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旅游胜地有哪些(甘肃的七家5A级景区,哪些最值得一看?)

更新时间:2023-06-19 16:09:19

山河景色壮美,文化源远流长

甘肃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和西北干旱区散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它南依祁连山脉,北临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一条狭长的绿洲地带。一手牵着黄土高原,一手拉着塔里木盆地,顶着塞外的风,跨着整个二级阶梯,绵延出河西走廊。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上曾驼铃悠扬,千年回荡。无数的先人从这里走过,在古道城邑中留下了鲜为人知的痕迹。因与塞外相连,沙漠注定要吞噬绿洲,一段辉煌随之湮灭在浩瀚黄沙中。这是沧海桑田变换的自然规律,也是历史兴衰中常有的段落。

但不变的是人文之脉。自华夏始祖伏羲氏一脉相承,这里孕育着华夏文明。千余年之后,散落的文明遗珠依旧时而斑驳呈现,依稀可见璀璨辉煌的文明。一切已定格在历史上,辉煌、灿烂,苍凉,却如历久弥新的佳酿,散发着香醇,泼洒着酣畅。

黄河奔腾,流淌着甘肃的鲜活的血液;祁连高峙,撑起了甘肃大地的脊梁。河西走廊,演绎着丝路的传奇;黄土高原,传唱着古国的赞歌。兰州、敦煌、天水、张掖、武威,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城市,是甘肃最璀璨的明珠;玉门关、嘉峪关、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大佛寺,都是甘肃文化史上的瑰宝。

甘肃,多彩而神奇的地方!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截止发稿时,甘肃的七家5A级景区。你觉的哪个是最值得一看的呢?评论区告诉我吧!

(嘉峪关)

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评定年份:2007)

秦时明月汉时关,你可知长城尽头在哪端?登西陲雄关,见秦时明月;听驼铃声声,遐丝绸古道。嘉峪关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古称“河西第一隘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最佳旅游季:5月-10月

特色关键词:雄伟壮观

最适合人群:研究历史、欣赏古人智慧的人群

(嘉峪关)

嘉峪关矗立在嘉峪关市西南的戈壁滩上,修建于明代,历经60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完好如初。远远看去,土黄色的城墙掩映着朱红的城楼,在荒凉的戈壁上,雄伟、古朴、浑厚。自古以来,当地就流传着一段民谣:“过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难上难,往后看鬼门关。”因为,这道关隘内是中原,关隘外就是关外荒漠了。

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最初建成时,不过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大约2500平方米。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完善,终于建成了比原来大数倍的天下雄关——嘉峪关。从此,大明帝国在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有了对付外敌的坚固防御。

(嘉峪关)

从整体上看,这座长城关口与长城连为一体,由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和东西城壕组成。城墙内是一座大院子,院子周围是黄土筑就的外城,城墙有的部分已经坍塌,但重修之后依旧显露着旧貌。凹凸不平的旧城墙墙面尽显岁月的沧桑,却依旧岿然不动。据说,建造城墙的黄土是特制的,夏天经过暴晒,冬天经过烘炒,因此黄土垒就的城墙绝对不会生草,再掺入有黏性的红柳和米汤,所以十分坚固。

内城城门左右各有一座瓮城,形制像大翁,是为保护内城而设置的。在两座瓮城之间是光化门,清秀的字体保留着最初的风貌。走进光化门,就进入了嘉峪关的核心部分。沿着马道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嘉峪关的内城。

(嘉峪关)

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走在城墙上,向城内观望,西宽东窄的内城,略呈梯形,“光化楼”、“柔远楼”和“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城楼沿着一条东西中轴线排列,整个布局十分肃穆。内城东西开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隐含着怀柔致远、安定西陲的深意,门外是砖砌的罗城,连着外城南北墙,在罗城以西是“嘉峪关”门,出了这道门就是大漠戈壁的关外了。站在城墙上远看,三座城楼都是三层三檐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在肃穆中流露着泰然。

内城四角有角楼,高出城墙,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因此也叫“戍楼”。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工事十分严密。

(嘉峪关)

此外,关城内还建有游击将军府,是一所两层院子的三间四合院式建筑,到处散发着古朴的明清建筑之风。这是镇守嘉峪关的官邸,一个个重塑的仿真人像向人们生动地再现着当年镇守嘉峪关的大臣如何处理军机政务。

