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些地方(武汉周围好玩的景点)
更新时间:2023-10-24 02:50:15
《中国网·中国湖北》(http://hb.china.com.cn)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专门设立、全方位服务新时代湖北外宣的专业平台,主要负责采集、聚合、制作、展示湖北外宣全媒体信息,目前已开通“中国网湖北”系列第三方平台账号,中国网湖北事业部投稿邮箱:zgw42@qq.com,传真:027-88221118。
47个劣Ⅴ类湖泊实现清零
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
10月8日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举行
在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中
武汉坚定不移
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不断取得新成效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响亮乐章
在武汉上空持久回响
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记者李子云 摄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杂乱岸线变身江滩公园
武汉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武汉重任在肩、担当作为。
“以前,这里满眼都是砂堆、旧房,现在变成了漂亮的江滩公园。”今年“双节”黄金周,武昌江滩五期园区游人如织。说起这里的变化,家住铁机路的市民杨先生欣慰不已。
武昌江滩。李晓红 摄
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曾经船厂、港口、码头、砂场林立,砂石料四处堆积。
拆、迁、清,2016年起,武昌区对这片江滩开启了环境综合整治。经过不懈努力,11个码头、9个砂场、50万吨砂石被清理完毕。随后,武昌江滩五期建设就地启动,将堤岸改造成自然缓坡,营造出“舒适开阔、自然生态”的风景。
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武汉完成8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长江汉江沿线码头由原来的580余个缩减为188个,364个沿江堆沙场全部取缔,腾退岸线47公里,复绿岸线788万余平方米,“两江四岸”造林2.14万亩。
长江两岸绿意盎然、生机勃发。长江武汉段水质连续3年优于国家考核目标,稳定保持在Ⅱ类,达到近20年来最优水平。
煤炭消耗持续下降
绿色制造比例不断上升
2022年,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2295万吨,比2020年减少105万吨,下降2.8个百分点;占全市能源消耗比重为32.4%,下降2.8%。
近年来,武汉努力实现产业“减碳”、发展“增绿”,绿色日益成为这座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把好高质量发展“入口关”,武汉推动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武钢有限2022年吨钢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5.73%,中韩石化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
北湖污水厂光伏项目。记者刘斌 摄
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武汉大力推进煤炭减量替代,积极发展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各类能源互补互济和协调优化。
稳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的有效途径。武汉积极引进“中碳登”、中碳科技等头部企业。100多家涉碳服务企业、机构落户,初步形成碳交易结算、碳资产管理服务产业链条。
持续“无废城市”建设
探索建设小微企业危废集运中心
固体废物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建设“无废城市”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2022年4月,武汉入选国家第二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随后,发布《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聚焦固体废物的产生、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努力探索形成超大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新模式。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打通危废管理“最后一公里”,东湖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项目,建设小微企业危废集运中心。自2023年4月试点项目开始转运以来,已在东湖高新区范围内签订了近百家委托收集协议,并提供危废收集转移服务,实现聚集小散、化零为整,改变小微产废企业“自寻出路、分别转运”的传统路径。
“矿石秃山”蝶变
生态文化旅游区
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江夏区乌龙泉街道灵山村,今年4月正式开园,是江夏首个矿山主题景区。
轻风吹拂,花枝摇曳,初秋的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内缤纷遍野。然而,以前的灵山并非眼前这般。
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资料图)。记者李子云 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建有大大小小采石场二三十家。长年开山采石,灵山山体塌滑、危岩耸立、矿坑深陷、水土流失,地质安全隐患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2019年启动灵山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工作,采取治理复垦为模式的生态修复,完成危岩清除、山体锚固、削坡整形、路网分布、挂网喷播、乔灌移种等工程。修复后,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彻底改变,土地质量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生态作物和四季花卉植物丰沛,矿山生态公园景观得以形成。
近年来,武汉打好“组合拳”,以“保护修复利用”三位一体打造亮点项目。其中,中法半岛小镇生态涵养示范带成为黑翅长脚鹬、粗梗水蕨等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龙阳湖公园探索“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新模式,水质提升至V类,建立首个以生态为核心的健康主题公园。
当前,武汉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直面问题,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锚定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城市等目标,努力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