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泸沽湖(冬季泸沽湖旅游)

更新时间:2023-06-13 17:39:31

初遇泸沽湖是12年的秋天,陪朋友开车去丽江,抵达景区已是深夜,第二天一早离开,在网传“经典”机位留了一张“经典”照片。除了一抹惊艳的蓝色,好像没有其他更多的印象。

18年正月初五上午,我们从丽江返回成都。丽江到泸沽湖大约二百公里,自驾需4小时左右,都是盘山公路,山峰林立,我们时而在山峰夹缝间迂回穿梭,时而在山峦间盘绕上下,好在路况不错,旅游大巴较平日少了很多,一路倒也顺畅。

泸沽湖云南景区门票为70元,过检票口就有一个位置极佳的观景台,这里可以观看到泸沽湖三分之二的全貌。

静卧在郁郁葱葱的青山之中的泸沽湖,宛如一位温婉如玉的睡美人。冬日的阳光,不由分说地涌入我的镜头,仿佛为画面渡上一抹朦胧而温暖的光线。湖水平滑如镜,湖岸曲折多湾,湖中的岛屿亭亭玉立,形态各异,对面的格姆女神山傲然卓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在当地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又因西岸盐源县在元、明、清三代皆设左所土司千户所,故也称作左所海,为四川、云南两省共有。

湖岸前行。蓝绿色的湖水由近及远渐变加深。变化不一,风吹过,云层下的阴影处呈现出深邃的蔚蓝,一如丝带般随波起伏,如梦似幻。

泸沽湖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平均水深为40.3米,湖水最大透明度达12米。湖泊略呈北西一东南走向。属横断山系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湖面海拔2685米,一般游客都不会有高原反应的困扰。

我们就住在大落水村的朋友开的客栈。春节大假临近尾期,据说游客已减少了很多。

简单说一下住宿: 泸沽湖景区有三个村子可以接待游客。大落水,里格,尼塞。大落水村是最早发展起来的,配套设施最全,餐馆多,店铺多,人多,热闹,网红客栈最多。里格风景最美,观景最佳,客栈基本是紧临水面,配套设施仅也很齐全。尼塞,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村子,就在格姆女神山脚下,古朴安静,配套设相对施少,适合喜欢清静的自驾游客。

事实上,如果你是自驾,愿意多走走多问问,你会发觉,客栈的价格会比某些专业网站的报价更低。

大落水的湖畔非常适合随便走走,蓝天白云下,湖水轻拍,小船荡漾,湖面光影交叠。悠闲的游人,或坐或躺或戏水,亦或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地看风起水涌,看天清水蓝......难怪有人说,想朝圣要去拜谒神山,想被治愈就面朝圣湖,在最美的季节,感受最安静的心境。

泸沽湖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日照率57%,有近十个月的时间蓝天如洗,丽日高照,风和气爽。除非是少有的极端天气,即使是冬季,白天温度也多在十度以上,是一个永不冻结的湖泊 。但昼夜温差大,尤其要注意夜间防寒和白天的保湿防晒。

第二天起来,我们沿顺时针方向驾车环湖游玩,依次经大里格半岛、尼塞村、小落水村。情人滩,草海等景点,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码头,游客可以乘船到湖中几个较大的岛屿。

依然是一碧如洗的蓝天,风吹浪起,阳光倾泻。远处小岛与静静漂浮的猪槽船,这青山环绕着湛蓝的湖水,就像一块画板,透露着从容而写意的唯美。随处可见成群的水鸟,低低的掠过水面,为这画板添上了灵动的一笔。

自驾游的好处此时展现得畅快淋漓,看到心仪的美景,停好车,我们可以爬上高地肆意拍摄,可以在湖边漫步发呆,也可以乘船深入湖中,让自己的身心融入这一泓蓝色之中。

从高处俯瞰里格岛,三面环水,青山环抱,就像一颗绿宝石项坠,镶嵌在碧蓝色的湖上,仿佛将湖面分割成了一个心形。这里风景如画。岛上有临湖而建酒吧和客栈,推窗即景,一片湖光山色。

里格村可以说是泸沽湖景区的当家花旦,虽然开发较晚,但短短数年,20多户人家的村子一下子冒出了数几十家的客栈.,酒吧和商店。且大多高端酒店集中于此,商业气息浓厚,也没了往日的清静,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而已。

不远的尼塞是个有1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很幽静,背靠格姆女神山,它与旁边的小落水村,为摩梭部落最早的村寨之一。至今还留有部分古老的民居建筑,以及比较完整摩梭民风民俗。近年来村寨对外开放,成为游客和专家学者体验摩梭风情的基地。

“摩梭”一名,最早见于《史记》,称作牦牛羌或牦牛夷。《后汉书》记“县在郡西,宾刚徼白摩沙夷有盐坑”。此后,唐,宋称“么些”或“磨西”,清称“摩娑”或“摩挲”。在这些同音记载中。不论是沙、些、挲还是娑,在古代都读“suo”,即人的意思。

同样,据学者考究,在古摩梭语中,牦牛的发音是“么”的弹唇音,“人”字的发音是“亨”字的轻声,故将摩梭语“么儿亨“略去轻声儿字,音译成了么娑或摩梭。

尼塞村有上山索道,可以近距离接触格姆女神山。也可以俯瞰泸沽湖全景。

格姆女神山也叫狮子山,海拔3770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在摩梭族传说中是格姆女神的化身。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朝山活动,摩梭语称之为"格姆刮",意为"转女山"。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丰盛的美味佳肴,焚香祈祷,喇嘛念起朝山经,祈求女神保护摩梭人风调雨顺,吉祥幸福。此后,还会举行对歌、跳狮子舞、荡秋千、射箭、赛马等活动。

