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旅游文化(五台山文化)
更新时间:2023-08-19 15:00:49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华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五台山的人文、宗教,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是三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俗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五台山不仅以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北国高山自然风光,被誉为“华北屋脊”、“清凉胜境”,而且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冠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能被冠之诸如“佛教名山之首”、“世界瞩目的佛教圣地”此类的称号,可见其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均海拔千米以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而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故又别称清凉山。是融有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佛教本源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由于佛教的传人,五台山便作为佛教圣地开始了它的历史行程。五台山原来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派人西行求道,路遇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于是请他们同回洛阳。随后他们以天眼看到五峰山有灵气,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奏请汉明帝并得到他的应允,才在这里建筑佛教寺院,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和近2000年的发展,五台山寺庙林立、宝塔遍布、雕塑绘画相映。这就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了。
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曾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庙,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并重的佛教道场。
五台山是既有青庙(汉僧所住)也有黄庙(蒙藏喇嘛所住),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并重的佛教道场。青庙和黄庙相互比邻,共同发展,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独有的现象。主要寺院有: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黛螺顶。
显通寺,又称大孚灵鹫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相传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修建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为大显通寺。现为五台山佛教协会所在地。
菩萨顶,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据传说因为是文殊居住之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年后,蒙藏传佛教信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康熙、乾隆皇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
塔院寺,原是大华严寺的塔院,因院中的大白塔而得名,现为五台山的主要标志。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历代屡经修造,明代又重建。据记载,大白塔内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塔院寺中的文殊塔,据传塔内藏有文殊菩萨的发舍利。
黛螺顶,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多次朝拜五台山。后人把登黛螺顶朝拜文殊菩萨称为“小朝台”,素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此外,还有南禅寺、殊像寺、罗睺寺、万佛阁、十方堂、广化寺、龙泉寺、南山寺、金阁寺、竹林寺、普济寺、尊胜寺、佛母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