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单日骑行临夏往返循化,220公里宣告成功!

更新时间:2025-04-26 08:34:11

挑战单日骑行临夏往返循化,220公里宣告成功!

循化之旅。

用时10小时,爬升2800米,途径临夏县、大利加垭口、循化县、大河家、积石山后返回临夏市。

早上七点,从河州大道出发,天气万里晴空,风里都是自由的味道。八点半到达麻尼寺沟乡,一路都是2%缓上坡。九点钟在关滩沟休整,至此已经骑行快40公里。休息三分钟后开始向今天的第一个目标大利加垭口开始爬坡。远处的这座桥就是临大高速高架桥,大桥横跨卧龙沟,大有与雪山试比高的气势。

言归正传,大利加爬坡公路总共20余公里,平均坡度4%-5%左右。据说在临夏,骑行大利加垭口是界定骑行老鸟和菜鸟的标准。绕过高架桥底下之后,爬坡路程已过半,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因为后半程坡比前半程更陡,对此古人早有所云:车到半山坡更陡,船到中间浪更急。

海拔越高,两面山体植被覆盖也有变化。山下是灌木丛,半山腰过后就是杂草了。每年六七月间这里有大量人挖虫草。山下还有一条溪流,溪流之水为山顶冰雪所化,冰冷刺骨。遇见一只马儿在吃草,马儿马儿你慢慢吃,我们只是过客不停留。

此时距离山顶再有五公里,已经可以看到山顶的雪山了。这些房子就是牧马人的房子。去年在这里躲过雨,碰到有游客来这里玩,见到我们让我们加油,我能说我们加不动了,能送我们点好吃的吗?

早上十一点,爬坡路程已过大半,我和队友之间相互鼓励,今天誓不达目的不罢休。时令已过立夏,可山里的草绿的还是一星半点。再过一个月来这里就郁郁葱葱,满眼皆绿了,已经可以和雪山并肩齐行了,预示着离山顶已经不远了。

我们俩开始有点吃不消了,加上海拔已经快到3200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才发现已经咬牙坚持了这么久。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很多困难咬咬牙也就过去了。看,垭口就在那儿,再走两公里就到了。向山顶发起了冲刺,我们的体力不再有所保留,我们的水也全部喝完,只为这最后的冲刺。终于登顶了,这一刻雪山见证,白云目睹。我们本以为登顶后会难掩激动,然而并没有。其实最让自己感动的还是那个不顾一切向上攀爬的时候,汗水滴答滴答,呼吸粗重急喘,这何尝不是人生路呢?

注重过程,轻视结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看天空的雄鹰展翅,看到雄鹰自由翱翔,我们俩都想来一句《向往神鹰》。山顶海拔太高,气温很低,我们不敢过多停留,直扑循化。到循化有60公里,全程下坡,预计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清水湾。

这是大利加山下的藏族小镇道炜,临街店铺风格都是藏式风格。正直中午,行人寥寥无几,空旷大街安静祥和。因为山上冷,我们都穿上了外套。再往前走,就是这样的林荫小道,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直到此时,我们才感受到了夏天的味道。

下午一点半,我们经过了清水湾,开始向大河家方向骑行。经过循化黄河大桥,天下黄河贵德清。我没去过贵德,不知道循化贵德哪个更漂亮。黄河两岸的丹霞地貌,衬托着碧波荡漾的黄河水,还有两个喜欢自由的追风少年。这一切都太美好太美好!都说骑行可以缓解焦虑,网友诚不欺我,前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却遭遇堵车。也罢,既来之,则安之。

驻足欣赏黄河美景吧!队友一副山里人进城没见过黄河的样子,黄河在这里来了个大转向。为啥我们这边的黄河两岸都是寸草不生啊?回去得研究一下。堵车结束,继续前行。这条公路沿黄河而下,一路都是隧道桥梁,这儿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虎跳峡。因为一路都是下坡,很快我们就到了大河家。

这里灾后重建如火如茶,但也迎来了今天的第二个难点路段。由此到县城的30余公里全程上坡,骑行难度不亚于爬大利加垭口,我也感觉体力有些吃不消了。至此已经骑行150多公里,还是我队友眼尖手快,搭上了一辆顺风车,无情的抛弃了我,然后又在路边等我。

我们这儿骑长途,平均每百公里,就有最少一千多爬升,正应了走不出甘肃的大山忘不了的故乡情怀。好在这儿一路风景不错,我们左右张望,慢慢向县城骑去。

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但是太阳依旧娇艳似火,我俩不停的喝水来补充丢失的水分,这儿就应该是刘集了。眨眼的功夫,队友又离我而去。一路就这样走走停停,走马观花,好在剩几公里就到县城了。我这个队友还是有点良心的,知道等我的,要不然我可能今晚就要住在积石山了。

县城已经清晰可见了,此行的第二个难点终于攻破,在县城简单休整一会以后立即向临夏出发。时间已到下午六点多,夕阳把树影子拉的很长。晚上八点半,我们终于回到了临夏,然后用一把烤肉结束了循化骑行之旅。感谢大家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