登上城楼,极目远眺,祁连山在天边连绵逶迤,无比壮阔,黑山则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遮蔽着狂风,也自然阻挡着外敌。城关两翼的城墙向北8千米连着黑山的悬壁长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无疑,嘉峪关是峡谷中的关隘,它凭借险要的地势与万里长城结为一体,加上固若金汤的设计建造,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

嘉峪关外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缓缓爬上一段坡地,再回望嘉峪关,在大漠中它显得愈发雄壮。

从嘉峪关的构造来看,修建者通晓建筑,处处考虑到整体布局,深谙军事防御之道。关于这座雄壮的关城,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嘉峪关)

传说,有一位叫易开占的工匠奉命主持修筑嘉峪关,上级官员刁难他,要求他准确计算用料,既不能少一点也不能多一点,否则就治他的罪。易开占不愧是运筹帷幄的能工巧匠,到工程结束时,总共用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但是却剩下一块砖。这时,他灵机一动,把这块砖放到西城门的嘉峪关门上,并称这是镇城砖,砖在城在,砖动城覆。

从此,这块砖一直静静地安放在西城门上,从来没人动过。而易开占也因此躲过一劫,并留下了这个有趣的传说。

(嘉峪关)

从嘉峪关关城向南7.5千米,有一个大土堆,它矗立在讨赖河边的悬崖上,露出黄土夯筑的斑驳墙体,层厚10~20厘米的夯土层没有让它在风霜雪雨中屹立不倒,但是作为长城最西端的墩台,它成了人们心目中长城的起点——长城第一墩。

这座建于1539年的墩台底部呈正方形,墙体厚8米,底部宽14米,虽然只有10米左右的残墩,但是站在讨赖河对面看,它依旧无比险峻,难怪有人曾发出“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的感叹。

(嘉峪关)

第一墩与长城相连,与嘉峪关一体,在大漠深处守护着中原地区,一旦发现紧急军情就会煨烟举火,一直把消息传递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据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从长城最西端把消息传到北京只需要12个小时,在通讯落后的时代,人们依靠独特的智慧守卫着家园。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距市区约14公里,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壁长城”。顺城墙顶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陡峻处如攀绝壁。

(嘉峪关)

悬臂长城属于明长城,但是和北京的长城建筑工艺有点不一样,更加原始样一点,它的得名是因为它造在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好像凌空倒挂,所以就叫悬壁长城了。

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关城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崆峒山)

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评定年份:2007)

你还记得,金庸笔下的崆峒派吗?崆峒山,三教荟萃的圣山,位于甘肃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

最佳旅游季:5月-11月

特色关键词:雄秀幽奇

最适合人群:喜欢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的人群

(崆峒山)

崆峒山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崆峒山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八台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

(崆峒山)

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等。

甘肃东部的平凉文化极为久远深厚。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其功业成就之后西巡疆界,亲自登临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隐居的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这在《庄子·在宥》篇中有详细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记载了这件事。

(崆峒山)

如今崆峒山前的望驾山,山下的问道宫,上天梯旁的摩崖石刻“黄帝问道处”就是对这一千古盛事的纪念。所以后世的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处处效法黄帝,黄帝败炎帝战蚩尤,武帝也大肆征伐,同时西登崆峒。因武帝的登临有司马迁陪同,所以在《吏记》中记载非常详纳。汉武帝并在平凉设立了中央的牧马机构军马场,一直沿续到明代。唐太宗也亲自登临。

崆峒一词在古代本无山字偏旁,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民族语言的音释,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区域这一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部族融合并消亡后,中心区域的名山加之山字偏旁专用指山。古人对这一地域概念相当清楚,指一个大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大致范围是东起河南汝阳,西至甘肃河西,中心区平凉可能就是商周时期十部族中空同族的居息地。

(崆峒山)

据道教典籍说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炼的广成子,而广成子又是黄帝的老师,追根溯源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当不为过。据说秦汉时崆峒便有方士隐居,魏晋时便有道教宫观。到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最后归隐崆峒,崆峒山现存避诏碑一块,上有皇帝两次召见张三丰的诏书和张三丰避而不去的答词。

