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这些年重新兴起了一个过年习俗,这两天马上就要到正月二十三了
更新时间:2024-12-02 20:13:31
银川这些年重新兴起了一个过年习俗,这两天马上就要到正月二十三了,有些景区也配合这个习俗搞起了一些活动,让人们继续在节日狂欢中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更加美好的春天到来。这个习俗就是“燎疳节”。
如今很多人对于这个“燎疳”,最为简单的认识就是从火上跳过,可以保佑自己一年都不得病,身体倍棒的意思。
威记记得在老家,都说“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这一天作为农耕主力的牛是不干活的。而人们在家都是在门口整一个火盆,把火烧旺,一家老小先用柚子叶煮水洗手,大人先用柚子叶沾水洒孩子身上,然后从大到小依次迈过火盆,点香祭拜祖先,放鞭炮,这个“燎疳”仪式就结束了。
其实这个习俗是西北地区曾经广为流传的春节节庆习俗。在各地对于这个“燎疳节”叫法有所不同,比如说“燎干”、“燎荒”、“炼疳”、 “散疳”、“燎臊疳”、 “跳疳儿”等,而在这个习俗中,基本大同小异,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自己特色。
比如说在银川吧,这个“燎疳节”是社火的一个延续,或者说结尾。
在明清时期,宁夏各地,尤其是宁南西海固一带,每年的社火表演在元宵节是高潮,走村过堡中,要延续很多天,基本到正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到了尾声了。
于是全村人就会到社稷庙(土地庙,城隍庙或者蝗虫庙)进行一场祭祀。祭祀过程中,各种叩拜,各种祈愿等等,然后就会把社火表演中扎的编的各种道具进行焚烧,表演人员卸妆之类。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燎疳”了。
具体操作就是人们祭祀散场之后,各回各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家里人早在门口堆上一堆柴火,稻草,秸秆等,然后把火点起来,等火最旺的时候,人们就会从火上跨过或者跳过,尤其是小孩,平时不让玩火,这一天是可以肆无忌惮地玩火,所以最喜欢在火上挑来跳去。
这个过程谓之“燎疳”。
《灵州志》有载: “二十三夕,家户堆蒺藜于门外,以火焚之,撒以盐,老幼越跳,名曰燎疳;既而扬其灰,名曰‘六谷花’,以占丰年。”
《隆德县志》载:二十三日晚,当门焚柴草,杂以葱皮、纸炮,男女皆绕火跳跃,名曰“燎疳”。既而扬其灰,名曰“六谷花”,以占丰年。
《镇原县志》载: “正月二十三日,过去群众粘面作糕,馈送邻居,并做各种粘面灯,晚上燃灯结彩,烧纸化表,并用黄纸剪成纸人俗称疳娃,悬于各处,家中老少均以香火烧纸人,晚上院中放火,将纸人投入火,全家均从火堆上跨过,谓之‘燎疳’,表示驱逐瘟疫,柴禾焚化后用扫帚擂打,以火花大小,多少,形状预测是年五谷收成,还有的送到场上。
“扬其灰”的意思就是把烧柴火稻草之类的灰撒到田里,有增肥作用,所以才能“以占丰年”。
总的来说, “燎疳”的意思是希冀消灾避祸,农事风调雨顺,家庭日子似火般红火,并且通过跨火时候,燎去以往的陈厄和晦气,让今年日子在火火红红中到来。而小孩跳则是祈求神灵保佑健康之类。
而最原始的“燎疳”,其实是从天地祭祀中演变而来,烧柴祭天称为燎。在柴火山跳过或者跨过,利用火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疾病, “疳”就是疳疾,泛指一切疾病瘟疫和晦气。#银川历史冷知识知多少#
简单来说就是远古时期人们以火驱疫和避邪的巫术延伸和演变。#解锁宝藏宁夏#
明天就是“燎疳节”了,是不是去跳跳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