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阐述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10-07 14:49:13


一、旅游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关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所说的两者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作用、互为目的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1. 经济和文化历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两者的关系从来没有象现代这样密切。在封建社会,我国主要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一个农业家庭种好自己的地,能吃饱饭就可以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像现代商品社会这么重要。生产需要人与人的写作、消费、交换、流通哪一项都是集体完成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这时候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经济的发展导致文化的发展,同样文化的进步也会导致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导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就是网络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反过来说,网络文化的发展又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导致了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时,通过对经济史学的研究提出了,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不是科学技术也不是土地和资本,而是制度。为什么呢?因为技术进步是由制度最终决定的,制度有利于创新,技术就不断进步,如果制度不利于技术创新,技术就不能进步甚至倒退。他所说的制度包括正式的规则和非正式的规则实际就是意识形态或者说就是我们所指的文化。

4. 其实当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时,文化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轻商、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官本位的思想在现在都有很多表现,比如官本位,在现代不是消弱了,而是在不断增强,并且引起的负作用在不断增大。有的地方为了吸引人才已经开始来一个博士给一个副处的做法。这种官本位意识使得能够作学问的人不能认真地作学问,能够做一个好员工的人不好好地工作,大家都直奔一个目标—做官。长期下去给中国造成的伤害将是巨大的、长期的,并且难以消除。可见经济发展了并非文化就一定会马上跟着进步,没有理由认为两者一定会同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文化呢!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则要缓慢得多。看一看高校和科研院所就知道了,到处都笼罩着一种浮躁的气氛,人们都在比你发表了几篇文章,我申请了多少个课题,至于这些成果有多少用处,有多少创新,没有人关心。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安心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人能有几个呢?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文化工作的时候了。

看到一片文章,是张来仪写的,题目是《关于西方文化与中国市场经济关系的断想》,发表于《发展》杂志1998年03期。该篇文章对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有较好的研究,另外也和中国文化进行了一些对比,对我们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因此我把这片文章摘要贴于此处,供参考。

具有了千年悠久历史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显得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的以人为本,倡导理性、天职观念、公平竞争、注重法治、信守合同、现代管理等等思想,不仅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形成、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与积极的作用,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乏借鉴意义。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是首要的和受到人们首肯的价值观念。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自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强调个人行动和个人利益。作为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受到关注和尊重。西方极端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当防止的思潮,但西方文化中突出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这种人本主义观念在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蒙昧、个人崇拜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其中的一些思想因素对我们大有启迪意义。市场经济是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交换经济。参与交换活动的各方必须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自由的个人和团体。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念中的自由、自尊、能动创造、超越现实等等,正是市场经济的思想前提,市场经济要求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享有独立自主、自由抉择的权利。企业或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以市场为导向,不依靠政府的计划和指标。这样,自由竞争局面才有可能出现,企业和个人的劳动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西方人本主义主张自我奋斗、自我创新。西方人把通过个人的奋斗取得成就,看作是一种美德。个人奋斗意味着不依赖他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西方的青年人崇尚自立自强,长大以后就离开家庭,自立门户,走自我奋斗的道路。市场经济就需要一种自强、创新的精神。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抑或新思路的形成,都需要个人的创新精神。一个处处依赖社会、父母、他人的人绝对成不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西方素以理性为传统。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指的是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强调逻辑推理与分析。西方伦理传统中,注重理性对情感的控制。市场经济与理性原则密切相连,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的预设前提,就是“人都是理性的”。建立在理性文化精神基础之上的西方企业管理,具有两个方面基本特征:一是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二是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强调对人、财、物的数量分析。这个科学管理思路正好可以弥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不足。此外,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吸收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因素,可以有效地促成经济个体寻求达到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手段,找到解决经济个体之间矛盾冲突的有效方式。西方的道德理性还能成为市场经济海洋中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克服中国流行的经济短期行为。道德理性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内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它要求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外界索取现成的价值物和现有的生存状态,而且要不断地创造新事物,超越现状。道德理性在市场经济中分析个体和社会经济行为的合理性,抑制个体私欲的极度膨胀,协调个体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和中国古代一样,西方曾在古代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重农轻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教会对商业活动看法的改变和新教伦理的面世,为西方提供了一种大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和经济气氛,西方资本主义才茁壮成长起来。宗教改革运动的发韧者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把《圣经》中“神的召唤”概念改造为“职业”概念,认为职业就是神的召唤,是上帝为人安排的终生任务。这种概念要求个人履行他在今生今世应完成的义务,即承担所谓的“天职”。它把世俗事务看成是个人从事的最崇高的道德活动,从而使世俗工作神圣化。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神的召唤,所有职业是正当的。这样一来,人们对生活的目的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人们不再消极地等待最后审判的来临,而是努力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同时,它还要求人们抛弃人间的淫荡乐趣,通过辛勤工作,并取得事业的成功,为上帝争光。只有拼命工作的人,才能取得上帝的恩典。上帝只帮助自助者。这就培养了人们爱岗敬业的踏实工作精神。

