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自己(西安旅游景点-游遍中国)

更新时间:2023-08-28 10:45:01

西安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渭河以南,秦岭以北。西安古时叫长安,西周是冯和郝尔京的所在地。后来,西汉、西晋、秦朝、西魏、北周、隋唐的都城都建在这里,明清都由西安统治。西安始建于1928年,现在是陕西省省会。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封建盛世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通往中亚、欧洲的起点。这里文物古迹种类繁多,素有“自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城南的荐福寺内。荐福寺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初名大献福寺,唐天授元年(690年)始改今名。唐代高僧义净由印度回国后,在寺内译出佛经56部。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高43米,宋朝时重修。原为15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于地震坍塌二级,现存13级。塔下南北入口的弓形石门上,刻有阴花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图像。

●鼓楼●

鼓楼位于西安市区,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和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楼为九楹三层,歇山式屋顶。基座宽52.6米,高8.7米,门洞宽、高各6米、深38米,楼高24.3米,通高33米。北悬“声闻于天”四字匾额,南悬“文武盛地”四字匾额。

●钟楼●

钟楼位于鼓楼东边。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万历十年(1582年)迁建于现址。楼的建筑重檐窝拱,攒顶转角,共有三层。楼基面积达1377.64平方米,通四大街各有门洞。座基四面各宽35.5米,高8.6米。楼高27.4米,由地面通高36米。钟楼曾遭破坏,后大规模加以整修,加固楼基、楼梯和梁柱,重新粉刷彩绘,使之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和气派。登楼四望,可鸟瞰西安古城市容。

●西安古城墙●

现存西安古城墙为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修建,用黄土分层夯筑,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6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4米,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它为研究古代城市建筑技术和城市防御战争提供了实物资料。1982-1984年大加整理,全面加固维修了城墙:复原了女墙;翻修加固了东城高门楼,北城门楼和南城门瓮城;疏通了护城河,综合治理后建为环城公园。

●陕西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附近,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这里常年展出“陕西古代史陈列”,汇集周、秦、汉、唐等朝代在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展品有3000多件,主要有商周青铜器、秦汉瓦当、陶俑和盛唐的唐三彩、金银玉器、瓷器以及多彩的手工艺品。这些展品是从80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大多为稀世珍品,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到周、秦、汉、唐等十余个封建王朝建都西安的历史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廊”。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河岸半坡村北,是6000年前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部落遗址。这里建有我国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是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珍贵遗址。半坡遗址出土了多种鱼纹彩陶,有的把人和鱼交织地画在一起,考古学家称之为人面鱼纹,是彩陶艺术的精华。人面和鱼面交织在一起,说明人鱼之间关系密切,鱼是半坡先民的重要生活来源,据推测,半坡民族可能以鱼为图腾崇拜物。

●西安碑林●

碑林位于西安城内府学巷,创建于宋代,当初是为保护唐开元年间所刻的《十三经》和《石台孝经》而建,后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现有房屋面积2880平方米,碑室6间,游廊6个,碑亭1座,陈列有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碑石1700余种,2300余通,其间真草篆隶无所不有,是我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和书画艺术宝库。

●大雁塔●

大雁塔在西安市城南慈恩寺。该寺原为隋朝的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子李治(后即位为高宗)为纪念其母文德皇后改建为大慈恩寺。当时规模宏大,云阁禅房达10余院。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后,就住在此寺译经。唐永徽三年(652年),仿西域形式建塔,用以贮藏玄奘所译佛经。最初为五层,武则天时改建为七层。塔呈方形,高64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塔的四方门楣上刻有建筑图案和菩萨像,极为精致。塔下方镶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圣教序》和《圣教序记》石碑两块,碑边有乐舞人形浮雕。

●骊山●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以文物古迹集中而闻名。这里曾为历代王朝的京畿之地,建有大量离宫、别墅、陵寝等,地上地下古迹丰富。骊山海拔1256米,山上有老母殿、烽火台、老君殿、炼丹炉、石翁寺等古迹及兵谏亭、五间厅等西安事变遗址。华清池位于山脚下,秦始皇陵在山的北麓,两侧为兵马俑。在山脚8千米之外还有鸿门宴遗址等古迹。

●兵马俑●

兵马俑俑坑位于骊山北麓秦陵东侧约1.5千米处。已发掘了三个呈“品”字形的俑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藏与真人真马大小差不多的陶俑约8000件,战车百余乘,以及数万件实用兵器等文物。一号坑有步兵与车兵,主要是步兵,其阵容有前锋、主体、后卫、侧翼之分,再现了秦朝当时“兵强马壮”的国力。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战阵中有立射和跪射陶俑,有弩兵组成的远程杀伤部队,有战车组成的冲锋部队,还有骑兵重战车组成的攻击部队,最后是进行拼杀的车、骑、步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临潼区南,骊山西北麓。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曾在此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年)改为温泉宫,于天宝六年(747年)再行扩建,并改名华清宫。这里的温泉水温适宜,常年保持在43℃左右,内含丰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很适于温泉浴。现存建筑莲花汤、海棠汤、龙吟榭、日华门、月华门、九龙汤、石舫、飞霞阁、杨妃池、飞虹桥、棋亭等。

●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在西安附近兴平市马嵬镇西门外的马嵬坡上。现存的墓是一个小陵园,来此首先看到门楼上刻着“唐杨氏贵妃之墓”。进门正面是一座3间仿唐献殿,建筑高大壮观。殿堂之后是墓冢,高约3米,墓顶及周围砌以青砖。墓前有一小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墓地周围有回廊,廊壁上嵌有大小不等的30余块石碑,刻有历代名人游历后的题咏。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在兴平市境内。墓用天然石头垒成祁连山形状,墓前有伏虎、卧马、牯牛、野猪、怪人等巨型石刻。石刻依石头的自然形态略加雕刻而成,是我国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一批立体石雕,风格古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乾陵●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距西安80千米。东有豹谷,西有汉谷,依山为阙,气势雄伟。这是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和迄今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墓。陵园内城的南北城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墙体厚2.4米。乾陵的地面设置,遗留到现在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十分精美,屹立在梁山之巅,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另还有朱雀门外两座大碑,即“七节碑”和著名的“无字碑”,以及石像61尊。

●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西安北约70千米处的九峻山上。昭陵始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李世民入葬时方才建成,历时13年之久。它开创了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先例,比以往帝王堆土为陵更为壮观。陵园内还有167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陪葬最多的一座皇陵。李世民的陵寝居高临下,陪葬墓列侍两侧,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陵后有太宗所乘六骏石刻像,刻工精细,姿态生动。今存四骏,保存在西安市陕西省博物馆内。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在西安西部扶风县城北10千米的崇正镇,是一座闻名全国的古刹。据传创建于东汉,也有说建于北魏年间的,现有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建筑,尤以法门寺塔(护国真身塔)最负盛名。据史书记载,塔内藏唐宪宗令人迎来的佛骨一节,著名文学家韩愈即因谏迎佛骨几乎招至杀身之祸,后被贬潮州刺史。塔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修建,八角十三层,高45米,塔身共设88个佛龛,各置佛像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