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北部小镇(河南北部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4-12-27 16:35:48
天下闻名的"红旗渠",向世人诉说着河南林州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但也使得林州一带被打上了"缺水"的标签。实际上,地处太行山的南麓的林州一直以水文丰富而著称,位于临淇镇的4A级景区——万泉湖还享有"北国漓江"的盛誉。
提及这个万泉湖景区,她不仅有着豫北最大的涌泉群——石门涌泉,其大小泉眼多不胜数,一年四季生生不息;还藏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以淇河与淅河的河流湿地为主体,具有独特的北方浅山区河流湿地风貌,是北方不可多得的自然水生态和中华文明交汇之所。
恰逢秋季,行走在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秋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抬眼望去,只见天高云淡,水天一色,偶尔有水鸟从天空掠过;下方的河面水泊粼粼,倒映着一片片红黄色的树影,可谓是美不胜收。

除了风景宜人外,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功能也不容小觑,她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能够在夏季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淇淅河过量的降水,然后均匀地把水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而在秋冬的旱季,则能够为淇淅河提供水源,保证淇淅河附近地带一年四季都活在水的滋润中,充满水的灵气与魅力。
不仅如此,湿地还具有去除流域内流水体的沉积物和营养物功能,她不仅是植物生长的理想场所,还是鸟类鱼类和两栖动物繁殖,栖息,迁徙和越冬的乐园。
据不完全统计,在1100公顷的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中,生活着维管束植物58科334种、动物32目70科254种,动植物种类繁多,是豫北一处重要的"天然物种库"。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黑鹳、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鹭、玉带海雕等。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银杏等。


据说,在淅河中还曾发现过桃花水母,这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只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让人们欣赏到天然湿地的独特魅力。万泉湖景区按照国家湿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在1100公顷的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中开设了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其中,宣教展示区和合理利用区均对游客开放。宣教展示区是湿地公园开展科普宣教的主要场所,以湿地景观资源、淇河文化资源、诗经文化资源等为依托,适度开展科普宣教。 合理利用区可用来开展风光摄影、诗歌朗诵、夏令营等活动,是人们与湿地近距离接触的一个重要场所。

在这里,不时有游客观赏并拍摄到"雉鸡斗艳"的情景,而人们也可以在这里静静品味淇淅河天然湿地与古老殷商建筑文化交融在一起的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亭台楼榭错落其中,通幽曲径迂回其内。
"感诗画田园之美,营万物栖息之所",在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中,鸟类、植被、人类活动三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的美妙画卷,正期待远方的游客前来探寻自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