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规划究竟该如何做(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更新时间:2023-08-06 04:42:39

近两年,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方向紧跟着政策在走,但仍需利用其自身优势,建设符合当地的旅游景区。那么乡村旅游规划究竟该如何去做呢?


何为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田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质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同时,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那么如何决定某地区的乡村旅游活动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就需要对该地区的本质特征非常熟悉及了解。


乡村旅游的先天性条件


1

“56个民族56朵花”,朵朵花都不一样,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例如,云南的傣乡、贵州的苗乡、广西的壮乡、湖南的瑶乡、海南的黎乡、新疆的维乡、浙江的畲乡、西藏的藏乡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也非常多,汉族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藏族有浴佛节、雪顿节,苗族有'赶秋',彝族有火把节,壮族有歌墟,傣族有泼水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这些民俗、民族风情给旅游者带来很多可以了解的资源,激发其想要深入体会的心情。伴随这些节日的还有一些活动,例如游春踏青、龙舟竞渡、摔跤、赛马、射箭、斗牛、荡秋千、赶歌、阿西跳月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2

千奇百怪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叠,碧水青山;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内蒙古草原的牧乡,地势坦荡,羊群如云;大小兴安岭的林乡,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气魄宏大……另外,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在乡村自然景观表现上亦更加丰富,如广东、四川盆地的蔗乡,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果乡,长江中、下游的竹乡,江、浙、皖、闽的茶乡,华北平原的棉乡,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之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3

乡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深受国外游客喜欢。尤其是一些地方特色才艺、节目、表演等。如陕北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等。


其次,民间艺术品也备受游客的青睐。如天津乡间的杨柳青年画、潍坊年画,贵州的腊染,南通的扎染,常熟的花边,以及各种刺绣、草编、竹编、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乡土气息越浓厚越能引起游客的旅游兴致。这就是乡村旅游,地方特色的独到之处。


再次,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民间传说多如牛毛,充满着神奇、神秘色彩,这些文化也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运用的巧妙,可以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的发展。


最后,我们来说说美食。都知道,中国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当地的特色小吃、特色美食,这些对于游客而言,也是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对于爱吃的吃货们,旅游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去当地好好吃。乡村的美食,为什么更受游客欢迎?因为带着乡村质朴的气息,烹饪手法也是民间艺术,这是在城里的吃不到的味道。四川的麻婆豆腐以辣闻名,湖南的臭豆腐以臭著称,内蒙古草原上的涮羊肉味美肉嫩,新疆的羊肉串香气扑鼻,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

风格迥异乡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给游人以奇趣,而且还可为游客提供憩息的场所。不同风格的民居,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由于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民居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青藏高原上的碉房,内蒙古草原上的毡包,喀什乡村的'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吊脚楼',纳西族的'井干',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等可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使游客耳目一新。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5

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水车灌溉、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石臼舂米、渔鹰捕鱼、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规划

乡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以乡村为载体努力寻找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道路。乡村是我国建制最小的行政地域单元的群体,它既接受周围城镇的辐射,又对乡村居民产生直接的辐射作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原则。


乡村发展规划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和手段。在乡村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环境、生态和资源的相互协调性,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能力,不能盲目扩大乡村的规模,也不能让乡村以城市为模板进行复制。规划的重点是考虑如何有效节约用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如何提高乡村规划设计水平,改变千镇一面的状态等,改变乡村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乡村发展规划恰恰是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乡村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发展规划的目的和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乡村创新经济学与乡村旅游规划

乡村创新经济学是瑞典延雪平大学商学院维尔特教授等在总结欧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推崇区域社会资本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依据乡村特有的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城乡合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创新经济学立足于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居民点分布及规模等不同特点,按照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乡村发展进行有区别的规划,坚持产业发展与居民点体系建设互动协调的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的原则,研究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合理安排生产用地,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总结:乡村旅游规划应根据本身特点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或根据乡村建筑风格塑造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如,江南乡村小巧玲珑的民居、北方乡村厚实的四合院、华中乡村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西南乡村的木楼竹楼、西北乡村的窑洞等都直接和形象的烘托出乡村的特色,乡村规划可以根据特有的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业,这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充分落实到位的理论就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能真正带来效益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