红了江水。尸体,漂浮江面,水为之赤;或堆积沙滩,雨淋日晒。年春夏之交,臭恶气味,远闻数里之外。”1985年,南京市政府在燕子矶东面山顶修建了一个三角亭,亭中立着侵华日r1军大屠杀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以悼念在此牺牲的中国同胞。

如今,当人们漫步在燕子,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那滔滔东逝江水,依然奔腾不息;那古老的传说,依然在人们口中世代传颂;那些政治家、文人墨客的墨迹诗句,依然熠熠生辉。

燕子矶,它不仅是一处天然氧吧,旅游胜地;又是一座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丰碑,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伤痛地,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去铭记、去缅怀、去传承和发杨。

标签: 朱元璋   燕子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