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亿打造的恩江古城,成为江西省永丰县第一家AAAA级旅游景区

更新时间:2022-03-31 08:30:29

鄙人不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西老表。许多外省人喜欢戏称江西是阿卡林省,笔者作为江西人,却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比如,我2020年游览滕王阁的时候,滕王阁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我重游滕王阁,发现滕王阁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再比如,我的家乡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投了7亿巨资打造恩江古城景区。2021年5月份,恩江古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结束了永丰县没有4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永丰县作为江西省一个的普通县城,都有如此魄力发展旅游业。我感觉江西真的有钱了,不再是阿卡林省了!


2021年12月31号,恩江古城景区举行“永丰文旅消费节暨恩江古城景区开园仪式”。永丰县万人空巷,乡亲们纷纷前往恩江古城共襄盛举。我在恩江古城美轮美奂的夜景里,感受着声光电科技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不禁感叹道:“想不到我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家乡,竟然可以如此美丽!”

既然是恩江古城,就必然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笔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西永丰人,写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恩江古城,让大家提前做好攻略,知道到恩江古城游玩可以看到哪些美景,可以感受到什么样的旅游体验。

一,你到恩江古城,可以看到江西省内最长的明朝古城墙,可以追思文天祥的万古正气,可以感受永丰儿女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永丰县建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是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献帝下诏设立庐陵郡的时候,当今永丰县的辖区分别设立了阳城县和兴平县。晋武帝时期,阳城县改名阳丰县。由于阳城县是永丰县最早使用的名称,所以永丰县别称阳城县。隋文帝时期,阳丰县和兴平县并入庐陵县。隋炀帝时期,永丰县全境并入吉水县。


公元1054年,宋仁宗下诏将吉水县一分为二。原属于吉水县的报恩镇、永丰乡、兴平乡、龙云乡、云盖乡、明德乡,被划出来设立永丰县。当时的欧阳修47岁,他的家乡明德乡被划到永丰县。欧阳修47岁之前是吉水人,47岁以后就成了永丰人。

永丰县的县城设立在报恩镇,就是今天的恩江镇。恩江古城始建于宋朝,现存的恩江古城城墙是明朝在宋朝古城墙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恩江古城有江西省内现存最长的明朝古城墙,它经历了沧海桑田,见证了永丰县的千年历程。

南宋末年,元军南下,文天祥起兵勤王。永丰义士邹洬、罗开礼、李氏三兄弟响应文天祥,起兵攻打被元军占领的永丰县城。战斗仅历时半天,永丰儿郎就收复了县城。文天祥得知永丰光复,亲临永丰县,并且为六一桥题写桥名。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六一桥为纪念欧阳修而命名。六一桥几度损毁,又几度重修,现存的六一桥建成于清朝,是恩江古城景区的重要景点。

国家级正史《宋史.忠义列传》记载,邹洬,字凤叔,江西吉水人,后迁居永丰县。邹洬是文天祥的重要部将,曾任江西和江东处置副使。文天祥被俘之后,邹洬自尽殉国。罗开礼,字正甫,永丰县永丰乡水心村人,文天祥的重要部将。罗开礼兵败被俘,元朝许以高官厚禄招降。罗开礼宁死不屈,在狱中绝食八日殉国。李氏三兄弟是永丰县明德乡沙溪村人,跟欧阳修同乡同村。李氏三兄弟起兵以后,与元军大战数次,先后在战场上殉国。

庐陵文化以“文章节义”著称,文天祥和邹洬、罗开礼、李氏三兄弟等人,用一腔热血谱写了庐陵节义文化。你登上恩江古城的城墙,可以远眺滚滚恩江东逝水,缅怀文天祥,追思邹洬、罗开礼、李氏三兄弟等永丰籍忠义之士。你可以感受到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存亡之秋的庐陵忠义气节。

二,恩江古城是个开展亲子教育的好地方。画荻教子,贤母垂范九州敬仰。泷冈阡表,欧公孝心千古传颂。你到恩江古城,可以学习贤母的慈爱,可以教孩子学习欧阳修的孝心。书山无捷径,刻苦自律是正途。你到恩江古城可以教子勤读,教子自律,让孩子学习欧阳修和四位状元的学习态度。

一代文宗名千古,三百进士扬九州。永丰县自古以来,就是文章锦绣之地,进士状元之乡。永丰县在历史上涌现出欧阳修等287名进士,其中还有董德元、曾棨、罗伦、刘绎四位状元。孟母、陶母、欧母、岳母并称中华四大贤母,其中的欧母郑氏就葬在永丰县沙溪镇凤凰山泷冈。

欧阳修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欧阳观和叔父欧阳晔,在公元1000年同榜高中进士。欧阳修4岁的时候,欧阳观不幸病逝。郑夫人在小叔子欧阳晔的帮助之下,不但将欧阳修抚养成人,还把欧阳修培养成一代文宗。

欧阳修幼年之时,家中只有寡母郑氏,家境十分贫寒。郑夫人没钱让欧阳修报名读书,就亲自教儿子读书。郑夫人没钱买文具,就折芦荻蘸水,在地上教儿子写字。郑氏画荻教子,欧阳修也十分争气,小小年纪就考中秀才功名。欧阳修16岁的时候,考举人名落孙山。郑夫人以慈母的胸怀,鼓励欧阳修不要灰心。欧阳修在母亲和叔父的鼓励下发奋苦读,终于金榜题名,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功名。

