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几大景点(河北蠡县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4-01-15 00:44:01

明日周二,限行1和6

古莲台万佛寺



古莲台万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莲台万佛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东南部,坐落在蠡县东北九公里处的梁家庄。据史料记载“古莲台”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所建的高台之一,三十八步台阶,高十余米,四周为莲花池所敷设围绕,故得“古莲台”之名;后因土山中天然生出一种小-花,故名“菊花山”。梁家庄以古莲台为中心围绕建村,全村有九条道路贯穿于此,如九龙吐珠一般,故又名“九龙口”。

古莲台万佛寺开山祖师普善法师(号妙喜),于明万历初年(公元1572年)随其师兄普渡法师及圆果法师等头陀僧人云游至此,见此山丘,风景甚佳。普渡法师逐令师弟普善,驻锡修寺。历史上的万佛寺曾几度兴盛,高僧辈出。寺院常住僧人曾达百二十余人,万佛寺在清光绪年间曾两次大规模修复。解放前夕日军侵华,古寺毁于战火。-期间,万佛寺仅存一明朝大钟被毁。

与其它寺院不同的是万佛寺的兜率内院(天王殿)内供奉的弥勒菩萨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袒胸-的布袋和尚,而是正襟危坐的慈氏法身造像,并且两旁威严斥怒的四大金刚更是使人肃然起敬。

寺内供奉着当代华严座主晚融长老舍利,每年举行春冬两季华严期,学习华严法藏。《佛说佛名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诸佛名者,是人现世安隐,远离诸难及消灭诸罪,未来当得阿耨多逻三藐三菩提。”到万佛寺礼万佛是春节后寺院的第一个活动,各地的信众云居于此礼拜万佛忏,来祈祷一年的吉祥。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辛兴镇梁庄村

乘车线路:蠡县乘开往辛兴镇的班车,到辛兴镇后在换乘小巴至梁庄可达。


李恕谷墓






李恕谷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该墓位于蠡县西曹佐村北500米,墓前有碑,碑额篆刻"高山仰止"四字,碑身刻有"皇清大儒李恕谷先生之墓""咸丰十年岁次庚申仲夏",知县秦聚奎敬立,碑文由秦聚奎撰文,吴敦仁书丹的墓表。


大百尺遗址






大百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遗址位于蠡县大百尺村东100米处,有一高台,当地群众称"烽火台",经勘察定为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此遗址占地面积25480平方米,现存遗址查寻到石器、骨器、角器和大量彩陶片、黑陶片等48件,目前此遗址尚未正式发掘,1986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晋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影三郎



影三郎位于蠡县郑村村北约1000米处,1976年经勘察确定系东汉时期墓葬,该墓葬占地面积约7077平方米,墓葬封土较高的有四座,平均高5米,其中三堆呈等边三角形,一堆位于中间被三堆所包围,从远处观看所见者唯三,故称"影三郎"。1982年定为省级保护单位。


大宋台



该墓位于蠡县大宋村东南300米处,1976年经勘察确定系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墓葬。封土高15米,圆型,占地面积3782平方米。明朝嘉靖时封土曾建"清凉寺"现已废,今存石碑。古人王荔有诗云:碧天凉雨小春时,残菊疏篱压故枝。雁抵衡阳随暖翼,水凝河北赵寒澌。忆谁同上清凉寺,老我重游大宋陂。回首含情增感慨,百年健兴独心知。相传此墓为东汉一公主"丹珠"所葬之地,故称"丹珠墓",1982年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位于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1944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五),八路军某部24团三连200多名战士,奉命在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截击装备精良的2000余名北进的日伪军。在击退日伪军数十次进攻、打死打伤600余名敌人之后,12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很多都是蠡县人,年龄最小的段国安牺牲时年仅15岁。此役的惨烈程度在冀中抗战史上实属罕见,烈士们用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为记录冀中人民子弟兵英勇杀敌的战斗历史,发扬和传承革命烈士优良传统,解放后,蠡县县委、县政府在张村营村修建了冀中“三五”烈士陵园,并将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尤其是清明节前夕,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此缅怀先烈。

2007年该村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建装修,新建了纪念馆,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制作了展室,当年参加战斗的幸存者曹永志和施兰柱为纪念馆题词。他们还找到了当年战斗主力军晋察冀军区二十四团三连几经改编后的现在部队——山西忻州一八八旅563团一营三连,请来了部队官兵参加今年三月初五的扫墓活动。

2008年清明节前,曾领导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百岁上将吕正操将军为该纪念馆欣然题词:“这是冀中人民坚贞不屈、英勇抗敌的史话,它将激励着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幸福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

乘车线路:蠡县乘开往小陈的班车,中途在张村营下车步行可至。




《齐氏家祠》

齐氏家祠又称齐公祠,位于蠡县大曲堤村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十年(1860年)重修,民国25年(1936年)由清末举人、东齐庄四存小学校长齐焘主持再修。时在北京四存中学的校董齐树楷和曾担任军学司司长、陆军次长的齐振林均鼎力相助。

祠堂原占地面积八点六亩,现今零点七亩。为北方典型四合院建筑风格。大门口为三顶一门,大门上方有乾隆四十八年官府赐金匾一幅,上书“汉贤齐公祠”五个大字,体势雄健,浑厚丰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