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看临沧(临沧最好玩的农村景点)
更新时间:2023-09-10 12:58:17
临翔区乡村旅游发展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在临翔区,记者探访的4个乡村旅游景点都做到了这一点,并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了无数城里人前去寻味浓浓乡愁,村里百姓的腰包也因此渐渐鼓了起来。这说明,珍视文化遗产、呵护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统一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启示一 乡村旅游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农家乐。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农家乐建设,而应该赋予其更多的价值和使命,需要挖掘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资源,持续培育和强化村民运营能力,这样,乡村旅游才能走得长远。
启示二 乡村旅游发展要避免同质化。避免同质化就需要制定完善的乡村旅游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运用创新思维,发掘比较优势,避免雷同,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东西,让乡村旅游独具品读、游玩、休闲、度假、养生的魅力。
启示三 乡村旅游要与美丽乡村建设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山上的树不能砍,溪水不能污染,村里要干净整洁、垃圾要分类,要严守生态底线、发展生态农业……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乡村旅游所需要的,只有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品就地升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美了山村,富了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突破口之一,是助力全面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随着临沧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体验的升级,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临翔区,每逢节假日,生活在市区的人们都会选准时机,携家带口上中山、去腾龙,到碗窑、游南美,在青山绿水间呼吸新鲜空气,寻找儿时的记忆,享受乡村的“慢生活”。
日前,记者走进这些既远离都市、又近在都市旁边,或有大片的竹林花海、或是原始村落、或能推窗见景的乡村旅游景点,探寻临翔区乡村旅游的“升级版”。
好山好水把客留住
“临沧处处是景、处处都美。我们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把临沧好山、好水、好气候、好植被等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推动临沧乡村旅游开好头、起好步。”市委书记杨浩东对全市乡村旅游提出这样的期许。
临沧自然资源丰富,如何让其在乡村旅游中发挥作用,留住客人?临翔区在积极探索——
“我们村还能成为景区,以前做梦都没有想过。”博尚镇腾龙村李加菊提起以前村里的情况,连连摇头:“虽然离城区不太远,但路不好走,谁都不愿意来。”
李加菊没有想到,世世代代生活的这座山村有一天会吸引游客前来,而且自己还能靠旅游挣钱。“到村子来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收入也跟着上去了。”她告诉记者,看到游人越来越多,走时还喜欢带走一些村里的土特产,家里专门腾出一间屋子陈列茶叶、蜂蜜和自烤酒供游客购买。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下来,卖酒、茶叶和零散的土特产,毛收入能到2万元左右。说起村里和家里的变化,李加菊侃侃而谈。
李加菊口中村里的变化,是临翔区依托腾龙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的“万花谷”带来的。自2013年4月起,腾龙村先行先试、扎实推进生态旅游特色村建设,目前,腾龙村从一个落后的贫穷山村变成一个集布局美、村庄美、庭院美、环境美、产业美、活力美、和谐美为一体的旅游特色美丽村庄,让腾龙人圆了“村美、民富、人乐”的美丽家园梦。
在腾龙村走上一圈,你会发现,变化的不只是村容村貌——
印象中羞涩不善言谈的拉祜族妇女会主动和你打招呼、拉家常……
博尚镇干部刀丽美一语道出其中缘由——乡村旅游开发助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硬件实力,同时,借助城乡要素流动,重塑了乡土文化,使村民见识也得到增长。
这样的见识增长,居住在南美乡南美村的村民们感同身受。以前的南美村就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如今,随着古村落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的推进,完成了300间民宿、会议室、餐厅等项目内容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网、厕”旅游要素趋于全面,使南美古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每到周末,前往南美观光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旺季时甚至刚到村口就会堵车。“南美村成了美丽的度假村,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做啊。”当地村民感叹不已。
“这里的山水太美,住在这里太舒服了。”家住城区的李晓一家每到周末都会驱车到古村落度过,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感受山野清新空气,放空思绪享受宁静时光。
如果把时间倒回几年,南美村只是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的穷山村,除了农作物,当地拉祜族群众没有其他收入。如今,这里围绕“旅游+扶贫”倾力建设的南美古村落,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地。
