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西景点为何鲜有游客?附近有哪两个国宝?现在免费开放了吗?
更新时间:2023-06-05 09:04:40
地上文物看山西,这片“表里山河”,浩浩荡荡的华北土地,是当今我国古建筑等文物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数量之多更是惊人,也许通过一个路口,街边的寺庙便已有着千年历史了。大家的目光常常集中在山西最重要也是最受欢迎的基础风景,最近的一条新闻,就让大家对这里再次心动了!
自7月14日起,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开始实行工作日期间对全国游客门票免费的政策,大家在线上预约成功后就可以在预约当日直接前往,昔日高达120元的门票可以省下来了!当然,尽显工作日哦~正值恢复跨省旅游的日子,相比大家都已经蠢蠢欲动,按耐不住了吧!
先来说说云冈石窟,这处东西长约1千米的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名列中国4大石窟之一,但从历史价值和造型审美来讲,这里是南北朝佛教审美的巅峰之地。云冈石窟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是整个景区的精髓所在,“昙曜五窟”就在这里,它们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而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大佛腾云而来,本来就在空中,经过雕刻者的手,才被人们的眼睛所看见。公元460年到465年,一万名工匠在僧人昙曜的主持下,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绵延一公里的山崖之上,建造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最初的五窟佛像,是北魏历史上五位皇帝的面容,因为昙曜向北魏皇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佛教世界,因此这个王朝试图将自己的治国梦想和佛经连接起来,从一朵绽放的莲花,一件千佛的法衣,从头上的冠,眉眼中的表情到身上的璎珞,经由雕刻他们从武周山中浮现出来,鲜卑拓跋氏的王朝与佛教关联甚密。
但如果只看云冈石窟一处风景,也未免太过遗憾了,晋北名城大同,城内的古寺不可胜数,而在城外,也曾有过一段风起云涌的过往,只不过它们如今多数已和尘土作伴,依稀可以寻找到就是风貌的残影。
其中就有一座名为“云林寺”的寺庙,寺中碑碣早已无存,创建年代无从考据,但是懂行的人,从大殿建筑和殿内彩塑、壁画,大致可以分辨出这里是明代遗存。
而殿中泥塑也是云林寺最响亮的名片,大殿正中塑释迦、阿弥陀和药师佛等,三佛坐像,胁侍迦叶、阿难二弟子和二天王像。这些泥塑的引人注目之处,是雕镂精巧的通身大背光上,悬塑出迦楼罗鸟多体飞天和护法法像,尤以十大明王、十大天王、十二圆觉呈凌空飞舞之姿。高大的须弥宝座,除雕出生灵兽首,还有力士、地神托扛形像,为别的地方十分少见。
大殿两侧像台上,各塑九身合为十八罗汉像,罗汉像均采用坐姿,身高近常人,是一组等身造像,而他们的神态各异,如有灵魂,刻划得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堪称是一处极少有人知道的国宝级寺庙!
如果在山西看厌了佛寺,那么还有一处充满史诗感的去处:长城军堡。明长城镇守汉蒙分界处,屯兵生活的军堡自是不可或缺,不过历经边塞风沙,它们如今多数已经严重风化,只依稀剩下大致风貌,虽然数量较多,但如果时间有限,只能选一处最具代表性的,那么得胜堡无疑是首选,边关重镇得胜堡历史悠久,是现存最大的明代军事边堡,被誉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它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扩建后形成现在的规模。
堡墙南北长550米,东西长440米,周长共计1980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联合周围镇羌堡、四城堡组成了严密的防守体系,城墙箭垛高耸,除了北侧城墙有一段破损外,整个城墙保存完整,站在城内的阁楼向北望去,似乎能听见由远及近的驼铃,看见风沙中的历史硝烟。
除了得胜堡,大同向北还有并称塞外四堡的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助马堡等古代军镇,这几处国宝级的历史遗迹,也是山西这座地上文物之省的多面展现,可以从魏晋到明清,每个时代都曾在此留下印记,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