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资源评价的认识-调查与评价的旅游资源评价

更新时间:2023-05-10 23:07:08


一、对旅游资源评价的认识


1.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特性和特色
  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即使完全同类的旅游资源.由于分布的地域环境差异,往往也各具特色。旅游资源特征和特色是该区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独到之处,是衡量其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决定条件之一。
  (2)旅游资源价值和功能
  旅游资源价值包括美学、历史文化、科学考察等价值,也包括商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价值。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体现出不同的主体价值,它是资源质量和品位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旅游者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特殊功用,它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具体体现。对现代旅游业而言,旅游资源可以包括观光、度假、娱乐、健身、体育、商务等多种功能。
  (3)旅游资源数量、密度和布局
  旅游资源数量是指旅游区内可供观赏的景观资源的多少。旅游资源密度又称旅游资源丰度,是指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旅游资源布局则指景观资源的分布和组合特征,它是资源优势和特色的重要表现。景观数量大、相对集中并且布局巧妙、合理的地区是理想的旅游开发区。
  (4)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是指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也就是指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环境要求时,旅游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所能连续维持的最高旅游利用水平,又称为旅游承载力或饱和度。一般以容人量或容时量来度量。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位条件
  即旅游资源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旅游资源与其所在区域内的其他旅游资源、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关系等。它决定了旅游资源所在区域游客的可进入性,进而影响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层次、市场指向等。这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首位因素。
  (2)客源条件
  客源数量是维持旅游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并与旅游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的客源条件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同时与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3)环境条件
  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等。自然生态环境是构成旅游资源区整体感知形象的一个因素,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条件之一。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游客和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一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此外,政治安定、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友善热情、政府给予投资优惠条件等都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
  (4)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一定的设施场地。开发旅游资源还要考虑建设施工条件即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因为施工场地的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基础条件和供水、供电、材料等工程建设供应条件影响着施工进度、投资大小及受益早晚。


二、调查与评价的旅游资源评价


1 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 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基本分值
1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2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 计分与等级划分
1 计分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2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三、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概述


一、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概念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由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地质体(包括构造、岩性、地层、矿床等)形成的景观的统称,它是一个地区风景总特征的基础(杨婕,2007)。地质旅游资源因受其资源特性的影响,确定其是否是地质旅游资源,不仅要考虑其地质学的特性,而且要考虑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对地质旅游资源及其质量的评价,除采用地质科学的指标外,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也很重要。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地质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地质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双重属性。其评价方法具有旅游资源评价的共性,也有其作为地质资源的特殊性。

二、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资源种类分得越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越高。

关于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也有不同的观点。陈安泽(2001)把地质景观分为地质构造现象、古生物、环境地质现象、风景地貌等4大类(19类,52亚类);冯天驷(1998)划分出山岳地貌,岩溶、洞穴,河流、峡谷,湖泊,泉水,瀑布,海岸、海岛,冰川,风沙地貌、黄土地貌,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石窟、岩画、摩崖题刻,奇峰异石,观赏石等16类;杨世瑜(2000)根据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形式划分为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的地貌条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以地貌的不同也分为很多类型。张序强(1999)结合199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采用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方案的命名系统,依据地貌资源的旅游特性将地貌旅游资源分为7种基本类型,再依据地貌的成因条件分成30种地貌风景类型,见表4-1.

表4-1 地貌旅游资源分类表

资料来源:张序强.地貌的旅游资源意义及地貌旅游资源分类.资源科学,1999,21(6):18~20.

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划分首先应力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的方便,也就是首先应按地貌的旅游资源特性对地貌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其次,应考虑到地貌学的成因类型特征,这样可方便地貌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避免研究中造成分类系统混杂或人为复杂化。

三、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开发和利用地质旅游资源的前提,即在地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调查区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其开发条件作为评价对象和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做出评判和鉴定,并为调查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以下三方面:

(1)通过对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等级、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评价,为确定旅游发展目标、市场定位、旅游开发导向及发展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规模、品位的评价,为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标准;

(3)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挥整体效应提供支持,为确定不同旅游地的建设顺序准备条件。

对于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目的是将所调查的地质旅游资源及其环境有意识地发掘并确认其旅游价值,通过合适的评价,鉴别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状况,达到为地质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意义

1.科学考查,促进研究

加强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与研究,既是旅游事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地质科学事业发展的新需求,它的社会功效是多方面的。由于地质科学实践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吸引世界各国地质科学家前来参观考察,深化研究程度,丰富和发展所考察的地质现象的研究内容和认识,促进国际地质学术交流,提高地质科学研究水平。

2.普及教育,深化旅游

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与研究还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开辟地质旅游资源,使得一批原来只具有教学、科研价值的地质旅游区,转化为旅游者乐意观光游览的景区点。这样既能增加旅游收入,又能不断增加新的旅游资源,有利于旅游资源增加新品种,同时也能使地学知识更加广泛普及和大众化,使人们在参与地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观赏各种诱人的地质现象,还可以增加对地学知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