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3-08-16 08:30:29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CELEBRATION
中共婺源县委 婺源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婺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的示范和标杆”的目标,以久久为功的定力、一抓到底的韧劲,不断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综合收入244.3亿元,连续13年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17个旅游强县中位居前列。成功创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徽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金字招牌。在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全省旅发大会上,我县荣获2019年度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第一名。
一、擦亮底色,全力打造最美乡村升级版
围绕让中国最美乡村更美,突出“山、水、田、林、路、村”,抓好绿化美化净化,筑牢生态之基,守住乡村之魂。
一是呵护山林。全面推行天然阔叶林永久禁伐,“十三五”期末,商品材实现零采伐。在全省率先实施“森林四化”工程,投入6000多万元,沿高铁高速连接线、景区景点周边,种植美国红枫、银吉、大叶女贞等彩色树种、开花树种和珍稀树种近2万亩,打造五彩缤纷的视觉盛宴。
二是治理好水。山塘水库实行人放天养。在城区污水管网基本建成的基础上,沿河流、主要景区布局,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9个集镇、12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是花化田园。继冬季油菜花试种成功后,秋季观花油菜试验种植取得突破,2020年种植多季节观花油菜500余亩,眼下江岭景区的多季节油菜正进入盛花期,花海旅游产品进一步做精、做靓。同时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植皇菊、梨花、桃花,实现花开百路、花开千村、四季花开。
四是提升通道。投资16.6亿元,用三年时间完成19条、234公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获评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称号,同步建成“畅安舒美”示范路106公里,届时全县三级以上县道达到90%以上,实现“路路皆景,处处如画”。
五是美化村庄。坚持将徽派进行到底,投入8000万元将剩余4000多栋非徽派建筑全部改造完成,婺源全境成为徽派建筑大观园。先后投入6亿多元,按照“每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景点”的要求,提前两年将全县所有村庄按秀美乡村建设标准“扫一遍”,打造了漳村、马家等一批高品质示范点。承办了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科技支撑助力婺源乡村振兴示范现场会,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十佳田园城市。
二、提纯成色,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把创新作为抢占乡村旅游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推动观光游向度假游升级、个体经营向公司化运作升级、粗放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升级。
一是创新度假产品。一方面,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了篁岭鲜花晒秋小镇、婺女洲徽艺文旅小镇、梦里老家演艺小镇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度假产品。其中,篁岭2019年接待游客142万人次、综合收入2.29亿元,梦里老家演艺度假小镇已成为全省“夜游经济”的代表。另一方面,下决心推动原有景区战略重组,回购了婺源旅游股份公司和石城景区,把最好的旅游资源重新掌握在了政府手中。下一步将对接引入华侨城、中青旅等行业龙头企业,按照上市公司标准,对回购的1个5A级景区和7个4A景区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二次创业”。
二是创新运营模式。按照省委刘奇书记在婺源调研时提出的“乡村旅游业态公司化运营”要求,婺源积极探索了农家乐、民宿的集群化、公司化、标准化运营。农家乐方面,在全县推广政府统一规划,协会统一经营管理,会员统一收费标准的“李坑模式”,引导成立农家乐协会,加快行业抱团发展,全县已经形成3个4000床位以上的农家乐产业集群。民宿方面,成立了民宿协会,出台了《婺源县民宿产业扶持暂行办法》,推出了《婺源县民宿服务标准(试行)》,为民宿的标准化运营提供了政策依据,颁发特许经营许可证,探索产权“三权分置”模式,促进民宿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两个百栋以上的民宿集群,精品度假民宿130多家。婺源民宿发展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2019年,民宿体验游客100余万人,综合收入达13亿元。
三是创新管理服务。始终把游客体验放在第一位,在全省率先成立“旅游110”,在全国率先成立旅游诚信退赔中心,设立了50万元的退赔基金,重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打造放心的旅游购物环境,“不让一位游客在婺源受委屈”。把旅游公厕作为旅游产品来打造,自开展“厕所革命”以来,新建旅游厕所117座,建改旅游厕所34座,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厕手纸全覆盖。
三、做足特色,助力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
把全县近300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开放式大景区来打造,实施“旅游+”战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旅游+文化”彰显魅力。深入挖掘婺源名人文化、村落文化、非遗文化。以朱子文化为核心,投资8亿元建成城市文博艺术公园等文化新地标,升级改造朱子老城,打造千年古城文旅综合体,形成一批朱子研学游、非遗演出游等跨界产品,每年吸引200多万人次研学游客、50多万摄影爱好者、10万写生大军来婺源创作,20多部影视作品在婺源拍摄,婺源成为全国知名写生基地、摄影基地、影视基地、研学基地。
二是“旅游+体育”迸发活力。打造徒步古道36条,建成30公里标准骑行绿道、120公里锦绣画廊自行车道。投资5.6亿元打造全省县级一流、容纳1.6万座的体育中心。每年承办“婺马”等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40余项,吸引海内外参赛选手20万人,增加游客近200万人次,创造综合效益20亿元。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珍珠山乡获评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三是“旅游+农业”释放红利。突出“一花一叶”主题,做大“油菜花”经济。连续五年保持油菜花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2019年油菜花旅游高峰期接待游客520.6万人次、单日最高28.2万人次,篁岭、江岭单日最高接待游客3万人、1.6万人,进一步巩固了“全国四大油菜花海”之首的地位。以花为媒,连续举办了两届婺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承办了婺源油菜四季花海项目秋季观摩研讨会,成为油菜花旅游推广联盟盟主。放大“晒秋赏枫游”效应,通过举办红枫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婺源已成为华东赏枫胜地,晒秋赏枫已成为婺源秋季旅游的“招牌菜”,旅游接待人次达到油菜花高峰期的70%。