明朝嘉靖初年,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后裔封为韩王驻藩平凉,韩王妃崇尚道教,在崆峒山大规模修建了太和宫等道教宫观,把崆峒列为全国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聘全真龙门派第十代掌门苗清阳为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山上代代相传,到建国前全山道教宫观达40多处,道土百余人。

(崆峒山)

佛教在崆峒山也历史悠久。已有一千五百多年。记载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台阶是仁智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开凿的,唐太宗为山上明慧禅院御赐田地。元朝安西王信奉佛教,主持修建了崆峒山东台宝庆寺,封自己的王相商挺为宝庆寺主持,并授银质三品印,统管陕西、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务。

明代万历年间修建了中台凌空塔,明神宗皇帝还给崆峒山真乘寺藏经楼赐了匾额,皇太后给崆峒山佛教赐送经书三万多册。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达19处,道佛并存成了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独特现象。

(崆峒山)

崆峒山还培育了一批儒家学者,汉代的王符著有《潜夫论》。皇甫谧是医学针灸鼻祖,博学多才,著有《甲乙经》。明代前七子李梦阳号崆峒子,“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以上四人早年都在崆峒山潜心读书,是崆峒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这一批学者文人的旷世才华。

崆峒山林深似海,草茂花繁,松柏苍翠,药材遍山。崆峒山以峰为骨,以林为肉,山峰雄伟,林海浩瀚。古人评价“崆峒山水甲于关塞”,又评价“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春观桃花,秋赏红叶,夏天翠绿,冬秀银装。四秀都有美景。特别是忽而烟笼雾锁,时而云海飞瀑,朝观日出,夕望残阳,都给人以无限享受。

(崆峒山)

岭峒山奇洞石室,多达七十余处,著名的玄鹤洞、广成洞、归云洞、朝阳洞、三教洞,崆峒洞位于太和宫神座之下深不见底。许多山洞或处悬崖绝壁或隐密林峡谷,至今无人涉足,特别是主要景区之外70平方千米之内的许多山峰,尤其是坐落沟底的奇峰大阴山和天然峡谷十万沟,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

有山无水衬不出气度,有水无山显不出精神。山下崆峒水库平湖如镜,泾水湍急,水流激石,淙淙如琴。崆峒山前峡又名弹筝峡。崆峒山北面的胭脂河绕山而来,春季桃花如霞,落英缤纷,飘满水面,因而起名胭脂河。两河一湖把崆峒山环抱其中,更显得水色山光格外秀丽。

(崆峒山)

崆峒山悠久光辉的历史,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士、骚人、迁客。司马迁曾慕名登临;东汉大哲学家王符曾流连忘返;晋代大医学家皇甫谧曾隐居山中采药著述,研习针灸,著成《针灸甲乙经》。历代文人名士题咏盛赞崆峒的佳篇妙笔,云集霞蔚,洋洋大观。

(麦积山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景区(评定年份:2011)

麦积山石窟,悬崖峭壁上的立体艺术,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相对高度142米,海拔1742米。窟龛开凿于距地面20~80米之间的崖壁之上,其间以纵横交错的栈道相连,远眺层层相叠,密如蜂房,甚为壮观。这里,散发的是浓重的历史气息,传承的是深沉的佛教文化。

最佳旅游季:7月-10月

特色关键词:石窟

最适合人群:研究石窟的人群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市东南四十五千米处的山崖中,因其形状貌似农家麦垛,故名麦积山。《方舆胜览》早有记载:在麦积山北:“为雕巢峪,上有隗嚣避暑宫,亦胜景也。”它汇集了自十六国后秦至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一千六百余年的佛教艺术,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麦积山现存大小窟龛编号为194个,分布在南崖的有54个,西崖140个,除少数窟龛已空无一物,计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一千四五百年间的泥塑、石雕7800余尊,既有高达二十几米的巨像,又有十几厘米的小像。现藏壁画1300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雕塑是佛教从西域大举东渐时的产物,北魏时期已发展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麦积山石窟艺术的主体是佛像雕塑,佛像雕塑体现出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由于麦积山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其山体结构为红色砂砾岩,石质松软,从雕刻角度讲,不易于精雕细刻,所以麦积山石窟与中国众多石窟佛教造像不同。

