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瑰宝-兴隆热带花园
更新时间:2025-03-30 00:18:45
雨林瑰宝-兴隆热带花园
在海南万宁的兴隆,有一个被誉为“热带植物基因库”的奇迹——兴隆热带花园,是海南东线上离海岸最近的保护较完好的低海拔热带雨林。是郑文泰先生一生致力于生态修复事业的杰作。
郑文泰,祖籍福建,194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1960年归国。他原本从事建筑、酒店管理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目睹了世界绿色国度与国内破坏性发展之间的鲜明对比,深感保护生态的紧迫性。于是,他下定决心,将余生投入到生态修复事业中,将财富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1992年,郑文泰选择了侨乡兴隆作为他的“绿色梦想”的起点。尽管当时面对的是一片废弃的橡胶林,但他并未退缩。他毅然变卖了在香港、广州等地的产业和海南的酒店,将所得的资金全部投入到热带花园的建设中,累积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
郑文泰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以热带花园为基地,进行引种、育种、扩繁和林相结构恢复。经过30年的努力,这片曾经的荒地如今已变为占地1.2万亩的热带植被天堂。在4600多种植物物种中,有65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海南苏铁、桫椤、海南龙血树、降香檀、青皮树、长叶竹柏等,占海南岛濒危珍稀植物总数47.4%。在这些珍稀濒危的植物中,有27种更是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坡垒、琼棕、矮琼棕、粘木、海南大风子、海南石梓、野山茶等。
郑文泰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将这片热带雨林命名为热带花园。他对兰花更是情有独钟,引进了大量的兰花品种。他还曾筹划在兴隆热带花园举办世界兰花大会,却不幸早逝,留下了遗憾。
这些濒危物种对构建雨林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们是雨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共同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当这些物种濒危或消失时,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次,濒危物种往往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价值。通过研究这些濒危物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另外,保护濒危物种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生物多样性是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抵抗外界干扰和恢复能力的基础。保护濒危物种不仅可以防止物种灭绝,还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热带雨林的恢复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破坏程度、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物种多样性等。依靠自然自我恢复往往需要三四百年时间,而在人为的干预努力下,恢复可以变得更快一些,但通常需要:
-整合保护地,扩大保护面积,确保热带雨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积极开展监测和巡护,并加强对非法砍伐、采矿、狩猎等活动的打击力度。
-通过人工促进修复受损害的天然林和受干扰的次生林,逐步恢复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如植树造林、恢复湿地、改善土壤质量等措施。
-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破坏热带雨林生态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执法效果。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热带雨林保护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热带雨林保护和恢复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郑文泰先生的努力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获得了众多荣誉。从1992年至今,他先后被海南省政府授予“爱琼赤子”“赤子模范”“赤子楷模”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选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2015年被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2018年,郑文泰先生入选“感动海南”2017十大年度人物。
兴隆热带花园不仅成为了国家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还被国家向联合国推荐为“全球环境500佳”。这里不仅是“热带雨林恢复”国家级引智推广基地、科教兴国示范基地,还是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特色旅游十大楷模基地及青少年环境知识教育基地。
郑文泰先生将他的梦想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亿万家财化作了亿万粒种子,沸腾的热血浇灌出一片梦幻花园。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一个对生态的执着追求,真的可以改变世界,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生态遗产。
让我们带着对郑文泰先生的敬意和感激,继续前行,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未来,共同努力,让这片美丽的花园更加绚丽多彩。让郑先生的精神激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多的环保行动,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椰子树点亮未来公益行动小组
20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