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现阶段我国旅游产品所面对的问题-旅游商品质量问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0-07 12:55:25
一、如何解决现阶段我国旅游产品所面对的问题
当前我国旅游业出现的问题:
(一)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层次较低,产品供给不足与居民旅游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
当前全国很多景区,尤其是各个山区小景点,由于彼此间恶性竞争或者交通不便等原因,各自分散经营,相互合作少,游客消费成本高,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着尴尬瓶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转变必然引起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要求旅游集团从单一的“吃、游”向“吃、住、行、游、购、娱”横向延伸,从满足单纯的游览需求向专业和多样化需求的纵向延伸,以应对旅游业总量和结构上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报道称,我国旅游产品牌化多样化进程缓慢。国内旅游行业在品牌化多样化方面优势不足,尽管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取得了大部分旅游景区在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细化景观设计、更新旅游理念、扩大延伸旅游层次方面进程缓慢,仍面临产品重复性高、专业化和多样性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导致对“门票旅游经济”的严重依赖。中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前进,旅游已走进普通家庭,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阶段。未来五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但中国旅游产品数量供给不足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与游客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品牌化多样化进程缓。
(二)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依然存在,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零负团费”经营模式普遍;旅行社承包、挂靠现象普遍,加剧了低价恶性竞争;旅游商品购物点、旅游景点的门票和旅游酒店的住宿费用虚高标价,导游获取回扣问题严重。虚高标价,导游和经营点相互勾结,从而获取回扣在旅游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严重影响了旅游形象和旅游服务质量,也不利于自助式的散客旅游的壮大发展。此外,我国各个旅游城市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四黑”现象。欺客宰客,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海鲜大排档等旅游餐饮点短斤缺两,以及黑团黑车甩客现象等都是游客常有的投诉。《光明日报》等报道称,当前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
1、市场定价不规范。买卖双方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部分景点定价随意。
2、服务标准不统一。旅游消费活动链条多,一旦出现合同条款不明晰、各项活动安排服务标准和责任界限模糊。此外,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服务行业的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三)政府政策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监管机制不健全
当前不少旅游景区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开发规划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规划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景区开发初期,建设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明显。有些景区虽然在开发前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或是景区内各投资主体只进行了局部规划,缺乏总体规划、统一规划,还有科学、统一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再加上管理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利,导致旅游开发失控。此外,由于景区的多重管理,使得控制权力过于分散,群龙无首,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因此景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的纵向管理职能也受到了进一步削弱,景区内无序开发、恶性竞争在所难免。“中国报告大厅”关于《中国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指出,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景点周围,遍布着各种散发小广告、让游客参加价格低得离谱的旅游团、或者自称是导游可以提供讲解的人。每到多部门联合执法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时,这些人马上销声匿迹;联合执法行动结束,他们又全回来了。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经连续多年报道北京地区的“非法一日游”现象,北京市也年年加大力度整顿市场,可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表示,杭州是全国整顿市场秩序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但“野导”依然存在。旅游部门想管,可管不到,只能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共同执法,而这种联合执法无法常态化。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监管主体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旅游监管的职能和手段有限。
2、对旅游监管工作重视不够。
3、旅游监管力量薄弱。
4、旅游监管职能交叉。
二、旅游商品质量问题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目前,中国景区门票价格普遍偏高。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2》可知,2011年中国除港澳台外共有130家5A级景区,近一半景区门票过百。其中35.4%的景区价格在100元~200元,10.8%的景区价格已超过200元,如九寨沟、武当山等,而大部分游客可接受的票价低于100元。近几年来,旅游景点的一再涨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景区的高票价会提高游客的心理预期,影响景区的满意度评价。
造成中国旅游景区高票价的因素:一是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的发展比较单一,多数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二是门票收入可补充地方财政。目前中国多数景区实行政府定价,门票收入可补充地方财政的不足,政府乐见于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三是景区对旅游资源的垄断以及从众思想。认为门票价格越高越能凸显景区的价值,低票价会降低景区档次和品牌价值。因此,本属于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逐渐成为“看不起的风景”。
2.景区设施不完善。中国大部分景区内都存在着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的现状,卫生间问题尤为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卫生间数量不足。数量达不到旺季客流量的要求,排队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女性排队时间更长。二是卫生环境差。卫生间的脏乱差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形象,将会威胁到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三是识别不明显。有些景区卫生间建造的位置非常隐秘,缺乏明显标识,不容易被找到,浪费游客的游览时间。
此外,旅游景区商店缺乏统一化管理,商品种类单一、销售混乱。有些景区内个体商户占大部分,商品经营者采用小摊点、小作坊,由于缺乏监管,一些无生产日期、厂家、产品合格证的商品混迹在销售中,损坏了游客利益,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服务质量。
3.景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中国旅游业就业门槛较低,不论文化程度高低都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造成了服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大部分景区只注重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旅游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管理。
景区服务人员包括讲解员、基层员工。讲解员负责向游客讲解景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是游客了解景区最直接的途径。当前中国景区的讲解员存着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景区的正式讲解员一般数量较少,且有些讲解员对景区一知半解,在讲解过程中回答不出游客的提问。旅游旺季时一些景区从周边学校招聘大学生,经过短期培训为游客讲解。临时讲解员没有经过正式培训,掌握知识不全面,只是照本宣科。景区的基层员工多数是周边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在工作中的不足表现为:态度生硬、欠缺服务技巧、降低服务标准。
4.景区信息服务匮乏。旅游景区信息服务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向潜在游客提供景区的信息,方便其做旅游决策与计划;二是向到达景区游客提供资源的最大信息量,使其能迅速熟悉景区环境,顺利开展旅游活动,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三是对游览后的游客建立档案,不定期地将景区最新动态发送给老顾客,培养游客忠诚度,扩大景区知名度。
目前,中国旅游景区信息服务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三方面。对潜在游客,一些景区的网站建设较滞后,更新速度慢,宣传促销活动不到位;对游客,景区内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指示牌、指示牌标识不统一;对游览结束的游客缺少及时的信息反馈收集和有效的沟通关怀,无法吸引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