工匠只能在泥塑上下功夫,这种特殊性就形成麦积山造像以泥塑或石胎泥塑等著称于世。佛教各个石窟的造像艺术不仅因年代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面貌,而且因所在地区不同而带有鲜明的地方或艺术流派以至作者个人的风格特色,共同形成了那一历史时期佛教雕塑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佛教艺术,其主题是与佛离不开的。佛教艺术起源于印度孔雀干朝的阿育王时期。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其教义被化为雕塑、绘画等形式加以艺术表现。

在公元2世纪之前,佛教艺术品中并没有佛的形象,直到贵霜王朝时期,才打破这一禁忌,并创造出两种代表性的佛像雕刻艺术—犍陀罗艺术和秣菟罗艺术。在笈多王朝时期,这两种艺术相互借鉴、融合,完成了希腊式佛像向印度式佛像的过渡。在印度的佛教艺术此时发展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麦积山石窟)

而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到了隋唐时期,印度佛教艺术与汉文化完美融合变成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这在麦积山石窟中也体现了出来。麦积山现存洞窟及造像,绝大多数是北魏时期开凿、塑(及雕)造的。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时间一般被认为是公元4世纪末到5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佛像面相雄健,直鼻大眼,嘴小唇薄,躯体粗壮坚实。菩萨高冠、披发、袒裸上身,下着长裙,体态浑厚。造像题材主要是三世佛、交脚弥勒菩萨和思维菩萨。

(麦积山石窟)

佛教能够兴起并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成为一种为绝大多数人乐意接受的主导思潮,这同佛陀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关注世间伦理道德和终极价值关怀的建立,关注人生的痛苦与解脱,以及心灵的净化、社会的祥和,世界和平这一既出世又人世的做法有直接联系。

北魏孝文帝虽是游牧民族的领袖,作为鲜卑贵族,深知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他也期望佛教为他“敷导民俗”,决定以汉文化为主导文化。太和十八年(494)他下令迁都洛阳,禁止臣民穿胡服,提倡汉族服装,掀起游牧文化的汉化热潮。

(麦积山石窟)

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麦积山石窟中的一些塑像和壁画(76窟,78窟,148窟)虽然仍可看到受西域外来文化影响,保留犍陀罗艺术风格,但其已逐渐脱离外来影响,取中原汉式。北魏晚期造像题材、衣饰以及面貌都有自己的特点,佛、菩萨等造型明显是在这一时期习见的。身躯颀长、面容清秀、神色和悦的“秀骨清像”,体现出一种超逸潇洒的美,而它们较之同时代的其他石窟造像,却显得分外成熟精练,富有人情味和个性特征。

如23号龛的佛像和69号窟的菩萨像不因为强调理想性而失之为概念的符号,也不因为重视真实感而把人们心目中的外部形貌与内心世界至美至善的神圣塑成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凡人”肖像,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麦积山石窟)

154窟顶壁壁画伎乐天,头饰与服装完全是中原打扮,体态轻盈,凌空飞舞,飘带披帛随风翻动,仙鹤引颈翱翔,人物神情、手势刻画得细腻微妙,完全是中原传统绘画风格。塑像取汉人面容,眉目语秀,衣幅宽大,不再裸臂。佛家神态牛重、慈祥,其神态既像人,又比人魁伟,而且更能激发信徒的崇敬之情。

虽然麦积山石窟造像是一种佛教程式化美术,但工匠们在艺术创作时,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把现实中的人物形象移植到神像塑造中,尽量发挥独到的精神,使艺术更有生活气息,创作出了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色彩华丽、细节真实、装饰精巧的艺术品。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123窟的男女侍童,其手法写实概括,没有任何过多装饰,人物的面相由清瘦渐趋丰圆,这时的佛像由“秀骨清像”变为“面短而艳”,即面部丰满多肉,其艺术风格大异于晋宋时代的“秀骨清像”,但也不完全和天竺秣陀罗艺术相同,只有面部和体形丰满似之,而衣纹的变化并不太大,是天竺和晋宋时的混合体。

其衣纹处理就是几条挺拔而有力的阴刻线条,就其雕刻技法和艺术风格来看,其与传统的汉代画像石几乎是没有区别的。整个身体采用大手笔塑造,概括简结,造型准确,着重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内心世界。女童造型洗练,神情纯朴,粗看,通身上下几乎无任何变化;细瞧,则每一轻微细小的变化及线条无不表现着一种从童真稚气洋溢出的虔诚与自信。