各位领导,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更是创新产业。年初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婺源旅游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旅游复苏提速明显,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各项旅游数据已略超去年同期水平,实现正增长。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兄弟县市好的经验做法,扬优成势再出发,为将婺源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示范和标杆而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向市委、市政府交出满意答卷。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2019年,三清山风景区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好成绩:一是保持四个第一:全域旅游购票人数首次突破160万人大关,同比增长20%,继续保持全省接待游客量、境外游客、景区满意度、微信营销阅读量排名第一;二是通过两项验收: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扩园;全国党建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验收;三是荣获多项荣誉:三清山荣获“2019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文化景区”“中国高铁沿线十佳景区”“江西省旅游度假区”等称号;获评人民网“全国景区口碑好评榜第一名”;四是举办一批全国性会议赛事:全国旅游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会议、全国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建设工作会议、全国研学实践课程交流会议、全国栈道标准化会议相继在三清山召开。
2020年,一季度因疫情防控需要,旅游市场受到一定影响。三清山主动发力,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政策,有力促进了旅游市场全面复苏;二季度,三清山旅游市场逐步升温,游客量恢复至往年的75%;三季度游客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环比增长30%;1-9月,景区游客接待量为1321万人次,位居省内第一方阵。
1.持续“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一是果断决策,疫情防控措施得当。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在全省A级景区中率先关闭,以“全山关闭、全区筛查、全员到岗”的“三全防范”措施,开展防控工作。一方面,我们率全市之先,设立有奖举报监督机制,查源头;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巡查,严防人群聚集,防扩散,成功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零发生”。二是多措并举,复工复产有序有力。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领导小组、服务专班,于2月22日在全省率先开放景区,推出“防疫四步法”,确保游客安全、有序入园。推出“两免两减一赠票”系列举措,刺激旅游市场复苏:“两免措施”,即推出“感恩天使,万元门票大赠送活动”、“2020年1-6月份江西人、浙江人免票游三清山”活动;两减措施,即每周五下午进景区可享半票优惠;“全国游客线上购买门票、索道票享8折优惠”;一赠票,即拿出一万张免费门票,鼓励并撬动辖区内宾馆、酒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市场推广和宣传营销活动。
2.坚持“项目建设”和“景区保护”两手抓。
一是项目引领。2020年,景区列入调度项目59个,概算总投资近149亿元。其中,投资15亿元的三清山旅游客运观光换乘项目,已于7月份开工建设;投资11亿元的三清山银湖湾国际旅游度假村、投资3亿元的三清山冰雪大世界项目已正式开工;网红景区逍遥谷盛大开业,并成功新创4A级山地运动景区神仙谷。成功创建八磜、玉坑、引浆等一批优质3A乡村旅游点,为村集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八磜自行车赛道的提升、引浆画家村民宿的开业,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环境、增加了后劲。自此,三清山同时拥有1个5A、3个4A景区,5个3A乡村旅游点,全域旅游格局精彩呈现。全面启动风景区新一轮总规修编,有效推进《三清山总体规划修编(2020-2035)》工作。率全省景区之先,制定《三清山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从顶层设计上优化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二是景区保护扎实有效。攀爬“巨蟒峰”一案,成为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产和名胜古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填补了我国名胜古迹保护领域的法律空白,被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
3.坚持“品牌创建”和“宣传营销”两手抓。
一是品牌创建全面启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力推三清山转型升级。今年6月份,实现了德兴市昄大乡港首村整建制划转,由三清山风景区代管,拓展了景区发展空间,进一步发挥三清山景区溢出效益。9月底,依托港首片区为核心,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顺利完成国家文旅部组织的第三方专家组暗访,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是宣传营销异彩纷呈。我们承办了省内两大活动,江西森林歌会名山晋级赛和江西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扩大“三清天下秀”品牌影响力;今年10月1日,“三清山号”高铁进京专列首发,沿途经过7个省市,覆盖26个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受到游客和行业的频频“点赞”。同时,坚持小活动大传播,通过举办“挑战冠军·中国三清山诗会”、“云赏杜鹃 最美三清”等线上“云推介”活动,单次活动曝光量均达1亿人次以上,辐射影响力创出新高度。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把上饶打造成华东区域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和集散地的部署要求,聚焦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同时将港首村作为创建主阵地、主抓手,充分发挥其溢出效益,对标前行、大干快上,全力推进三清山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大美上饶贡献三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