欧阳修发达之后,对慈母和叔父非常孝顺。郑夫人去世之后,欧阳修将母亲灵柩送回家乡,跟父亲合葬在一起。欧阳修为父母撰写了《泷冈阡表》,《泷冈阡表》在中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泷冈阡表》让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人知,欧母郑氏因此与孟母、陶母、岳母并称中华四大贤母。

欧阳修亲笔撰写的《泷冈阡表》,现保存在永丰县西阳宫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恩江古城有画荻教子雕像、复制版《泷冈阡表》,还有“龙王借表”雕像。恩江古城到处都是孝文化元素,是一个进行亲子孝心文化教育的好地方。如果你时间充裕,还可以去永丰县沙溪镇西阳宫景区,瞻仰欧阳修父母合葬墓和《泷冈阡表》真迹。

永丰县历史上的四位状元,每一位的学习经历都十分励志。董德元,字体仁,北宋永丰县云盖乡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云盖乡现在归抚州市乐安县管辖。董德元就读于永丰县学,北宋时期就考中举人功名。董德元考进士屡次落榜,从北宋考到南宋,从白面书生考成皓首穷经的老者,终于在南宋绍兴十八年考中恩榜状元。董德元是永丰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永丰人民为了庆祝董德元独占鳌头,在恩江之滨修建了状元楼。

曾棨,字子棨,永丰县的酒状元。曾棨家境贫寒,15岁就开始当家教养家糊口。吉水县富户周家礼聘曾棨,让他教周述、周孟简读书。永乐二年,明成祖开科取士,曾棨高中状元,周述高中榜眼,周孟简高中探花。吉安府师徒兄弟三人包揽三鼎甲,成了庐陵文化史上的佳话。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说到曾棨,还有一个“酒状元”的故事。安南派使团朝贡大明,明成祖设宴款待。安南使团海量,把明朝负责接待的官员灌趴下了。明成祖为了挽回面子,派曾棨再次设宴款待安南使团。曾棨威风海量,把安南使团灌趴下了,因此被明成祖誉为“酒状元”。

罗伦,字应魁,永丰县永丰乡水心村人,他是民族英雄罗开礼的后代。罗伦家贫,年幼时经常要放牛砍柴。罗伦放牛的时候,一边放牛吃草,一边刻苦读书。罗伦砍柴的时候,在半路歇肩,都要掏出书籍抓紧时间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罗伦如此刻苦学习,终于在明朝成化二年考中状元。

刘绎,字瞻岩,永丰县恩江镇人。刘绎考中秀才功名之后,曾经参加拔贡考试,被朝廷授予县令官职。刘绎为了考取更高的功名,放弃了县令职位,主动申请担任八品教谕职位。刘绎一边教学,一边刻苦读书,终于在道光十五年考中状元功名。刘绎金榜题名之后,舅家聂氏引以为傲,把县城地段最好的宅基地送给刘绎建状元府。恩江古城的状元府文化园,就是在刘绎状元府的基础上修复而成。

董德元考中恩榜状元的时候,永丰县令吴南老率领永丰人民,在恩江之滨建立状元楼。曾棨、罗伦、刘绎考中状元的时候,永丰县都对状元楼进行修葺。状元楼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在恩江古城景区。状元楼和状元府文化园,是恩江古城状元文化的核心部分。

无论是欧阳修,还是四位状元,都是读书十分刻苦自律的学子。你到恩江古城,可以去欧阳修纪念馆、状元府文化园、状元楼,给孩子讲述欧阳修和四位状元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孩子学习他们刻苦自律的学习态度,沾一沾状元金榜题名的喜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孩子也会是金榜题名的学霸。

三,你到恩江古城可以感受到纯正的江南水乡文化。永丰县河湾密布,水网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恩江古城的恩江古渡码头、六一桥、驼背桥、恩江古桥都有历史悠久的水乡文化底蕴。其中的六一古桥和驼背古桥是永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恩江古桥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的地方修桥,桥肯定是直的,恩江古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弯曲型石拱古桥。历史上有一个沙洲,把恩江一分为二,主流名曰济川,支流名曰小江。永丰人民横跨济川,修了一座大型石拱桥通到沙洲之上,名曰济川桥。永丰人民还在小江上修了一座小型石拱桥,连接到沙洲之上,名曰小桥。

清朝的时候,恩江发大水,把沙洲冲毁了。永丰人民不得不修建桥梁,把小桥和济川桥连起来,就成了保存至今的恩江古桥。因为小桥和济川桥原本就对不直,所以造就了全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弯曲型恩江古桥。永丰县正在对恩江古桥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工程,恩江古桥暂时不对游客开放。待到恩江古桥修缮工程竣工之日,大家可以去看看独一无二的弯曲型石拱古桥。

江南水乡,阳城古县,举目皆是美景,所及饱含人文,自然不会缺少美食。永丰县的每个乡镇,都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永丰宸肉、沙溪玫瑰鱼、沙溪欧公鱼、沙溪霉豆腐、藤田奶猪肉、藤田粉皮、藤田鲜百合、君埠炒饭、君埠白莲羹、恩江状元鸡、龙冈乌饭等等,都是极具永丰特色的地域美食。你来恩江古城,饮一壶永丰特有的蛋花酒,配上这些永丰特色菜,保证能让你胃口大开。

备注:本文由王福星原创,部分配图由永丰文联和永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并授权本人使用,本人拥有本文的完整版权。本文是公益性质的宣传文章,本人将版权共享,如有人看得上这篇文章,欢迎转载和转发,无需担心版权问题。

作者简介:王福星,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筱岭村人,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永丰县新媒体协会会长。从事新媒体文学创作九年,累计发表杂文3000多篇,累计发表了600多万字,累计获奖100多次。

标签: 欧阳修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