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现状和发展趋势思考(对旅游发展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11-18 11:04:10
编者注: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以正确的对策去应对,以期实现其旅游业后续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方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目前,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同时,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吸引投资的重点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
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旅游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举办一些重要会议的同时,也在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生态旅游的总体形势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的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建设,有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2021年,国家林草局全面开展林草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测算和信息发布工作,为社会提供相关资讯服务,搭建全国林草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信息管理系统,确定了《全国林草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和测算方法》,公布了509家采集样本单位,按月和主要节假日收集样本数据并测算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国林草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为20.83亿人次,超过国内旅游人数的一半。
总体来说,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
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在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我国地大物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环境污染严重,政府也逐渐重视可持续发展,倡导各地发展生态旅游,但我国生态旅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①盲目开发,景观污染严重
景观污染是指不适当的人为干扰导致的景观退化现象,部分生态旅游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盲目开发,导致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受到破坏,包括植被受损、改变地形、捕杀野生动物等,进而出现景观结构破碎化、景观功能受损、生态风险增大、审美价值降低等问题,进一步危害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增大对保护区的生态威迫。
②游客超载,生态环境受损
由于偏重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生态旅游地区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游客数量不加以限制,造成旅游高峰人满为患的现象,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包括垃圾公害、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③景观趋同,淹没天然优势
很多生态旅游区偏重酒店住宿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市场定位不准,忽略了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甚至过度修建人造景观,慢慢走向商业化、城市化,致使景观趋同、毫无特色,并逐渐丧失地域优势景观的竞争力与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话语权。
④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较低
产品的开发程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体验,进而影响整体旅游收入水平和后继投入。由于经济和开发理念的原因,大部分生态旅游整体开发以观光型为主,同时存在粗放开发与雷同开发两大问题。生态旅游中所体现的生态与游客的互动性开发,即深度体验型和假日休闲型产品的开发数量较少、内容简单。无论是5A、4A景点或新开发的景点,在旅游产品的丰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欠缺,最终造成旅游产品的市场接纳程度较低,品牌效应无法发挥。
虽然我国资源生态旅游种类丰富、总量较大,但很多旅游开发资源无论是地质、水文、气候或是生物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部分旅游资源类同而开发模式也基本一致,极易出现恶性竞争,造成各自均难以为继、后续投入信心不足、难以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市场刚起步时,就大量地进行低水平同质开发,以致供过于求,无法激发消费欲望,不能体现规模效应,更难以突出品牌优势。
⑤设施和文明建设落后
部分生态旅游景点接待能力有限,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出现“一房难求、一床难求”的现象,缺乏非永久性(季节性)的住宿设施作为补充。再者许多宾馆并未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建设运营,未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可再生材料,应更加注重节约资源。此外,景区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景区内停车场、观景台、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基础设施缺失或建设不达标,供水、供热、排污、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同时,交通不便或景区道路以及景区之间的道路路况差。
⑥科技水平不高,人才匮乏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生态知识,高层次的旅游管理经营人员严重匮乏,影响了生态旅游业的运营管理及服务质量。此外,旅游经营者及其他从业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有待于提升,旅游产品的生态科技含量较为缺乏,节能减排新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程度还不够。
三、生态旅游发展重点策略
①建设美丽湾区示范点
支持沿海城市“一湾一策”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和保护,打造一流美丽海湾。深化重点流域协同整治,强化“三水统筹”,加强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打造一批美丽河湖典范。强化大湾区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无废城市”共建模式,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无废试验区”。
②打造区域生态旅游IP
基于产品同质性与开发程度低的问题,区域内可以通过优势资源叠加与协同营销的方式进行品牌产品打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区域内部联合与产业集群的构建。例如,建设以“黄河中游生态旅游产品”为核心的整体旅游产品品牌。通过加强生态旅游产品的跨区域开发,拓宽旅游产品的开发规模与开发深度,通过黄河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建设一个集体验、生态与休闲为一体的以黄河为主题的规模旅游产品,再以此拉动周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共享、保护共享、营销共享的品牌合作。
③增强法律法规制度保障
加快建立完善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安全管理、监督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法规制度。贯彻落实《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严格对重点生态旅游景区容量的管理和控制。制定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规章、游客行为准则,规范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旅游行为。
建立常规与动态结合的环境监测制度,对重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常规监测,定期形成监测报告。建立健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游客容量调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资源产权等系列保护管理制度。鼓励建立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制度,细化使社区各项权利得以行使和实现的主体、途径、方式、程序和保障。
④加强组织协调与政策引导
目前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依然存在资源浪费与资源高强度开发的双重问题,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重融合,因此,在生态旅游管理框架中,有必要考虑其他产业部门如林、矿、牧、农、渔等的利益分配和关系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非政府组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诉求指向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智慧利用。
生态旅游政策要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与执行率。国家对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要注重向生态旅游倾斜,以引导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国家支持老少边穷地区资金要强化“造血”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生态旅游项目。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景区使用环保节能技术,支持绿色企业的创办与经营。
⑤坚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强重要江河湖库和源头水保护,大力推动重点河流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巩固提升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成效,确保优良率稳定达90%以上,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面消除。
科学合理确定资源承载力,加强对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保护,实施空间规制和开发强度管制。根据资源与环境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在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优化各类旅游项目的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在一些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如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发生严重退化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自然遗迹和濒危物种分布区、水源地保护区等,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划定生态红线,禁止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⑥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积极性
构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旅游开发补偿基金和生态质量保障基金。明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的环保责任,制定生态旅游行业节能减排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碳汇景区与碳排放地的碳交易机制,使生态旅游景区得到补偿,提高景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总结
生态旅游的价值和功能及其背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其在国家大规划层面和地区旅游合作层面,都拥有一定的政策支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国内享受自然生态空间的旅游产品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我们需要走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创新模式,共同实现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