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拆掉景区发展的墙

更新时间:2025-04-02 17:28:35

如何真正拆掉景区发展的墙

#如何真正拆掉景区发展的“墙”#

如何真正拆掉景区发展的“墙”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不少景区却陷入发展瓶颈,仿佛被一道道无形的“墙”束缚住了脚步。这些“墙”限制了景区的发展空间,降低了游客的游玩体验。想要实现景区的可持续繁荣,真正拆掉这些阻碍发展的“墙”迫在眉睫。

打破门票经济的“围墙”

长久以来,门票收入是许多景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形成了过度依赖门票的发展模式。过高的门票价格,不仅让游客望而却步,也阻碍了景区的长远发展。拆掉这堵“墙”,景区需要转变盈利思路,挖掘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一方面,深入开发景区内的二次消费项目。例如打造特色餐饮街区,提供当地风味美食,从小吃摊到精致餐厅,满足不同游客的味蕾需求;开发主题住宿,如文化客栈、度假木屋等,让游客深度体验景区特色氛围,延长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创产业,设计富有景区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从传统的纪念品到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意用品,像故宫文创推出的口红、手账等,既传播文化,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突破空间与时间的“壁垒”

传统景区的空间和运营时间相对固定,这限制了游客承载量和游览时段。如今,借助科技力量能够打破这些局限。

在空间拓展上,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云景区”。通过VR、AR技术,游客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身临其境地游览景区美景,感受历史文化。例如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展示中心,让游客在洞窟外就能通过数字化手段领略壁画的魅力,既保护了文物,又拓展了游览空间。在时间维度上,改变传统的开闭园时间。对于有夜间景观的景区,如西安大唐不夜城,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夜游活动,开展夜间演艺、灯光秀等,将景区打造成全天候的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景区的时间价值。

拆除景区与周边的“隔离墙”

景区与周边社区、产业之间如果相互割裂,会形成发展阻碍。要拆掉这堵“墙”,实现协同发展。

加强景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比如四川成都的三圣花乡,当地居民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参与旅游服务,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同时,推动景区与周边产业融合,如与农业结合打造观光农业园,与工业结合开展工业旅游,与教育结合开发研学旅行基地等,形成全域旅游格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拆掉景区发展的“墙”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景区管理者、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才能让景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游客带来更优质的旅游体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