“规划建设中,我们在保留拉祜村寨原有特色基础上,建设拉祜风情园、农耕文化主题园等,增强文化旅游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感知体验度。”南美乡干部张石梅介绍说。
守住山水原有风貌,就是留住游客脚步。这在临翔区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中随处可见。
近年来,临翔区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中,依托区域优势、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一村一规划、一寨一风格进行规划建设,把好山好水留住的同时,也留住了客人的脚步。
传承文化记住乡愁
乡村是寄托乡愁的地方,人们去乡村旅游,不仅想去了解农村人的生活,体验农家饭菜,更想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深藏心底的乡愁记忆。
周末,老毕带着一家老小到中山村游玩,因为这里有个竹艺馆。
很早以前中山村村民就已经开始以编织背篼、簸箕等竹编制品谋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粗浅的竹编加工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为带动一方致富,中山村抓住竹编制品生态环保、富含传统文化气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契机,找准定位,建设中山竹艺馆、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获得成功。
从临翔城区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中山竹艺馆,这里山清水秀、绿荫环绕。
一下车,老毕的母亲直奔竹艺馆,看竹编制品展示。老人摸摸这个,拿拿那个,对孙女说,这些编织品我小时候都用过,看着好亲切。在展示厅一角,工人们正在现场编制筲箕。老人一边看一边对孙女说,这是筲箕,我小时也和村里的老人学编过。说着,手还不自觉地动起来,仿佛回到了她童年时代……
老毕说,之所以喜欢带一家人到中山村游玩,是因为这里有适合一家老小观赏玩乐的项目。
确实,到中山村,除了可以到竹艺馆内静静地欣赏竹编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到“秘境谷森林小镇”旅游项目区尽情玩耍,夜晚,歇息在森林小镇的木屋中……动静结合的旅游模式似有一种魔力让人忘却都市的喧嚣。
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中山村,中山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忠玉笑了,她告诉记者,开发中山村乡村旅游之初,大家一直在思考,游客来了吃什么、看什么、玩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留住客人?反复研究后,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最终,通过竹编文化的魅力成功俘获客人的心。
在临翔区,俘获客人心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只中山村,碗窑村和碗窑村初步建成的“云临尚品生态文化庄园、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庄园”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也在其中……
走进碗窑村,道路两边的制陶店一家挨着一家,随处可见陶酒坛、陶罐、陶酒壶等传统陶器,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产品摆在架上或堆在院子里,成为碗窑村一道别样的风景。慕名而来的游客东家进西家出,听碗窑村土陶的发展史,欣赏土陶作品,然后带走纯手工制作的土陶产品。
作为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云临尚品生态文化庄园内的土陶一条街最为吸引人。在那里,游客同样可以听土陶制作传承人讲述碗窑村制陶历史、体验陶艺制作,还可以购买到心仪的土陶制品。把家里的制作工坊和土陶产品搬到这条街上的杨章成告诉记者,土陶一条街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碗窑村,在方便游客了解碗窑村土陶文化的同时,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如果说土陶一条街是碗窑村土陶文化的缩影,初具雏形的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庄园则是将博尚优质高岭土与景德镇陶瓷技艺融合,烧制独具特色的高岭土瓷器,这也开创了临沧烧制陶瓷的先河。走进庄园,游客可以到土陶博物馆里追寻碗窑制陶历史,观摩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制作陶器、制作瓷器流程,还可放慢脚步到展示柜欣赏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感受其魅力。
作为游客,无论以怎样的心境走进碗窑村,或是走进以碗窑村为依托建设的两个庄园,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找寻心中那独一份的记忆向往……
探寻临翔区的乡村旅游,记者发现,无论是南美的古村落、中山村的竹艺馆,还是腾龙的万花谷、碗窑村引进的两个庄园,他们都把资源、特色、优势与游客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游客想看什么、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建设什么,找到了资源优势与市场的结合点,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精心打造乡村旅游产品,成功留住了游客的脚步,撬动了“美丽经济”。2020年以来,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39.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36.49万元。
来源:微播临翔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丽青
审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