格姆山下,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这也成为年轻人物色意中人的最好时机。

爱情和眼泪从来都是相依相伴的,人们说,泸沽湖是女神的眼泪。尼塞村的湖边有着著名的情人滩和情人树。这里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格母女神和后龙曾是一对恋人,只从被天神施法化作格母女神山和后龙山之后,他们只能隔海相望,天神只允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能相会一次,每到这一天,他们就会相会于情人滩,相依相偎,诉说哀肠。

我们漫步湖滨,细浪拍岸,白色的浪花如沫消散,情人滩前情人树,情人不知何处去。

离开小落水,我们进入泸沽湖四川境内,实际上,泸沽湖有两个情人滩,一个在尼塞村,另一个是四川段达祖村的里拜情人滩,湖边上的很多树,都是一对一对生长的,犹如情侣一般不离不弃的屹立在湖边,情人滩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里拜情人滩有十里沙岸,岸边一排排的黄杨林倒影,飘荡在浅绿色的湖面,与伸入湖中的长栈桥相映成趣。猪槽船泊在铺满碎石的湖岸,色彩斑斓,摇曳多姿。

我们坐在泸沽湖特有的猪槽船上,在摩梭女摇曳的船桨中,划开湛蓝色的湖水,往湖的深处荡去。

有人说:来到泸沽湖不坐猪槽船就感受不到摩梭人的日常生活出行。猪槽船其实就是独木舟。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它如一片树叶般飘荡在湖面,浆拨着水,水吻着舟,荡起层层涟漪,轻巧而安静。

略带寒意的微风拂过脸庞,阳光下不觉得冷倒是很惬意。水波微兴,碧玉万顷,与远方青黛色的山峦融为一体。身处此景,凡俗顿消,安静的午后,适合我们放空心情,在寂静中聆听心的声音。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

水鸟在湖面盘旋嬉戏,时高时低,一个俯冲,带起湖面的一片涟漪,一翱翔,脚上的水滴从空中落下,晶莹如珍珠,在阳光下反射出美丽的光芒。湖中心附近,湖水变成了深蓝色。水鸟远去了,只剩我们一船人寂寥。

乘坐猪槽船的价格有每人50、80和100元几种,主要区别在时间长短和你是否需要以登岛。泸沽湖湖中散布着5个小岛、其中,黑瓦吾岛(王妃岛)、里务比岛和里格岛是湖中最具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称为“泸沽三岛”。

“深蓝色的湖水清澈得像水晶一样,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海上,一切都是宁静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这是被称为"纳西学之父"的约瑟夫·洛克曾经对泸沽湖美景的描述。

约瑟夫·洛克的一生,在泸沽湖周边陆陆续续生活了二十七年,其中有八年时间是在泸沽湖上的湖心岛上度过。洛克以他自己的方式,向世界揭开横跨川,滇,甘三省的“大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纱,将它沉睡许久的独特之美介绍给全世界。自此,泸沽湖在声名海内外,成了许多外国人慕名前来的地方。

临近黄昏,我们来到泸沽湖东侧的草海,它是泸沽湖的子湖泊,通过宽窄不一的水道与泸沽湖相连,冬季,万顷芦苇一片枯黄, 这里有“天下第一鹊桥”之称的走婚桥,它是一座长达300米的木桥,穿过芦丛,直达对岸,是两岸村民的交通要道,昔日还是左所土司喇宝成的汉族夫人去后宫的一条捷径。

几番演绎后,如今走婚桥成了传说中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连接了两岸无数的爱情,据说如果情侣来的话,一起牵手走过这条桥会带来长久的恩爱。

真真假假,无从考证,神秘女儿国、母系氏族的活化石、中国的“爱情海”、最后的摩梭部落、女神山、走婚桥、草海、水性杨花……这些词同时出现的时候,泸沽湖不成为网红之地都很难。

摩梭族至今仍部分都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走婚制”。当地语为“色色”,意为“走来走去”,它形象地表现出走婚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没有婚姻关系,只有在晚上男方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与劳动,若女方有小孩走婚关系就稳定下来。男人们只对自己姐妹的孩子负责。等他们老了以后,也由家中的甥男甥女赡养和送终。

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感情,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随时切断关系,实际上,同其他任何一种婚姻关系一样,它的核心还是基于男女自愿,感情为基础,是一种男女在性选择上平等的反映。因此,网上那些“知母不知父”、“母女共夫”、“无父无母”等奇谈怪调,都是对摩梭族极大的侮辱和不公。

不觉已是夕阳西坠,落日的余晖把远近的山林涂抹上了一层金黄色。连绵的山脊线变得灵动柔和,天空的色彩也变得丰富而有层次,先前一片灿烂的湛蓝色,逐渐褪变,一分为二,一半是淡淡的青色,一半是明艳的橘红。是平行伸展,然后相互掺透、渐变,最终融入一片浓浓的瓦蓝色之中。

今夜,我在泸沽湖。四周静悄悄的,唯与冬日寒星为伴,举杯自饮,如梦似幻。

另:附泸沽湖旅游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