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旅游业被改变(疫情对中园旅游业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8-19 22:30:45

从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宣布新冠肺炎人传人起算,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实质性影响已超过一年时间。受疫情广泛封锁措施影响,全球旅游活动空前减少,国内长途旅游也大大缩减。更令大型旅游平台警惕的是,疫情期间大行其道的私域流量,也令旅游平台充满了危机感。

“暂时还无法预测疫情平复后旅游业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旅游平台的流量优势没那么明显了。”一家大型旅游平台负责人说。有鉴于此,一些嗅觉相对灵敏的大型旅游机构,正不断通过微信群、社区KOL等方式攫取私域流量,以提高产品转化率。

【私域流量分流平台客流】

今年春节,上海一家大型旅行社旗下的户外运动品牌组织了一次上海街头徒步活动。在发出活动招募帖时,帖子并未将报名者导向旅行社的官网产品链接,而是直接放出了徒步群二维码,引导感兴趣的人先入群。在之后的徒步环节,所有群内人员都可即时看到徒步活动的图片、视频分享,反馈颇为热烈。活动结束后,活动组织者又在微信公号文章里放出了上一次徒步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推出新的徒步产品,并继续将群二维码放在了招募帖中,引导更多感兴趣的人入群。

与传统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相比,这种以微信帖子导客入群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平台流量转化成了私域流量,从前期揽客、产品展示、二次推销上形成了闭环,也增加了用户和品牌之间的粘性。

此前一项数据测算显示,从游客到网页上浏览旅游产品,到真正下单决定去一个地方,大型旅游平台付出的获客成本是2000元左右。在疫情影响超过一年后,大型平台的获客效率正不断受到挑战。“一方面是多数人口袋里的钱变少了,旅游的需求有所压缩;另一方面,私域流量分走了一部分客源,即使旅游业恢复正常,平台想要再收复这些‘失地’变得更难了。”一名资深旅游从业者对此颇感忧虑。该人士举例说,如果之前平台投入10000元可以为推广的产品买到1000个有效点击,现在花同样的钱可能连500个有效点击都买不到了。

业内人士这样的担心,也在情理之中。疫情影响下,原本只是一小批人玩的私域流量,变成了一大群人的玩法,不仅名人大V可以直播带货,普通素人也可以通过分享链接、开通直播等方式带货。从旅游行业来说,包括携程、驴妈妈、春秋旅游等都开出了分销权限,鼓励普通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上售卖酒店、旅游土特产、餐饮产品等,以抢占私域流量。不过,比起疫情发生前人们对平台公域流量的依赖,这样的尝试带来的流量仍是杯水车薪,而不计其数的社区团购“团长”、微信群群主正大行其道,分享私域流量“盛宴”。

【旅游业需多元化发展】

面对这样的情况,未来旅游业该如何“自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一份关于旅游业复苏的报告提到的一点,可以作为借鉴。IMF的报告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国际游客人数同比下降了98.7%。与此同时,游客数量的锐减也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震荡,酒店、餐馆等从业人数也几乎腰斩。总体而言,去年旅游业的名义经济预计下降了40%。

因此,在期待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仍可奏效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旅游经济模式的再反思也值得重视。IMF建议,全球旅游行业可将视野着眼于长期,通过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投资于新技术等,使旅游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因过度依赖旅游经济而导致收入来源单一化。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型旅游平台也正通过与目的地多方合作的方式,增加营收渠道。“现在很多目的地对旅游平台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导流,而是从目的地定位、规划,到建设项目落实、景区运营管理、文创产品设计销售等,希望旅游平台能提供整个产业链上的全套服务,我们也正在做这些方面的努力。”一位正致力于为旅游目的地挖掘文化内涵、设计文创产品的大型旅游平台负责人说。

此外,以携程梁建章为代表的直播带货,也成为旅游平台将公域流量进一步转化成私域流量、增加用户粘性的一种方式。

栏目主编:李宝花 文字编辑:李宝花

题图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荷维湾观鲸。昆士兰州旅游及活动推广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