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论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变化-贵州目前旅游业的现状
更新时间:2023-06-02 19:31:56
一、简要论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产业规模呈现投资提速、主体壮大、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2013年实施“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以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累计签约建设项目477个,签约金额2063.09亿元,到位资金622.95亿元,完成投资689.71亿元,建成旅游项目2018个。
“十二五”以来,全省5A级景区从2家增至4家,4A级以上景区从18家增至61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旅行社从260家增至356家,星级酒店增至349家,旅游客运车辆增至1500余辆,持证导游突破1.2万人。
“十二五”前4年,我省旅游业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长,预计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可实现3.6亿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可达3500亿元左右,分别是2010年的2.79倍和3.3倍,旅游业主要指标综合排位列全国15位,实现了旅游大省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扩展资料:
贵州省旅游业的优势——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
贵州省在旅游方面的资源很多,贵州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有大量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保护公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兴义万峰林等。同
二、贵州目前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现在的旅游现状就是宣传力度不够,我很多外地的朋友都不知道贵州在哪或贵州是个省,可见大家连贵州在哪或是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都不知道,更何谈旅游。相比之下,我们周边的省份旅游宣传力度就很大,但是很多资源都过渡开发,现在已经是在下降阶段。
我们的自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8 个(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红枫湖、舞阳河、马岭河峡谷、漳江风景区、赤水四洞沟、十丈洞瀑布); 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荔波喀斯森林、赤水桫椤保护区、草海自然保护区); 2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镇远); 24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百里杜鹃、花溪等)、11个自然民族村寨(黔东南巴拉河苗族村寨群 安顺云山屯、本寨、九溪、天龙屯堡村寨群 贵定音寨布依族村寨群 兴义下五屯布依族村寨群 江口云舍土家族村寨群黎平肇兴侗族村寨群 毕节大屯及三关彝族村寨群 乌当香纸沟布依族村寨群 六枝月亮河布依族村寨群 赤水丙安村寨群 西江千户苗寨村寨群 荔波下白岩布依族村寨群)。只要抓住贵州旅游资源的特色,我们&潜力是无穷的。现在贵州旅游正在成上升趋势,包括世界级酒店的进驻,各种连锁酒店的开业。这都说明他们看重了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潜力。
现在省里面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在全世界最适合避暑排名第五,在中国排名第一。今年不是要举行首届“避暑节”,这都说明贵州在外的名声是越来越响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三、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哪些优势
贵州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比较优势分析
肖进原
(一)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产业作为我省产业发展趋势而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其主要特点:一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文化内容和体验消费的特点。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二是具有“绿色产业”的鲜明特征。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我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三是具有就业容量大与拉动内需效果显著的特点。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增长,符合我省人口多、就业难度大的基本省情特点。四是具有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成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肖进源先生在罗甸旅游座谈会上谈罗甸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009年4月8日)
其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
1)旅游业将全面开放,旅游业素质将迅速提高
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强的产业,它本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将向世界开放。旅游业的逐步开放,可快速根除旅游企业的“小、散、弱、差”现象,促使贵州旅游企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2)带薪休假将普及,国内旅游将升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将大大改善,全员带薪假期会实施并逐步增加,将促使全省旅游业快速升级。
3)知识阶层出游将成气候,旅游消费的文化要求逐步提高
随着国民素质普遍提高,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白领阶层形成并明显化,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白领阶层的旅游追求会明显化,形成一个独立的消费层面。因其文化素质较高,对全省旅游消费品的文化含量有较高要求,追求旅游供给精品化、高雅化。
4)旅游业的法制化将加强
为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证旅游业管理,必需进行旅游业立法。2009年国家旅游局已着手制定《旅游法》及其相关法规,过不了多久,《旅游法》将会为我省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5)旅游业的全方位开发
一是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国旅游并举;二是国际旅游近程、中程、远程旅游并举;三是国内旅游开发多层次并举。届时将会出现豪华型、经济型并举,自然型、人文型并举,城市型、乡村型并举的局面。近期针对我省城市工薪阶层周未度假型和部分流动人口附带性观光型的一日游、半日游形式的开发,将形成全方位开发格局。
6)旅游业的高科技化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高科技化;二是旅游服务的高科技化。
罗甸大小井风景优美
(2009年4月)
(二)比较优势分析
1、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一是在宏观区位上,贵州处于大西南的东南部,属近海内陆省份,周边省市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快,旅游消费能力强,客源充足。既便于接待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又是内地游客赴沿海开发地区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发展过境旅游。特别是贵州省高速公路”六横七纵八联”交通骨架的规划和近期贵广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将使贵州的区位优势大大提升。
二是在旅游区位上,贵州处于广西桂林、云南石林、四川九寨沟、重庆三峡、湖南张家界等旅游热点的中心区,有利于加强横向联合,建立高端旅游网络系统。
2)资源优势
贵州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齐的特点,如在世界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就占有山地、高原、洞穴、泉水、瀑布、野生动物等10种,且数量多,形态各异。目前世界已开发的历史遗址、革命胜迹、寺庙教堂等20种主要人文风情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近80%。从贵州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状况等来看,旅游资源具有环境的多样性、景观的独特性、气候的宜人性、资源的丰富性、民族风情的多彩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同纬度上的原生态性、开发潜力的巨大性等特征。目前全省侧重开发的名山、民族风情、红色旅游、森林旅游、溶洞、气候、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存量还很大,增量更可佳,有较大的可持续开发潜力。
3)产品优势
全省旅游资源产品具有质量较高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级旅游品牌已初步形成。目前省内的荔波大、小七孔、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已成为世界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作为自然景观一流品牌的地位已不可动摇;二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景区、景点,这些景区景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且具有迭加的作用,在国内外游客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游客呈现长旺不衰的态势;三是初步建立起了功能齐备、种类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建成的景区整体上构成了贵州旅游景点布局合理、品种多样和容客能力较强的格局。
4)资源整合优势
贵州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类别上、开发方式上具有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资源组合得体,便于高效开发;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在不同类型上的组合,地域上的组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景观的单一性和同质性;贵州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质量较高,民风民俗古仆,具备发展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探险旅游的良好基础,多种旅游方式的组合,能够加深资源开发的深度,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品位。
2、产业优势
1)从产业基础来看,贵州省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康、教”等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其规模经济效益已初露端倪。
2)从旅游业自身的产业特质来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作用强大的产业,能带动或促进其它相关部门、地区或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要完成食、住、行、游、购、娱、康、教”一系列活动,直接需要交通、住宿、饮食、商业、娱乐、咨询业等部门的支持,而这些部门本身的前后产业联系则构成了旅游业间接的产业联系。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增加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间接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业自身强大的关联能力增强了它的产业优势。
3)从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贵州省旅游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连年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升,预计到2009年底,我国人均GDP将达3000美元左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约为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文化休闲旅游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我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将会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品位,更具旅游吸引力和生命力。所以,当前正是国内旅游急速扩张时期。这为贵州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旺盛,会推动旅游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