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旅游需要历史传承(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
更新时间:2025-04-04 23:44:21
一、乡村文化旅游需要历史传承
乡村文化旅游不单单是民宿和农家乐,更包含着乡村景观、乡村空间布局、乡村文化风俗、乡村文化演变等等,所以说,如果想要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就要多角度出发。
在乡村,其本土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直接反应了不同乡村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乡民祖居于此,乡土建筑与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乡土建筑的改造与利用,应当充分听取乡民的意见,尊重其结构的特色和完整性。
在进行乡村旅游打造中,应注意结合乡村人民日常活动进行设计,使得游客可以在旅游中参与到本土乡民的生活形态中去。在朱芦镇厉家泉村乡村旅游研学中,融入本地特色的采茶、晾茶、炒茶、品茶等特色,让游客体验乡民劳作的艰辛;在日照天台山景区,融入当地渔民特色的集会、庙会,让游客体验特色乡村贸易的民俗形态;在朱芦镇李家彩湿地公园、跳格子、打水漂、转陀螺等游戏活动,让游客回归童年体验自然纯朴的休闲文化,充分融入到乡村生活中去。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乡民作为直接的文化传承和展示者,是最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通过乡民的积极参与,包括从事本土民俗表演、指导农事活动、教授乡村游戏等,以及提供有乡村特色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才能给游客以真实的乡村面貌,这也是乡村旅游须臾不能离开的魂之所在。
二、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
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以乡村文化为核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如农耕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村落与民居的选址布局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则涵盖丰富的乡村口头艺术。这些农业文化资源是游客了解农业文化的媒介,吸引游客参与乡村旅游休闲。
展示农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中心,重点在于农业文化的展示。农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乡村旅游文化的核心。乡村旅游文化本质上是乡村文化的旅游化表现,包括乡村生产文化、乡村生活文化和乡村娱乐文化。其中,乡村生产文化涉及田园景观、农耕文化与手工艺文化,乡村生活文化则包括建筑文化与饮食文化,乡村娱乐文化则包括农耕文化、节日文化、家庭生活文化与艺术文化。
乡村旅游发展初期主要形式为农家乐、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或休闲农业,以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为主,消费模式为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形式单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向综合型方向发展,集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有利于提升农村资源价值,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素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以文化为驱动,带动旅游发展,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和旅游价值,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乡村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