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溱潼古镇(古镇溱潼旅游景区)

更新时间:2025-04-25 20:42:34


一、泰州溱潼古镇


中国网1月14日讯 据江苏泰州市消防消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位于里下河地区,行政区域45平方公里,古镇景区面积0.54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保护溱潼古镇消防安全一直是当地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泰州市各级政府综合施策,全力做好消防安全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古镇火灾防御能力,为古镇古建筑的保护、古镇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消防安全基础。2014年12月17至18日,江苏省消防总队、省文物局联合在溱潼组织召开全省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现场会。

旅游画舫变身灭火救援船

溱湖风景区内湖泊、河流等面积占总面积的37%,其中溱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面积约为3500亩,四面八方通达湖面的主要河流有九条,每年四月举行的溱潼会船节是全国十大民俗风情节,届时万舸齐发,蔚为壮观。针对天然水源丰富、旅游画舫众多的实际,姜堰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南京秦淮河景区调研水上救援船建设情况,投入10万余元采购一套消防泵组系统和手动消防炮等相关装备,由泰州泰东泵业有限公司联合消防支队将一艘溱湖画舫改造成“水龙号”灭火救援船,作为古镇灭火救援力量的补充,同时用于日常的消宣传和巡防巡查等工作。

社会群众变身义务消防员

加强人防措施是强化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古镇消防安全的关键所在。溱潼古镇以“十户联防”机制的形式组建义务消防队,配备基本的灭火器材,定期开展联合演习,并依托古镇酒坊设立了一个消防执勤点;以派出所警务室为依托成立古镇志愿消防队,由年富力强、消防技能相对熟练的10名保安联防队员组成,配备摩托三轮车、水抬泵、水带、水枪以及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建立古镇导游消防志愿者队伍,让导游在带领游客浏览时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在古镇内所有景点安装点式报警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对古镇街区的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器材等情况进行巡查,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古镇民居变身古代水龙局

溱潼古镇历史悠久,商铺林立,人居稠密,现存有明清古建筑两万多平方米,这些古建筑能遗存传至今天,功劳首推古镇上的诸多水龙。自明清起,古鎮划为十四坊,每个坊均设立水龙局,充当现代专职消防队角色,负责辖区内灭火救援任务。消防部门组织人员向全区征集消防文物,在溱潼古镇发现一台清光绪年间德国进口制作的人力四轮手压消防水龙与一台同年代单人操作的手压消防水龙,其中德国进口的消防水龙全国仅有3台。依托古镇民居恢复建立水龙局,备有古代水龙3个,水枪、水桶、水缸、铜锣、煤油灯等器材,设立相应文字说明的展台和体验区,增强现代人的防火意识,学习了解古代灭火智慧,同时与当代消防装备进行对比,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古镇古街变身消防宣传画廊

结合长江水改造,在古镇古街道南侧增设消火栓4处,在古镇景点周边增设墙壁式消火栓8处,确保古镇消防水源充足;全面推行“标识化”管理,在所有设施、器材上统一张贴标识,方便识别和辨认,防止误被占用和遮挡;在古镇入口处张贴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和消防安全“三提示”标识,在古镇走道街道张贴树立消防宣传标语牌,定期进行更换,让每名游客第一时间接受消防常识普及,达到全员宣传的目的;针对溱潼古镇防火灭火的特点,加强对古镇内村、居民的防火、灭火知识技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灭火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习。


二、溱潼古镇旅游区


溱潼古镇旅游区院士旧居的地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X302附近。这座旧居的具体特点如下:

  • 位置: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溱潼古镇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总面积近千平方米。
  • 文化背景:因先后走出了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一门三兄弟六院士”而闻名海内外,古朴雅致、宁静清幽,体现了里下河地区典型的建筑特色。
  • 文化内涵:旧居内的李氏家训“诗礼传家、德才报国”流传已有百年,表达了李氏族人对于家族传统和文化传承的重视,更体现了他们勤学、善思、创新、奋斗、报国的精神追求。
  • 教育功能:现已成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由溱湖文旅集团规划、建设,并由景区旅游公司具体落实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


三、泰州溱潼古镇景区概况


泰州溱潼古镇景区概况如下

  1.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溱潼古镇古称秦泓,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汇处,素有“犬吠三县闻”之称。
    • 这里河港交织,气候湿润,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石斧、石器等遗骨被发现,证明了其悠久的历史。
  2. 自然环境与资源

    • 溱潼古镇四面环水,环境优美,被誉为“水乡明珠”。
    • 古镇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簖蟹,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3. 历史文化与景观

    • 溱潼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旧有八景之说,且有两派不同的说法。
      • 一派是清朝乾隆年间,孙乔年以八处自然景物为题材,题了七绝八首,包括东观归渔、南楼读书、西湖返照、北村莲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桥明月、绿院垂槐。
      • 另一派说法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包括东观观渔、西院庭槐、北村禅院、板桥秋月、堤柳春莺、花影清潭、荒窑灵树。
    • 这些景观不仅展现了溱潼的自然美景,也深刻反映了其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