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 分析(新时代旅游行业发展浅析)

更新时间:2023-09-11 08:22:25

一、旅游产业链构成及盈利性分析

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产业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体等,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主要由资源端(上游)、渠道端(中游)、消费端(下游)以及衍生业态组成:


上游资源端主要由旅游行业中的资源控制方组成,主要是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资源的投资开发及运营,包含景区业务、酒店业务等。

中游渠道端主要是将上游资源端产品向下游消费端进行销售,在互联网尚未发展起来时,我国的渠道端主要由传统旅行社为主,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OTA(线上旅行社)、UGC(用户生成内容)等逐步向旅游行业切入,成为上游资源端重要的销售渠道,目前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产业化的发展,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涉足本地旅游集成平台,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整合平台。

下游消费端主要由两类客户组成,一类是企业客户,即to B端;另一类是个人客户,即to C端,包括商旅客户、团队客户以及自由行客户。

衍生业态主要是旅游与其他产业进行结合衍生而来,即“旅游+”业态,文旅地产、旅游金融、生活服务、信息服务等业态组成。

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

智慧旅游、预约将成行业标配

利用科技赋能,通过智慧化的技术、创新、IP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同时优化用户的体验,优化旅游供给、需求匹配。随着5G网络的应用以及与更多基础技术的融合,旅游行业不断出现创新应用体验,如云VR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沉浸式体验、5G融合全息投影提供虚实难分的感官体验等,对传统意义上的应用体验进行了颠覆,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智慧服务体验以及更有深度的文化互动体验。疫情将智慧旅游建设的迫切程度显著提升,旅游景区借助各类科技的力量实现疫后旅游振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预约旅游”成为文明出游新趋势,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预约制也已为景区常态化管理手段,“无预约不出行”已成为游客文明出行的旅游新风尚。一些热门景区实行门票预约制度后,有效加强了客流量监控,科学引导游客分时分流游览。“预约旅游”并非只是一时应急之策,而是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从盲目的游玩回归理性出游,从走马观花式的出游向深度游转变,游客可掌握的闲暇自由时间越来越多,其旅游的计划性也越来越强,预约旅游也将成为新常态。

(二)

周边游成为行业主配

旅游市场三大支柱中,出境游、入境游暂停,原打算出境游的高净值人群的出游需求传导到国内游市场,国内游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疫情使人们对周边游深度挖掘,“重新发现家门口的美景”成为新趋。从周边游模式的自身发展而言,随着近年来旅游休闲文化的不断发展,周边游模式已获得了足够的市场认同与推崇,持续数年的需求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软硬件设施以及服务的完善化,让这一模式有充分的余裕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短途周边游是疫情之后,当前市场最直接的选择,现在的周边游市场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旅游行业复苏的大旗,也几乎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

(三)

互动体验游成为行业高配

如今旅游已不再单纯是基于目的地之间的简单人类活动,以“人”为本的“旅游+”将被诠释和拓展出多更多重定义和可能。而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旅行必将向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今天,更多的跨界融合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体育、生态、娱乐等更多形态的融合将为互动体验型“旅游+”或“+旅游”复合型产品的打造带来更丰富的内涵,也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无界旅行的期望。以个性化服务为优势的旅游目的地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疫情之下,旅游的服务与体验将从有形的线下场景延伸到无形的线上场景,线上线下消费边界逐渐模糊,全渠道融合将成为行业突围方向。

三、旅游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

全产业链发展

旅游企业根据自身拥有资源,通过投资、能力拓展、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进行上下游资源的获取,同时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整合相关资源,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景区运营能力以及资本运作能力,形成“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运营,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形成旅游产业研究、酒店服务、旅行服务、旅游交通、医疗健康、旅游投资、综合开发、旅游金融和文化会展九大业务板块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陕西旅游集团下设旅游服务板块、旅游交通及科技板块、旅游文化产业板块、旅游地产的开发及建筑产业投资板块、酒店资产板块、旅游金融板块、对外投资板块、体育板块及延安板块共九大板块,超越传统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