(麦积山石窟)

其艺术特点与印度佛教艺术不同,印度艺术在药叉女的塑造中强调女性体态特点——丰乳、肥臀、细腰。中国传统道德主张含蓄、温文尔雅的克制精神。男侍童相对而立,塑造手法与女侍童相同,面部憨厚淳朴,整身躯干处理在一个平面上,衣服下摆伸开着地,表现出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其雕塑艺术语言及塑造技法无不显示出雕塑家对现实生活客观对象观察的仔细。

麦积山石窟雕塑是佛教文化在本土文化中的偶像,因此,在佛教造像过程中,人们将西来艺术中式化,并且把现实生活中的人间化倾向搬进作品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佛教造像世俗化。这是因为佛教的兴盛和繁荣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社会人群,其价值不仅是要通过个体的解脱这一出世的方式表现出来,还要帮助社会确立和完善健康道德体系。积极的人生价值关系,通过净化人群和社会等方式表现出来。

(麦积山石窟)

继北周之后,隋代佛教艺术发展承前启后,造像手法朴实,造型敦厚,在麦积山开窟较多的有西崖摩崖大佛及37、5、258窟等,为麦积山较为突出温文尔雅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自唐以后,虽没有单独开窟,但也留下了像5窟那样的塑像。

宋代再无开窟之范,大多是在原有佛龛基础之上,重塑佛像以为功往,自宋以后至明、清,亦无开窟之举,只是重妆彩绘了。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作用,日益被现代人们所理解和欣赏,也日益被世界所闻。麦积山石窟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资料,其艺术特色永放光芒。

(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评定年份:2015)

鸣沙山月牙泉,沙泉共生,亘古不变。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在鸣沙山中,却能看到沙漠与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四面流沙的包围中,千百年来不枯竭不浑浊,风吹沙不落。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不经令人惊叹天地之钟爱,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

最佳旅游季:5月-10月

特色关键词:沙、泉

最适合人群:欣赏自然、研究地质的人群

(鸣沙山月牙泉)

在甘肃敦煌南郊7公千米处,有一处沙漠奇观一一鸣沙山与月牙泉。鸣沙山因其山上的积沙骚动有声而大名灿灿;月牙泉,则因形似弯弯新月而芳名远扬它们与敦煌的壁画成就了“沙漠三绝”。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滑落而产生鸣响,有人将其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界的美妙乐章”。当你从沙山下滑,流沙如同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管弦,继若钟磐和鸣,进而金鼓齐奏,轰鸣不绝于耳。自古以来,产生了不少动人的传说。

(鸣沙山月牙泉)

据《沙漠图经》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疑无地”。此段文字描述鸣沙山形成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据《后汉书》等史书记载,鸣沙山与月牙泉成为沙漠奇观己有2千多年的历史了。

鸣沙山的峰岗,如黄涛翻滚,在阳光下,一道道沙梁呈波纹状,明暗相间,层叠分明。清代诗人苏履吉诗云:“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在沙山环抱中,有一池碧水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

泉水清澈见底,甘甜清凉。千百年来,人们面对沙漠之中的两大奇迹,始终抱有一个难解之谜。茫茫戈壁沙海,飞沙走石,顷刻间就可埋没大片田地、村庄。而奇怪的月牙泉却为何“月泉晓澈,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呢?鸣沙山又为何安然盘踞,千年不变呢?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感叹为“山之神异,泉之神秘”。

关于鸣沙山有三种观点:一是静电发声说。认为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二是摩擦发声说。认为天气变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生爆裂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而鸣。三是共鸣放大说。沙山群峰间于形成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形成了巨大的回响声。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与月牙泉共生共存,这神奇的自然奥秘,吸引着许多科学家去破译。终于,经过专家大范围的考察和研究后发现,鸣沙山的流沙和月牙泉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地貌现象。月牙泉自史书记载以来不涸不腐,鸣沙山山体不变,沙不埋泉,是因为月牙泉有东北、西北两个风口。

