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老板,是她们的家长一位女企业家的温情管理之道**

更新时间:2025-02-24 15:55:19

“我不是老板,是她们的家长”:一位女企业家的温情管理之道**

2024年10月8日,我有幸于太原参加晋商文化交流研讨会。在这场盛大的研讨会上,山西著名企业家郭兴银的演讲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名初中文化程度、出身农村的女性,能参与这样的场合,于我而言是生平头一遭。郭总在演讲中提及“把家庭和企业结合起来”,这话让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通透之感。

在我的印象里,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对员工极为严厉,阶层界限分明。我自己也经营着一家小企业,规模虽不大,但也已经营了12年。了解我的人,包括我的家人,都说我对员工太过温和、太过随意。有时候我也会寻思,或许他们说得没错,我应该制定更严格的制度,摆出更严厉的面孔。但性格如此,我始终做不到,依旧维持着“一团和气”的管理风格。古人常说“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些话曾使我对自己的管理方式产生过疑虑。然而,郭兴银的演讲让我重拾信心,也让我更加笃定自己的理念。

不装摄像头,把员工当家人

在我们企业内部,管理者曾多次提议在合作社安装摄像头,可我坚决反对。我们是一家制作香包的小企业,里面全是布料、香料、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要是有人拿,那也是因为他们有需求。东西被人需要,才有价值。所以,即便听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也从不放在心上,更不会去追究。

有一回,我睡醒后来到工作室,看到一位姐妹慌慌张张地往兜里塞东西。那一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没有声张。我仍然为她解决了出行的三轮车问题,仍然为她去办理一些事务。不知不觉间,我发觉这位姐妹改变了许多。她的行为让我感受到她在感恩,也在默默表明她不会再犯错。

不当老板,把员工当亲戚

我们这儿的姐妹们都是领料回家做香包,严格来讲,她们或许不能被称为“员工”,但我觉得她们就是。她们愿意沉下心来,不嫌麻烦,一针一线地完成枯燥的工作,都是会过日子的好女人。近几年,有四五个年轻小媳妇开着小车、戴着金手镯来领料做香包。看到她们,我不禁感叹:把日子过好的家庭是有其道理的。

还有一些残疾姐妹,她们的故事更令我动容。有一位姐妹隔三差五就给我送礼物,不是茶叶就是包包。我曾很严肃地对她说:“我还没让你挣到钱呢,你就给我买东西。”但她不听劝,依旧坚持送。最后我只好说:“再这样我就不和你来往了。”然而,这依旧没用,最后我只能想办法让她多挣些钱。

还有一位叫秀娥的姐妹,多次邀请我去她家吃饭。拗不过,我去了一次,结果让我大为震撼。她腿脚不便,站立时间不能太长,但她却为我准备了炸油糕、蒸包子、炸油条、焖大米,菜更是丰盛极了。整个中午,她高兴地说:“你能来,我高兴极了。”饭后,她还非要给我拿包子,我坚决不要,结果晚上她竟把包子送到了我家。

还有一位叫云芳的姐妹,她腿脚不便,走路时总是拖着脚。她知道我资金周转困难,竟然把积攒的5000元送到了我手里。这样的“家人”举动,让我感动万分。所以,我不是老板,我是她们的家长。

结语

企业管理不只是制度的约束,更是人心的凝聚。把员工当作家人,用温情去管理,或许不会即刻见效,但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每个人。正如郭兴银所说,家庭和企业相结合,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而我,也正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