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42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导游(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要素景点)
更新时间:2022-04-01 15:01:55
离开燕尾山到种德宫要走不少路,为了不让你迷路,请参考下面的徒步线路图。
燕尾山公园下山--左转--燕尾路
穿过公园到康泰路
康泰路左转直行可达(14)种德宫
燕尾路
闽南式大厝
14.种德宫
福建人的民间信仰多种多样,如妈祖、关公、保生大帝、注生娘娘、城隍公、太子爷等等,我们常把这些信仰归入道教,其实这些信仰与道教无关,道教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而这些民间信仰各有功能上的不同,比如妈祖是管海上航行安全的,关公是财神,保生大帝是求身体健康的,注生娘娘是管孕妇生子的……
种德宫
种德宫位于内厝澳
鼓浪屿的种德宫供奉的是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本名叫“吴夲”,是龙海白礁人,宋代名医。道教同修是可以结婚的,传说大道公一生没有结婚,是个金牌王老五,得道成仙后遇到莆田的妈祖,与妈祖一见钟情。有一天,妈祖看到一头母羊生小羊,非常痛苦,就断了与大道公结婚的念头,大道公被妈祖抛弃后很生气,心中伺机报复。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生日,当妈祖巡境时,大道公施法降雨,淋洗妈祖脸上的脂粉;妈祖也不甘失弱,在农历三月十五大道公生日巡境时作法刮风,想要吹落大道公头上的帽子。因此妈祖诞辰日经常下雨,而保生大帝诞辰时则经常会刮大风。闽南谚语说“大道公风,妈祖婆雨”,假如无风无雨,风和日丽,则说明他们俩讲和了。
种德宫一带叫“内厝澳”,据说明代天启年间,这里的一个姓李的渔民看到海上飘来一尊神像,捞起来一看发现是尊保生大帝,就带回家供奉。这渔民的妈妈已经生病卧床多日,没想到拜了这尊捡回来的大道公后,没过几天病就好了,厝边听说后纷纷来烧香祈福,后来便在这里建造“种德宫”祈奉。
鸡山路
安献楼的位置
鸡山路
鸡山路
15.安献楼
鸡山路18号的“安献楼”是美国安息会传教士安礼逊(B.L. Anderson)夫妇于1934年建成了,是美华中学女校的教学楼。在安献楼建成之前,美华中学只收男学生,学校位于现在鼓声路“鼓浪屿别墅酒店”一带,因清初海禁时那里曾立有五个禁止下海的石碑,所以鼓浪屿人称这一带为“五个牌”。
安献楼
安礼逊夫妇1906年3月来到鼓浪屿,先是在现在泉州路81号办了一所神道学校--育粹小学,1908年买下“五个牌”海边大片土地,创建“美华中学”,并开设农场和奶牛养殖场。安德逊夫妇倡导灵智体均衡发展,手心脑并用的教育理念,当时学生主要来自闽南农村,大多家境贫寒,学校开办的养殖场可供学生勤工俭学,用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二排中为安礼逊先生
美华男校在山下,多半在养牛厂干活,女校在山上,女生则跟安礼逊夫人做刺绣,这对他们可谓终生受益,许多学业有成的学生后来回忆起美华中学的生活时,无不心怀感恩。
鸡山路3号
抗战爆发后,安礼逊夫人被关进香港一个集中营,安礼逊被日本人关在鸡山路3号,直到1945年,安礼逊夫人作为第一批交换战俘回到美国,与久别的丈夫重逢。此时他们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
安礼逊夫妇历尽千辛,所创造的财富全部奉献给了鼓浪屿的美华中学,晚年一无所有,非常凄凉,幸好他的学生,旅居美国的林德泉先生收留了他们,才让这两个老人老有所终。
我很敬佩这些为了信仰远涉重洋来中国的传教士,他们只是为了传播福音,自愿背井离乡到一个语言不通,风俗迥异的陌生国度工作,说实话,我做不到,所以每当我看安礼逊、杜嘉德、打马字等这些传教士的名字时,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不少传教士将毕生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死后就葬在鼓浪屿旧称“大宫口”的“番仔墓区”。
基督教教徒墓园
番仔墓园
基督教教徒墓园离安献楼不远,该墓地安葬的是华人基督教教徒,洋人的墓园位于鼓浪屿音乐厅一带,现在仅有部分墓碑保留下来。
下一站:姑娘楼、郑成功纪念馆(西林别墅)
标签: 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