宗教改革运动的另一代表人物加尔文认为,人的命运早已为上帝所注定,现世人的宝贵与贫贱,就是上帝的“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因此,他鼓励人们在现世生活中积极活动、发财致富,用成功的事实证明自己被上帝所“选中”。可见,加尔文主义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宿命哲学,它在于倡导一种新行为道德。只有顽强奋斗、不畏艰苦与挫折,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才是上帝选中的人。这套理论为资产阶级所致力于的追求财富事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根据。从此,人们才普遍地改变了对商业活动的看法,才真正赋予商业活动以道德意义。发财致富也不再是一种罪恶,而是被上帝“选中”的标志。到17世纪中后期,追求合理赢利已完全成为新教伦理的一项内容。合理赚钱成了经济、道义上的美德。在虔诚、严肃、勤俭、诚实等原则基础上,新教经济伦理逐渐形成。新经济伦理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虽然不需要用新的经济伦理来转变国民的价值观念。但它的启迪作用在于,积极、正确的道德观念对经济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任何社会变迁,都是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声,又以其转变为完成标志的。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把人们从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解脱出来,克服长期占据人们头脑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动口、小人动手”等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人逐渐产生浓烈的商品意识,合理赚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工作岗位无贵贱等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岗敬业,在日常工作中大显身手。我国的市场经济呼唤新的经济伦理观。“合法致富”应成为我们新经济伦理观的核心。

公正原则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思想家十分强调公正,认为政府有义务扮演“分正使者”的角色。在目前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已基本上摆脱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平均主义阴影。但面对着官倒、官员经商、部门垄断、脑体倒挂等等不公正现象,国民一再强烈呼吁政府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公正原则成为中国人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公正公平原则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条例公正原则。它既是判定市场经济能否存在的标准,也是从道德上维系市场中各利益关系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其次,在市场机制下,贯彻公正原则,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公正原则既保证生产者得其应得,又拒绝官员的贪污腐败,将个人所得与其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相对应,做到奖勤罚懒,端掉“大锅饭”。另外,公正原则所体现出的优惠弱者思想,对于缩小目前已趋临界的贫富分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公正更是治疗“红眼病”的有效药剂。


二、阐述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旅游资源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集合;旅游经济发展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活动。通常对旅游资源开发合理得当,会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相反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毁损,因此,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使旅游资源的价值真正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不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三、怎样理解旅游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一)自然洞穴建筑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物种,也形成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在发展一个地方经济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利用自然洞穴形成的石房子,充分挖掘窑洞文化,高站位地开发旅游,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旅游。

(二)砖木建筑与文明。圆明园由于八国联军的一把火,烧掉了我们的木材文化,却残留了石材文化,这就形成了一个文明的轨迹,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我们一些建筑,不太容易传承,从而影响到继承,影响到创新。而西方的石材文化往往烧不掉,都留存下来,无论你去巴黎,还是去罗马一些古城,你都能看到城镇建设是沿续的。我们的城市建设好麻烦,一个年代建起来了,然后另一个年代又推掉了,所以,我们要注意保存一个时代的烙印。即使是上世纪70年代的砖瓦房,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一部分,因为这是我们东方特有的砖木建筑文明。

(三)石材建筑与文明。白金汉宫、比萨斜塔、凯旋门,利用当地的山脉和石材形成的建筑,很容易保存下来。其实,中国也有利用自然的山和崖壁搞雕刻建筑,如几大石窟,就容易保存下来。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在资源利用上,我们都可以找到文明根源。

(四)矿产与城镇文明。利用矿产资源,形成的城市,国内比比皆是。景德镇利用高土焚烧制陶器、瓷器,四川攀枝花市开采铁矿,四川自贡市开采盐矿,大同市开采煤矿,大庆市开采石油的。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城市都因矿而生。
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经济环境将直接为旅游业各项设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只有整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地区的财政收入有了增加,才有能力为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注入资金。例如,为了促进少数民族聚集的维则乡阿着底村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市民委帮助解决农产旧房屋改造、修建农业观光休闲园的游路、改造村容村貌等,共补助56 000元,这些资金的投入,将有力地促进阿着底村农家乐的建设步伐,改善了困难村民的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加快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同时石林县还准备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1 000万元用于“生态美县”建设,重点进行景区外围、主干道沿线和县城周围40平方公里范围的绿化工程,这样的生态建设就是为了保护石林,而保护的最终目标则是为了发展。
  2.良好的经济环境又可以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经济环境才能吸引各路外资前来投资,随着近几年石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石林县正在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2008年,石林县与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石林旅游服务区(中区)”及“石林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场”项目投资协议书,这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达30亿元。投资15亿的石林旅游服务区(中区)项目将建设成为集餐饮、购物、住宿、会展、演艺为一体的高标准旅游综合接待区。石林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场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以石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基地。这两个项目的完成将会大力推进石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