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促进文化发展(旅游与文化发展)

更新时间:2023-06-19 19:35:47

3月8日,2019年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透露,去年我国境内旅游的人数是55亿人次,一年人均出游4次,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必需品,旅游既是大产业,又是大民生。雒树刚表示,今后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大力改善旅游场所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场所的接待和服务水平,使我们的旅游环境更加个性化,更加舒适化,更加便利化。

在当天的“部长通道”上,山东广播电视台一位记者争取到了向雒树刚部长提问的机会。她提了两个引发热议的问题:去年两会后,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一年来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进展如何?在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质方面,未来会有哪些措施?

记者的问题之所以引发热议,就因为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正是旅游业全面转型的标志,而转型的方向恰是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以文化促进旅游提质升级,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道路。

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道路?最近一年来,文旅领域有两个意味深长的现象:一是2018年,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7家大名鼎鼎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体推出了“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方法,让中国传统文化和博物馆文化开口发声,结果博物馆出人意料地成为网红;二是来自文旅部的春节消费数据透露,春节游客中,高达40.5%的游客都参观了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博物馆成网红,甚至有人预言,过去咖啡馆生活方式广为人知,以后可能流行博物馆生活方式。对此,业界不乏富有价值的思考,面对青少年网民对“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的追捧,在网民中粉丝众多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即坦言:过去误解了青少年网民,“过去总以为他们喜欢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拥拥抱抱的东西,现在看来有文化底蕴的内容是不分年龄段的。所以过去是我们博物馆做得不够”。

误解的背后,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认知不足。诚如雒树刚部长在今年两会时所言,现在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

工业品的傻大粗黑已不为消费者所接受,文化旅游产品何尝不是如此?适应文化和旅游供给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和品质的提升。而说到提质,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不二法门,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不过是文化的载体而已。只有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才能促进公共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文旅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融合的领域较为单一,文旅产品设计创新不足,与科技的结合不紧,缺乏引领时尚的产品。而过去旅游业中久已存在的短板,如配套基础设施欠佳、文旅资源开发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也制约了文旅的深度融合。

在“部长通道”上,雒树刚部长就文旅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大力改善旅游场所的基础设施”、“实现安全旅游,牢牢守住安全这条红线”等措施。应该说这些都是文旅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任何时候都必须抓紧做好。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问题上,还是要以中央关于推动文旅融合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依据,使旅游业从粗放经营迈向集约发展,变砸狠钱、赚快钱的“门票经济”为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的有效供给。文旅融合是新领域,挑战很多,潜力巨大。只要从供给侧持续发力,推出特色鲜明、高品质的“旅游+文化”产品,旅游业发展转型的空间一定会超出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