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溪柄楼下村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4-12-14 19:39:55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楼下古民居 (资料图)

楼下古建筑群 (资料图)

□ 综合  

错落有致的大宅院蛰居在群山之间,气度恢宏而又内敛。步入福安溪柄镇楼下村,如同进入一个富有江南特色的闽东古民宅博物馆。极具特色的“虾蛄墙”与“观音兜”,随处可见的匾额与楹联,给每一座大宅院留下了鲜明的耕读文化印记。

楼下村,位于福安市的溪柄镇。进入村子,一座写着“楼下村”的高大牌坊首先跃入眼帘。恢宏壮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呈现在眼前。这片古民居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9年)至咸丰(1854年)年间,共有32幢传统民居大宅院。经过两百多年的岁月洗礼,目前保存完整的古宅仍有30幢。

徜徉在宽约两米的石板铺就的村道上,左右两侧是土黄色的夯土院墙,时光不经意地将沧桑刻在斑驳的墙上,流连其间,品读凝固的历史,像是穿越;听村里老人回忆,清嘉庆年间,刘氏先祖刘向荣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栋大宅,名曰“垟中厝”。

随后,他的后代从清嘉庆年间至咸丰年间,以垟中厝为中心,陆续建成三四十栋外形相近的传统民居,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古民居有着十分精密的规划,它们集中分布于村中三条横向主干道的中段上。各幢民居的建构形制基本一致,有强烈的福建古民居特色。大宅院的建筑格局大多以厅堂为中心,大门、二门、天井、廊庑、大厅堂依次排列。宅院内的窗棂、门扇、梁柱、祭桌、橱柜等,选用优质的杉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镂,山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

古民居内,楹联、招画等随处可见。在最为庄重的前堂,牌匾、对联、书画均宣扬着传统的纲常伦理,如“樵夫采薪”“渔翁钓鱼”“书生苦读”“狄青比武”……在这深厚的文化熏陶下,古村历经千年,仍保持着一份古朴、典雅、大度和从容。

村中许多古宅的大门还留有半门的痕迹,墙体为厚度近半米的三合土墙,侧门还留有走马道。古宅的门联亦是历史的见证,一座古宅大门上的对联:上联为“此处文峰容架笔”,下联为“吾家世业本传经”,而在与此相对映的屏风上,则题联有“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常思利及人”,横批为“如坐春风”等,笔力隽秀不凡,足见当时大家之风范,民风之淳朴。

在大宅的四周不仅有造型优美的夯土山墙,墙外则还有深阔畅通的水沟。它们既造型美观,又能起到防灾的作用。用手轻轻拂过每一段苍老的院墙,都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记忆,那一幢幢古朴幽静、采光通风、冬暖夏凉的古宅,吸引无数游人在此驻足。

值得一提的是楼下的狮峰禅寺,楼下村外的狮峰禅寺原建于唐景福元年,至明万历壬子年重修,是福安市最完整的建筑,依山势由下而上分布的牌楼、放生池、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般若堂、斋堂、圆通堂等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雄宝殿上那二十四根大石柱顶起的“斗拱托檐”,堪称建筑奇迹。它还是群众自卫武装组织红带会旧址所在地,曾在闽东苏区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笔。

1927年,从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起,“柏柱洋农民协会”应运而生。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狮峰寺建立革命武装——闽东红带会总会,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如今,狮峰寺已被定为革命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了闽东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细细探询激情燃烧岁月,更让人怀思古之幽情。

来源:闽东日报

N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