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十大旅游景点(河津的旅游景点大全)
更新时间:2023-11-14 03:30:53
卜子夏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公元前507年——前420年,名商,春秋时晋国人。魏文侯曾问“乐”于子夏,西河设教,授徒三百,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木干、公羊高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人先贤。
卜子夏生在河南温县卜杨门村,死后葬在黄河东岸的山西河津辛封村。全国卜氏宗祠多次到河津寻根问祖,吊唁先贤,辛封村如今是全国根祖文化村。
卜子夏是孔子高徒,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主持修编了《论语》,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主要学生之一,对中国儒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河津现存卜子夏遗迹共2处,一是先贤卜子夏祠,一是卜子夏墓。卜子夏被历代推崇,唐开元二十年(739年)追封“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魏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卜子”。
卜子夏是孔子“十哲”之一,十哲是孔门最优秀的学生,其它有颜回、闵损、冉耕、冉求、仲田、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子夏传诗书、著论语、教衍西河、为魏帝师,启儒法兼容之先声,系统了传播儒家学说。
卜子夏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宣扬“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观点,终生把孔子“仁”作为教育学习的中心内容,极力宣扬“忠孝节义”,坚定推广了孔子的儒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卜子夏也有一定的民主平均思想,最早喊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当时的等级社会里,对后世平等人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子夏的一生,除短期从政、为父母守丧外,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儒学思想的学习和传授之上。《论语》中记述了子夏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
卜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尤擅长于文学。《史记》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据史料记载与现存各地迹存,卜子夏从事教育工作不只是河津一处,目前,陕西韩城、河南温县、山西汾阳,河南安阳都有“西河设教”说,由此可见,卜子夏一生游学教授,也是居无定所。在河津教学时期,卜子夏年事己高,这位107岁老人,在儿子死后哭得都失明了,伤心过度最后归宿在河津。
据史记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孔子去世时卜子夏29岁(前479年)。居丧三年后32岁。不久,由于与曾子意见不和便离开了鲁国,先在卫国待了一段时间便去晋国游学。
根据“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的记载,他去晋国的时间不应迟于40岁(前468年)。所以我认为卜子夏40岁来到西河设教讲学,效法孔子广招门徒名声由此大振,弟子众多,西河之民一度将子夏认为是孔子再生而尊敬之,并呼其为丘。
卜子夏一生多舛,壮年游学多地,子夏设教于隐泉山后,“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该父好山,遂沿山寻访,时值寒冬,风雪交加,其子冻死一山村沟渠。”子夏的儿子先他而死后,他哀恸过度,把眼睛都哭瞎了,于是携家移居河津闭门著书,老死河津。现河津有其后人定居。后来他的学生魏文侯成名,儒学盛行,卜子夏西河设教万古流芳。这位名宿静静的躺在河津,与日月同辉。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教人注重伦常。在孔子的一生中,他最注重的伦常,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得明晓伦常之理,才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明伦常,在家不孝顺父母,出门在外不行悌道, 不是一个正人君子,或叛或逆,总之是不合乎正道的。要想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贤人,那么就得把自己爱美好的心转化为尊敬父母,贤者,待服君子能尽其心,在必要时还应献出自己的生命。对待别人也应该有信用,不能朝三暮四,说一就一,说二就二,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走上正道——仁义之道,最终实现自己成为贤人君子的目标。
子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中记述的是孔子的教学相长。在此,我们看到孔子并不摆出一副师长的面孔,而是和学生亲切的交谈,而且对自己学生发表见解的称赞,说明孔子是一个十分仁爱的长者,他对学生的教育是循循善诱,就好比一个牵着小孩子走路的人一样,时时为学生拔开阻挡在他们面前的荆棘,使他们进一步接近真理,最终掌握自己传授的道理。同时还表现了孔子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他不仅向自己的师长学习,同时他还“不耻下问,”勇于接受后小子的先进思想,这对于孔子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对此我们也应该有所启发。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忧郁地向子夏说:“人人都有兄弟,单单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生或死都有命运主宰,荣华富贵也是上天安排。君子只要做事认真严肃,不出差错,对待别人恭敬而有礼就是了。天下的人都是你的兄弟呵——君子为什么要忧虑没有兄弟呢?”表现了子夏劝司马牛修养自身,以德待人,人人皆为兄弟。
除子文学贡献,卜子夏在河津还有一件与军事有关的事迹。
春秋战国后期,秦国日渐强盛,一直想并吞其他六国。一日,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攻打魏国之计。群臣都认为,兵马未到,粮草先行,魏国与秦国一河之隔,占据黄河龙门大险,若其粮草充足,攻守条件皆备,此时不宜攻打;若其粮草缺乏,军心必乱,此时攻打,可一举成功。秦王听取群臣意见,一面屯兵魏国边界,一面派暗探侦察魏国粮草底细。
魏王文侯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火,立即和群臣商议御敌之策。当时,正值青黄不接,而且连年大旱,群臣深知国中粮草奇缺,惟恐秦兵侵犯,在朝堂之上,面面相觑,哑口无言。魏文侯在束手无策时,忽然想起足智多谋的老师卜子夏,乃亲自登门请教御敌良策。
卜子夏其时正在西河设教,不少文臣武将都拜其门下,魏文侯也尊其为师。当魏文侯请教御敌之策时,卜子夏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针锋相对献上“屯土充仓”之汁,使魏文侯顿开茅塞。魏文侯依照卜子夏之计,从汾河入黄处,由西北向东南延滩沙土垒起几百个大土堆,土堆用苇席包裹,周围插树枝为栅,号称“十里粮仓”。为对付秦国暗探,令守卫将士严把仓门,不许闲杂人员擅自入内,且在“粮仓”苇席上普撒一层谷物,引来群雀啄食,以假乱真。果然,秦国暗探远望魏国粮仓如山,望不到头,又见群雀纷起纷落,深信仓内粮食充足,乃回咸阳禀报秦王。秦王与群臣误以为魏国粮草充足,遂退兵罢战。魏文侯与群臣得知秦国退兵后,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上上下下夸奖卜子夏献计有功,乃奏请魏王嘉奖卜子夏。
卜子夏“囤土充仓”妙计为魏国积粮蓄草休养生息争得了时间,魏文侯及群臣十分感激,对卜子夏愈加敬重,凡重大举措,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随后,魏国将十里粮仓西北的第一仓称为“仓头”,东南最后一个粮仓称为“仓底”。随着历史的推移,“十里粮仓”成了抵御洪水的汾黄堤坝。“粮仓”大土堆痕迹犹存,“仓头”和“仓底”也演变为现在的阳村乡黄河边的“苍头村”和柴家乡汾河畔的“苍底村”。
卜子夏的英名已经深深植根在河津人的心中代代相传。目前,子夏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已经启动,子夏的思想光辉和文化遗产,将促进河津文旅融合有一个新的提升。
【文|冯永红 图|孟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