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行国道219旅行攻略(七)下篇
更新时间:2025-03-29 18:55:01
曼行国道219旅行攻略(七)下篇
2024年5月15日 农历四月初八:大新县-靖西市
体验:
清晨,明仕村在大雾中醒来。厚厚的云层压过头顶,也拢住了峰林。上午的第一站,是归春河畔的硕龙镇中心小学。一夜大雨,铺着塑胶跑道的操场还有积水斑驳的痕迹。教学楼前,介绍大新古迹遗址的宣传板排成一排。生活在边境小城的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了苏元春防线和南疆边关的历史。在这里,我给五年级的孩子们讲了一堂与诗词有关的支教课。我希望孩子们不但要庄敬自强,还要有一颗善于辨别真善美的敏感心灵。
德天瀑布也在硕龙镇,我们的车刚出校门,天降大雨,期待的心情瞬间变得不安,也许我们又要看见一条黄色的瀑布了。景区规划的参观路线是一条单行线,全程大约3公里,推荐游览时间约2小时。醒目位置树立着导览图,按图参观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沿着参观路线,先到游船码头。此处距德天瀑布还有一千多米,瀑布跌落的声音却已如万马奔腾,扑面而来。透过雨幕看去,瀑布仍然是银亮的!这让我们瞬间兴奋起来。游船逐渐靠近瀑布,一片水气氤氲中,根本分不清哪个是雨,哪个是雾,哪个又是瀑布飞溅的水花。顾不上衣服湿透,鞋里养鱼,我跳上船头高喊起来,耳边却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只有水声轰鸣。
瀑布下面的归春河上,中国的游船和越南的竹筏交错,让两国的经济状况有了一个最直观的体现。下船码头正对着中越边界836号界碑。爬上小山,在靠近瀑布的观瀑台小坐片刻,喝一杯冰凉的越南咖啡,我们继续西行,很快就在景区美食城旁边看到了被栏杆围起来的清末中越53号界碑和现在的中越边界835号界碑。53号界碑全称中法广西安南第五十三号界碑,上刻中文“中国广西界”,下刻法文。清光绪十四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奉命立碑。2001年,中越边界835号界碑定立后,老碑失去划界意义,却仍然庄严矗立,宛如老兵。
在细雨中告别壮丽的德天瀑布,我们也就离开了崇左;下一个目的地龙邦镇位于靖西市南,已经属于百色。沿途是一片石灰岩高原,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两侧,亚热带植物青翠婀娜,颇堪入画。冒雨行车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龙邦镇,脖子上也挂上了龙邦实验学校师生赠送的绣球,这是最经典的广西风情。龙邦镇不大,却拥有高大雄伟得龙邦口岸,口岸之内,平顶的741号界碑和尖顶的742号界碑并立,对面就是越南的雄国口岸。口岸附近,村民把自家房子改成店面,做着外贸生意。我买了一瓶青草膏,感觉比北京带过去的清凉油更好用些。
今天的驻地在靖西市区。因为淋了一天的雨,我们多少有点疲惫,但是,在同样的夜幕下,靖西古城广场上,一场篝火晚会却正在欢腾。
标签: 德天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