当风进入任何一个风口以后,在特殊的地形地貌的影响制约下,又分为三股不同方向的气流,沿着月牙泉周围的山坡作离心式上旋运动,把山坡下的流沙刮到山顶,抛向山峰另一侧。即使经年累月,月牙泉周围沙山上塌下来的沙子,总要被离心式上旋的气流送到四面的鸣沙山脊上,而不往下流。数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独特的地形和气流运动,使沙山与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

(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比70~80年代地下水位高10米左右,在较高水位条件下,来自南部和西南部的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

(鸣沙山月牙泉)

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0.8米。

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鸣沙山月牙泉)

甘肃省敦煌市为了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实施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

(七彩丹霞)

张掖市七彩丹霞景区(评定年份:2019)

张掖七彩丹霞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置身于七彩丹霞这绝色的海洋,眼望着连绵起伏的丘陵,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佳旅游季:6月-10月

特色关键词:丹霞

最适合人群:欣赏自然美景的人群

(七彩丹霞)

张掖的肃南和临泽深藏着一处震惊世界的绝色美景,她无需半点装饰,却美不胜收,如同一位“养在深闺人不知”的绝色佳人。走进去,满目绚烂似丹霞,奇特的山体仿佛覆盖在一片褶皱四起的布锻,色彩绚烂,纹理绵延,尽显壮阔苍凉之风,散发着摄人心魄的磅礴之美。这就是我国六处最美奇异地貌之一的丹霞地貌。

发育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是一处极为罕见的地质奇观。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和康乐乡及临泽县倪家营乡交界处,东西长40余千米,南北宽10余千米,总面积529平方千米。该丹霞地貌有窗棂状、宫殿状、柱廊状、泥乳状、叠板状、陡斜状和蜂窝状七大类型。

(七彩丹霞)

其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与之相映成趣的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2012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正式设立为国家地质公园。

据《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暨彩色丘陵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白垩纪早期,这里是大陆性很强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伴随着地壳运动盆地下降并扩大,沉积了红色碎屑岩,其中下部以粗碎屑岩为主,整体上呈环状分布,颗粒具水平分带现象,交错层理发育,表现为山麓堆积,相当于区内的下沟组。

(七彩丹霞)

白垩纪中期,这里处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还原环境中,盆地的长期缓慢下降,使沉积条件转变为湖泊沉积,分布于环状的内部,沉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色砂质泥岩、泥岩细颗粒地层。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进行氧化还原的交替,因而形成了这色彩不同、岩性各异的层状地层,并大面积分布,为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构造上讲,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分布区位于祁连造山带山前断裂带附近。经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层不同程度的抬升,并产生了大量的断裂及褶皱等构造。伴随构造活动,在白垩系中下统的厚层状紫红色砂岩、砾岩夹砂砾岩坚硬地层中,也形成了极度发育的断裂及节理。

(七彩丹霞)

流水侵蚀、风化剥落和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往往沿这些断裂和节理进行,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其活动特点以区域不均匀升降运动为主,并且具有继承性,主要表现为山区长期上升,山前与河谷地带震荡性上升,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于侵蚀一构造作用形成的中低山区,其南部为侵蚀一构造中高山区,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期间有侵蚀一堆积成因的梨园河河谷自西而东穿过。这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5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且多以集中的大雨及暴雨形式出现。

(七彩丹霞)

在这种山麓地带大强度的降水产生的水蚀作用和河西走廊强劲的风蚀作用以及崩塌共同为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外动力条件。万象绵延极壮阔张掖丹霞地貌,主要由三部分不同的景观群和彩色丘陵组成。

窗棂状宫殿式丹霞是张掖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它是在水平及缓倾斜红色岩层的陡壁上,水力沿节理下蚀,又在软岩夹层中受包括风力的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楼体状、格子状式的丹霞地貌。

(七彩丹霞)

其主要分布在芦苇沟一敖河及冰沟一带的沟谷内悬壁上,其规模宏大,景致特别,红色薄层砂岩构成楼体顶、底板,厚层泥岩中的泥柱似窗棂楼柱,清晰可辨,阁阁相扣,层层叠叠,且顶部绿草丛生,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犹如世界建筑大师巧夺天工之作。

典型的景点有“神仙宫”、“万佛峡”和“古城堡”等。神仙宫如巨船、如古堡、如摩天大厦、如欧式建筑群,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久远而神秘的卢浮魅影;在神仙宫,每层间的阁前冲刷堆积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泥幕、泥挂扇体群犹如阁前扇帘,紧紧相连,错落有致,阁体大小不同,高低有别,似有大小神仙排定座次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七彩丹霞)