线上线下融合

旅游企业利用科技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市场渠道及提升营销效果。如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旅行社积极与集团与WeHotel展开密切合作,发展跨界创新项目——Rex系统。该系统提供酒店、景点门票、目的地一日游、租车等多品类产品销售。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于“2020福建旅游生活展”期间打造并推出的特产特卖品牌“全福游 欢乐购”线上线下展销会,以福建省内优质旅游资源和服务为核心,带来“9+1”地市的景区门票、酒店预售产品、特产伴手礼、精品旅游线路等,通过线上直播及线下展销会结合,拓宽旅游相关产品的市场渠道。

(三)

“旅游+多产业”发展

如“旅游+地产”。旅游集团通过旅游项目实现产业勾地,通过资金快速回流反哺旅游主业,达到多元盈利的效果。如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全国开拓布局,深圳布局有甘坑新镇、坪山文化旅游带、凤凰古镇、光明小镇等十大重点项目,云南省打造了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建水临安古城三大国际水平特色小镇,此外,四川的成都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等项目也已初见规模。

(四)

科技化转型

文旅企业利用科技实现运营效率提升。如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运用特种影视、光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等高新技术手段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文化旅游产品集群,将大大提升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和科技水平,增强游客的临场感、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华侨城智慧旅游系统打造出集智慧景区、文化景区、互动景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智慧旅游服务终端,通过景区APP系列定制化开发,提供导游、游览、信息推送、管理支持等一揽子功能服务,为景区和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游览、更贴心的服务。

(五)

轻资产输出

文旅集团通过重资产项目做出品牌,打出名气,转向通过轻资产输出实现企业寻求扩张。如宋城演艺多次尝试轻资产输出之路,并把轻资产业务作为支撑公司长期发展的又一品牌业务板块。“炭河千古情”是宋城演艺的第一个轻资产项目,于2016年6月签约,宋城演艺凭借品牌管理和创意输出等一揽子服务获得2.6亿元相关服务费用,并在后续管理中收取管理费。此后,宋城演艺又与佛山、明月山、新郑、延安等地相继签约,公司轻资产“在手订单”超过10亿元。

四、旅游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一)

产业链一体化

文旅产业链,从最初单一的文化产品到最后成为内容丰富的文旅产业,要经过一系列引导、加工、宣传、集聚的演变过程。文旅项目的建设必须寻求和注入支撑性产业,通过支撑性产业的产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文旅游项目,要重视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向高端领域衍生发展,形成自身的产业链闭环。文旅企业根据自身拥有资源和能力,通过投资、能力拓展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合理选择产业链目标环节,积极进行上下游延伸,稳扎稳打,并适时向产业链上下游其他环节延伸,最终形成“投资+建设+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整合相关资源,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景区运营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二)

产品智慧化、科技化

旅游产品的互联网化。在产品功能层面,运用互联网思维及技术,实现旅游产品的智慧化、参与体验化、移动互联化、互动化及情景化;在产品运营管理层面,与大数据、云分析等实现无缝对接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的特征、了解市场潜在需求,进而引领旅游产品的变革、品质的升级和整体转型。旅游产品的科技化。随着各大科技公司和景区机构纷纷推出了在线的虚拟旅游服务,与此相关的VR、5G等先进技术逐渐融入其中,“元宇宙”也正逐步在中国旅游行业落地,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挂牌,部分著名景区运营企业也开始探索“元宇宙”,大唐不夜城《大唐·开元》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也崭露头角,元宇宙火爆背后是科技发展。

(三)

产业资本化

虽然旅游规划设计、酒店管理服务、景区运营管理等产业服务商因其轻资产服务业,高度依赖专业人才,智力高密集型的行业属性,少有资本进入。但作为旅游业最前端的产业,依然在旅游业占据重要位置。同时看到很多成熟的上市旅游公司利用自身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在向轻资产类的产业服务商转型。宋城演艺签约长沙宁乡,开启轻资产运营输出第一单;中青旅在乌镇项目后,成功复制古北水镇、濮院项目,也在尝试培养自身的人才队伍,探索轻资产输出模式。在消费升级,参与者增加,集中度提高,竞争加剧愈加激烈的行业大背景下,通过多样化的金融手段,资本助力和借助良好的股东背景资源,以产业+资本的模式,提高专业化程度和行业话语权,会在行业占据优势地位,取得成功。大型非旅资本将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态势愈发明显,中国酒店业、民航、旅行社等领域还将持续发生大规模并购,市场上将形成数个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作者:唐贵彦,北大纵横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