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时代(全域旅游 问题)

更新时间:2023-08-02 12:33:31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业,诸如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概念也不再陌生。许多景区也在积极的拓展功能、延伸业态、硬件升级。虽然投入不少,但收效甚微。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

全域旅游最忌讳的就是跟风、复制,千城一面,最典型的就是古镇。有人戏称,我国的古镇都长着一张“网红脸”。大多数的古镇宣传文案都离不开慢生活、悠闲时光、人间天堂、给心灵放个假等关键词,景区的特色美食也都是臭豆腐、老酸奶、炸鱿鱼等无地域特色的食物。


▲千篇一律的景区产品


我们知道,全域旅游的发展重在“全域”。这意味着,全区域、全空间皆为景点。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的消费行为已发生变化,新的旅游格局必然需要新的营销理念。如何让自己的旅游资源被更多的消费者熟悉、光顾、再次光顾甚至喜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全域时代,旅游产品面临的四大问题

1.“拿来主义”,旅游业态同质化严重

如前段时间的民宿大热,如花间堂、隐居、德懋堂、安缦法云等一系列民宿品牌迅速崛起,途家等民宿分享预订平台已成互联网新贵。

很多打着贩卖文艺、乡愁、怀旧、梦想的旗号的投资商争相建起了民宿,仿佛民宿业就是个筐,不管适合不适合把所有的流行元素都往里扔。


▲被滥用的元素

但事实上,由于缺乏规划、没有与项目地文化内涵主题的结合,很多项目都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导致部分民宿房屋及土地权属复杂,个体发展后劲缺乏,经营者素质不高、服务、市场意识低下。


2、旅游产品低价竞争严重

目前我国的许多景区在开展营销活动时,以低价作为价格手段,去扩大旅游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旅游品牌形象,也形成了低价营销的恶性循环,极大的阻碍了景区的发展。


▲低价营销,恶性循环

3、旅游产品乏新

我国的景区绝大多数景区对景区文化资源挖掘不够,特色旅游产品较少,产品更新较慢,同质化严重,导致景区产品吸引力不足,无亮点可销。


▲千篇一律的景区纪念品

但其实大众对于旅游产品的热情并不低,故宫博物院光是文创产品的销售就达到了15亿的销售额,无独有偶,大英博物馆也入住淘宝开起了文创旗舰店。虽然整体销量与故宫相差甚远,但还是有网友戏称大英博物馆“抢了故宫的生意”。


▲呆萌可爱充满设计感的文创产品


4、营销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景区的经营者多依靠传统方式招揽游客,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发单页或发名片,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缺乏管理等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优质的旅游产品该如何打造

1.三产融合,拓展经济发展新路径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指旅游产业与一、二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进行融合,并且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功能互补。旅游产业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融合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

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农业、工业等都可以融入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个文化旅游、景观房产、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一些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2.优化产品,口碑胜于营销

游客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的旅游方案,其实也是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和向往的生活方式。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应当首先找准自己的定位,提炼最突出的价值点,并找到最精准的游客群体。一个旅游目的地住得好、吃得好、公共服务好,这是基础,想要真正打动游客,必须在文化情境的营造、情感的渲染等方面,进行更多有创造力的开发。讲好属于自己的旅游故事,通过对游客需求的理解不断优化产品。


3.培育新业态,扩大旅游消费空间

从近几年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变化来看,一批新的经营主体和新的业态产品崭露头角,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乡村休闲、“酒+景”、民宿客栈、短租、落地租车、半自由行等新业态成为新宠。这些新业态应运而生,顺应了旅游消费的需求。



传统旅游业再也不能固守住自己原有的产品和业态,坐等游客上门。应当“换个步伐前行”,发挥传统旅游业、传统旅行社的优势,打好“整合牌”,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组合适应消费新需求的新产品;做好“旅游+”,创造适合旅游消费新需求的新业态;运用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架起与市场和消费者的新桥梁,培育自己的客户群体和“粉丝”,提高营销和服务的精准度,提升消费者的黏度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引领旅游消费中当好“主角”。

本文转载于:万合创景,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