在万佛峡,数以万计的小佛汇聚于此,情态逼真,有持卷颂经的,有双手祈福的…他们中有东方的得道高僧,也有西方的天竺圣佛,还有天界的观音佛祖,他们在万佛峡济济一堂,仿佛有佛音在谷中回荡,给人一种神圣,一种肃穆和一种心灵上的静谧。

柱状式丹霞是独立分布的单体拟人拟物景观,其由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进一步发展而来。水蚀作用使得垂直裂隙及节理加宽、围岩坍塌、陡崖坡不断后退且整个岩体退缩成为“堡状残峰”或孤立的“石,并再次经过水力和风力的侵蚀使之圆润,形成了如柱、面积越来越小,如瓶、如鹿、如驼、如龟、如鹰、如灵芝、如情侣、如寿星等柱”千奇百态的拟人拟物景观群落。该地发育的景观主要有:“仙驼迎客”、“双龟聚首”、“盼郎归”等。或人或物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每一处景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些美丽的传说。

(七彩丹霞)

巷谷式丹霞地貌,是水流沿原始构造层面或垂直裂隙及节理下切侵蚀而成的“巷谷”和“一线天”状的景观。这种景观在该地主要发育在神鹰大峡谷。陡峭的赤壁平静而威严,曲径通幽,如梦如幻,走进其中,犹如江南雨巷。其实,这种景观是丹霞地貌发育的最初阶段,是丹霞地貌的少年期。

彩色丘陵景观严格受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地层的控制,在红山湾、南台子、敖河一带呈环状分布。因其风化外貌似丘陵状大面积分布,故以“彩色丘陵”命名。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及页岩互层,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等杂色疏密相生,组合有序,极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后期的构造运动使其表现为单斜山和单斜群峰,再加上该地层极易风化,形成了圆浑丘陵状的地貌景观。

(七彩丹霞)

地形扭曲了色彩,色彩幻化了地形,形成了这五彩斑斓的丘陵。其形似东方霓裳,如晓露芙蓉。彩色的条纹如丝如带,随着山势的起伏,随着山坡的陡缓挥洒自如,绵延展布,恰似一道锦缎铺就的彩色长廊。置身其中,你会被这些山石的华美,被它的大气魄所震撼。

张掖丹霞地貌、彩色丘陵作为一种特殊的山岳风光资源,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顺梨园河沿路观赏,移步换景,绵延数千米,处处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七彩丹霞)

这里的美首先体现在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奇特。怪石峥嵘是一景,形象逼真,千姿百态的似人、似禽、似兽造型又是一景,雄伟壮观又雕琢精巧的窗棂状宫殿群落是一景,气势宏伟、绚丽无比的彩色丘陵链还是一景……。置身其中,犹如游览山石园林,犹如欣赏风景名画,这些出自于自然之手的作品,使人深深地体会到一种自然的空灵感和神秘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荣辱皆忘、超越世俗的境界。

不同角度的观赏有不同的景象变化,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些山石妙趣横生,日出月落不同,阴晴明晦相异,来时是一景,去时又一景,确有美不胜收、留恋往返之感;清澈的梨园河水流湍急,两岸的绿洲景色宜人,给张掖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又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山的奇特、水的淳朴。

(炳灵寺)

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评定年份:2020)

炳灵寺四周环山,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石窟所处的小积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加上峡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蚀刻象形和造型,以及飞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壮美的炳灵丹霞地质公园。登上地质公园群峰之顶俯视,只见千座峭峰丛林,滔滔黄河向东流,真有一山啼鸣,千山呼应的感觉。

最佳旅游季:夏季

特色关键词:水库、丹霞

最适合人群:欣赏美景、研究地质的人群

(炳灵寺)

甘肃省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由炳灵湖、炳灵石林、炳灵石林中的炳灵寺石窟三大片区组成。

炳灵湖是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水域面积达130平方公里,库容达57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炳灵湖)

炳灵湖景区有炳灵圣境、大禹治水、“黄洮交汇”等自然历史景观,建有刘家峡水电站、黄河文化博览馆、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等现代人文景观。

