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昭通旅游必须去的十大景点?
更新时间:2023-04-26 17:44:14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坐镇滇北,扼守川蜀,何以为名,昭明宣通。
对于外省朋友而言,云南的风光旖旎、人文风情多半源于滇西与滇南,似乎北端的乌蒙之地早已淡出人们视野。
其实不然,昭通自古以来便是四俊具毕,美景难逢:朝鸡公而午海湖,暮旗梁而驭夕阳。观昭通,无需细细品味,如此苍茫俊美,仅需一眼便是一生。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10个昭通旅游胜地,赶快收藏!说不定今年五一小长假,这里就会承载你最美好的回忆。
黑颈鹤最大越冬栖息地-大山包
厚重的大地,绚丽的草甸,鸟儿正欲展翅翱翔,却又瞬间“淹没”在一波随风舞动的花草浪海中……这就是大山包,一处海拔3100米的梦幻世界。
大山包景区是目前云贵高原最大的黑颈鹤种群越冬地。被誉为"鸟类熊猫"的黑颈鹤,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珍贵禽类。目前全世界仅存6000多只,且大部分生活在中国。而昭阳区的大山包乡,是黑颈鹤最大的越冬栖息地,近几年都有1000只以上的黑颈鹤来此越冬,去年11月,黑颈鹤数量达1623只,创造历史最高值。
神秘古代"人悬棺"-盐津豆沙关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盐津豆沙关古道上的先人遗迹,正向人们叙述着真实的味道。其中有几处不得不看的地方:
一是秦代五尺道,长约350米,道宽1.7米,路面留存的凹陷马蹄印痕39处,有的深达3、4寸,不知有多少马蹄的磨蚀,才留下了这深重的历史印记。
二是盐津豆沙关的古城堡,又叫关楼,它是五尺道上"锁钥南滇,扼守西蜀"的重要关隘。关楼始建于隋唐年间,在50年代毁损以后,于1982年和1994年两次重修复原。
三是僰人悬棺,它位于关楼直线150米外的对岸绝壁的岩缝中,现存棺木6具。悬棺悬在关河水面以上百米的绝壁岩缝当中,盗棺者都无力攀达,而安放悬棺如今更是一个迷。
四是更为宝贵的史迹是关楼边岩壁上古代题字,其中唐代的"唐袁滋题记摩崖"最为宝贵,已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
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集原始森林、河流奇峰、瀑布叠水、池塘石林、奇花异草、宗教朝拜和苗、彝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奇、险、幽、秀取胜。其千峰万刃、深谷溪涧、瀑布叠水、云雾弥漫的景色构造了既有九寨沟的神奇又有张家界的婉约意境;蜚声海内外的小草坝天麻、朝天马神奇美丽的传说、“凝是银河落九天”的牛角岩瀑布更唤起人们的美好遐想。
西部大峡谷温泉生态园景区
五月,一切关于生活的执念都随心而遇。水墨氤氲间探的一方心灵归宿,沐人为心,沐性为水,一池暖汤,一念桃源。
大峡谷温泉生态园总占地面积300余亩,露天温泉浴区占地100亩,可同时容纳3000人以上浸泡温泉。这里汇集了药物池、牛奶池、咖啡池、花瓣池、套醋池等30多种浴池。在惬意的水温熏染下,偶尔伸个懒腰,伴着氤氲香气,仿若徜徉在花海幽兰中,身心早已不能自拔。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是滇东北保留较完好的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林区分布着5条溪流、7个小湖、数十个瀑布、18个小盆地和108个山峰。铜锣坝的由来、仙女池的传说、乱山子断龙精的传说以及古老的老君庙、景区周围淳朴的民风民俗等都是项目区内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鲁甸伊斯兰风情城
伊斯兰风情城是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回族聚居条件建设起来的,占地334亩,其中水体面积100亩,中轴线长1000米,除了入口广场区外,还按南北空间系列分布着宗教文化展示区、演示区、水上游乐区和休闲购物区,“一轴五区”就是伊斯兰风情城的总体布局。
信教群众膜拜真主,每天从早到晚有5次虔诚礼拜的仪式,称作“礼五番”,到了周五,信教群众就近到清真寺聚众礼拜,称作“注姆尔”,俗称“主麻”。礼拜之前,每个人都必须沐浴干净,务必常带“大净”,勤洗“小净”,因而用于洗浴的茶壶也就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一种普通标识。
伊斯兰风情城是集民族文化、婚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为一体的、西南最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景点。
龙安瘦石山摩岩
龙安瘦石山,当地人称“转堡”,位于龙安乡政府所在地火烧坝,清朝时期当地土司陆盛田在自然形成之奇峰异石上刻与友人互赠的诗词书画,先后留下摩崖十余幅,字迹古朴,清新,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反映了古代彝族对汉文化的精深研究,也反映了大山封闭之中的彝良上层社会人士与外界交往和联系的情况。
大关黄连河景区
大关黄连河风景名胜区由黄连河瀑布群片区、青龙洞峡谷溶洞片区、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三江口自然保护片区和云台山古驿道游览线组成,简称“四片一线”,总游览面积220平方公里。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黄连河景区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区。
果哈峡
果哈峡就是一幅原生态的山水画卷,画中呈现的是一种动与静的柔美,开放与包容的本真,休憩与畅快的灵动,每个季节都能在这里找到纵情山水的炽热与心的归宿,坐船观看此间奇山秀水。河水清冽,缓缓而流;果哈桥横跨两岸,如虹飞渡;山间树林密布,鸟兽鸣叫;愈显其静,间有嶙峋怪石,状如人、如兽、如版图。其间风光之妙,令人流连忘返。
清官亭
清官亭座落于昭通城西北隅,原名叫“三多塘”,是昭通的城市名片。说起清官亭,昭通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亭建在池水中央,池塘原名为三多塘,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王禹甸所建,亭为二层外回廊水榭,前面有石桥相通。
嘉庆十三年,陕西三原举人王禹甸任恩安县令。当时的恩安县人口数万,而城里仅有两个容积不大的水塘从城郊大龙洞引水储存供居民炊饮濯洗之用。由于所存有限,特别是遇到天旱少雨之时,城内用水告謦,居民为水苦为水愁。王禹甸上任后,带头捐资并倡导绅商集资,于城北选址兴建。"令甫下,民争之,阅五月而池成。既乃建庙以祀龙神,前列船房,左立仙阁,池中砌石架为歌台。"三多"出自于《玉海》:"看多、做多、商量多也。"取名"三多"是王禹甸自励、自勉,也有劝喻世人之意。当然,在老百姓的眼里,"三多塘"解决了大家的愁苦,自然释为"多福、多禄、多寿"之类。(文/幺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