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更新时间:2023-05-15 05:12:36


一、什么是旅游资源


资源(resources)通常是指可供开发利用,并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各种物质的来源,按照是否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又可将资源划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一次性资源。旅游资源也是一种资源类型。在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的特定条件下,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各类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没有特色性的旅游资源,就不可能发展旅游产业。由于旅游产业是新兴产业,因而相对于传统的资源概念,旅游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其确切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难以形成统一的表述,但通常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的狭义旅游资源就是能够有效创造、保持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而广义的旅游资源则应包括所有能够促进和产生旅游吸引力的要素。

狭义的旅游资源是单纯从旅游行为的角度考虑。按照传统观点可以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风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现代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则可分为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型旅游资源、特种旅游资源和专项旅游资源等。按照成因或属性,旅游资源又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形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由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所构成的各类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属性;人文旅游资源则广泛、丰富得多,如各种历史古迹、特色建筑、民族风情、特色传统等,这类资源是特定环境中的人们长期活动所形成的艺术结晶与文化成就。狭义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产业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旅游的客体,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某一因素构成旅游资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冲动;第二,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该因素的包容范畴可以不断扩大;第三,资源的开发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保证该因素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广义的旅游资源则涵盖了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狭义的旅游资源仅仅是旅游行为的发生环节,实际上,在旅游产生之前还有大量的支持性旅游资源,如交通资源、科技资源、市场(客源)资源、资金资源等。旅游首先要解决游客的通达问题,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交通设施,交通不便将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在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开通前,从合肥到黄山需要7~9个小时,合肥与黄山之间的旅游活动往返一次需要3天时间,如果2天往返的话,则需在前一天下午3~4点之间上山,第二天中午12点左右下山,在山上只能游玩两个小半天,返回合肥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对于空闲时间只有周末两天的工薪阶层而言,返回后第二天一早就要上班工作,非常疲惫。因此尽管黄山风景区的吸引力巨大,但是由于往返时间过长,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小。而在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合肥可以3小时直达黄山,一般旅游团队在中午12点左右即可到上山进行观光活动,第二天12点下山,在下午6~7点即可返回合肥,在风景区的有效旅游时间增加40%以上。由于交通便捷,便开发了黄山“一日游”,即一早出发,于9~10点到达风景区,下午5点左右下山,于晚上10点左右返回合肥,在风景区的有效旅游观光时间与二日游基本相当,因而颇受欢迎。市场(客源)资源是旅游产业生存的基础,没有稳定的客源,旅游景点就不能长期维持。合肥郊区三十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其特色种植业在合肥市场取得一定知名度,逐渐有城市居民自发到该地区交友,当地政府部门适时引导,逐步推出了以采摘农家土菜等为主题的特色农家游,并通过交通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将合肥市的公交线路向该地区延伸,以便捷的交通、无公害特色种养业培育了稳定的城市客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变化,旅游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扩大,越来越多的领域被纳入旅游资源的范畴。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保健旅游开始盛行,到一些长寿之乡访问百岁老人、参观中药材博物馆、“森林浴”、“日光浴”等悄然兴起。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也已不仅仅局限于滑冰、滑雪、冲浪、游泳等,又出现了滑沙、滑草、放风筝、田园作业等项目。旅游活动也不仅只局限于地面上,已经开始向水下、高空发展:如乘坐飞机或飞艇体验飞行、观赏风景;潜水观看海底世界;甚至邀游太空也已经成为现实;西安的卫星测控中心、酒泉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也局部对游客开放,成为新的旅游景点;集优美的环境、现代高科技、深厚的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城也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某些现在看来不是旅游资源的因素,很可能以后会成为活跃的旅游资源。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人们一般更注重狭义的旅游资源,将其列为旅游资源,而不将市场(客源)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资源等列为旅游资源。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为不引起歧义,以下在讨论旅游资源时均指狭义的旅游资源,其他的资源则成为辅助性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综合性

旅游资源大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饮食、购物、文化艺术等。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

地域性

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



不可移动性

一般资源可以输往其他地方以供利用,但旅游资源一般在地域上是固定的,难以移植或复制,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都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具有垄断性的特点。

观赏性

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它的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将资源中蕴涵的美充分体现出来,使游人能够察觉、享受,从而产生愉悦感。

可重复开发性

一般资源会在消费的同时消耗掉,但是旅游资源在妥善保护的情况下可长期反复利用,旅游者通常不能带走旅游资源本身。

三、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内长期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国家才组织了旅游及各方面专家对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初步提出了后来被人经常引用的 “旅游资源”的定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这一认定将旅游资源分类深深地打上了地理学的烙印。其中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的地貌学,在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与结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空间组合,可以概括为 “成因与形态”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 ①地貌发生系统: 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人为地貌学; ②地貌营力 ( 过程系统) : 流水地貌学、冰川与冰缘地貌学、河口与海岸地貌学、海底地貌学、湖泊地貌学、泥石流与重力地貌学、风沙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喀斯特地貌学、历史地貌学; ③地貌应用 ( 综合) 系统:区域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环境地貌学、城市地貌学; ④地貌技术系统: 数量地貌学、实验地貌学、地貌年代学、地貌制图学等分支。旅游资源分类研究内容与其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中与地貌学有关的旅游资源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如旅游资源生成、存在和演化,是在特定地貌区域内完成的; 旅游景观、旅游环境与特定地貌区域存在着长久而紧密的共生共存关系; 旅游景观与旅游环境保护是在相关地貌区域内进行的,至于某些旅游资源开发便更是地貌区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分类原则

目前学术界多按基本成因、属性、功能、利用方式、效果等原则,将全国旅游资源进行多级划分。1992 年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编写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 试行稿) 》时便采用了地貌分类中常用的 “成因形态”作为划分全部旅游资源类型的第一原则。这一原则不但可以用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上,而且也可以广泛用于各种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上。

这一原则被称为 “属性与状态分类原则”。“属性”指基本类型的特性、特征,相当于地貌分类中的 “成因”; “状态”指旅游资源类型的现存状况与形态,相当于地貌分类中的 “形态”。按照这一原则,可将全部旅游资源划分为内部性质和外在表现完全不同的类型。它们就像地貌类型那样,均以能使人观察到,或触及到,并能让多人描写、记录、叙述为准。调查分类不把那些主观臆测和印象中的事物和因素当作旅游资源,这点也与地貌类型的划分情况完全一样。

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认定

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强调了以调查为目的的应用性质。由于实施调查必须有明确的对象,而这些对象应该是客观存在、相对稳定、特征值明显并易于采集的,总体数量不能过大。为此,研究者提出了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作为调查对象的科学概念。

这一概念开始也是由于受到了地貌分类的启发。因为面对着的是一个庞大的旅游资源客体,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采用地貌分类时只是研究了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类型的特征值,而最后确定为 4 种 “地貌基本类型”,便覆盖了全部地貌类型。这一成功经验,成为研究寻求旅游资源分类的最佳途径。地貌基本类型是地貌的最小单元。“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也是在大量研究旅游资源类型的特征值中得出的,它们是旅游资源中的最小单元。根据这一原则和方式,可以将全国旅游资源划分为 68 种基本类型,归为6 个大类: 地貌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其中与地貌学关系密切的基本类型很多,对这些类型的认定和表述完全符合地貌学的概念。


标签: 地貌类型   地貌学   旅游开发   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