其中,“黄洮交汇”是黄河与洮河交汇形成的壮观景象;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利枢纽工程,被评为全国工业遗产、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成功举办了国内最高规格的滑翔体育赛事,被称为“中国的博卡拉、世界的刘家峡”,是新一代网红打卡地。

(炳灵湖)

乘船而上,静如处子的炳灵湖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进入峡谷后,两岸奇峰对峙,壁立千仞,景色变化多端,风光绝美。

炳灵湖镶嵌在群山之间,四周植被茂盛,水中倒映着树影。越是纯净的水越利于蓝色、绿色光的散射,微风轻拂,阳光下湖水泛着荡漾的波光。这一瞬间,炳灵湖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让人移不开眼。

(炳灵石林)

安静的深蓝色的水面与岸边黄色的山体相映成趣,岸边风姿摇曳的柳枝,就像是在给你打招呼。这一瞬间,与水流一同感受欢快愉悦,爱上炳灵湖的氤氲凉爽。

炳灵石林属新生代早期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2011 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千峰壁立,万壑纵横,数百条支沟曲折蜿蜒,它们与形态各异的石峰共同组成了奇异的石林世界,具有很高的地质科学、旅游开发、自然美学、生态保护价值。

(炳灵石林)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有“大禹导河自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个“人间仙境”。寺沟口矗立的两个石峰叫做姊妹峰,是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旅游标志。早晨,她俩像一对刚刚洗梳完毕的村姑,亭亭玉立,尽享朝阳的沐浴;傍晚,又像是一对温柔的少女,脉脉含情,在等待迟迟不归的亲人,令无数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难怪有人这样说:“如果把炳灵寺石窟比作一座巨大的人造艺术雕塑馆的话,那么炳灵石林就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

炳灵石林掩映着刘家峡水库的浩淼碧波,呼应着炳灵寺古老石窟,兼尽大西北的雄浑和江南的柔美,透露着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和神秘气息,犹若仙境,令人神往。这里千峰林立,万壑争奇,峰峰成形,岩岩成景,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唐代名将李靖到此发出“天下第一奇观”的感叹。

(炳灵寺湖)

炳灵寺石窟开创于十六国西秦时期,距今1600多年,石窟主要由下寺区、上寺区和洞沟区三部分组成。现存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藏、汉两种风格的壁画1000多平方米,佛塔56座,藏品438件。窟内现存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墨书题记,是迄今我国最早的有明确造像纪年的题记,为早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尺。

炳灵湖的水温柔而清澈,缥碧如玉;炳灵峡的山深沉睿智,峰连着峦。奇绝的山水不知沉睡了几千万年,当红日的光芒倾注于水中,沁透的绿和胭脂的红交融在一起,是绿水缠绵于赤焰,还是火热拥抱着妩媚,皆令人陶醉。

(炳灵石窟)

古老的黄河一路跌宕曲折穿山劈谷,炳灵寺石窟这块惊世瑰宝便横卧于母亲黄河宽阔温暖的怀抱里。这片蔚蓝神秘的水域,与华夏文明休戚与共,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这里养育了世世代代质朴勤劳的黄河儿女,这里上演过无数动人的故事。

(官鹅沟)

陇南市官鹅沟景区(评定年份:2022)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

最佳旅游季:夏季

特色关键词:雪山雄奇壮观,溪涧清幽静美

最适合人群:欣赏自然景观的人群

(官鹅沟)

官鹅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北史•宕昌传》记载,北魏时期梁勤之孙梁弥忽建立了宕昌国。公元424年,北魏太武帝即拜弥忽为宕昌王,传9代12王。公元566年,被北周所灭,历时142年,属于羌人政权。

古羌人信奉苯教,尊崇凤凰山神,官鹅沟景区内海拔4153米的雷古山,是陇南最高山峰,山顶终年积雪,是凤凰山神的祈福之地;宕羌傩舞源于古羌民族的宗教祭祀活动,已有千年历史,

(官鹅沟)

鹿仁古寨是苯教文化的重要保护传承地,保留有300年历史的苯教寺院——鹿仁寺,已建有苯教传习所,收藏有晚唐时期的古藏文苯教文献20余函,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证为年代最久的古藏文苯教典籍;新坪村是较为完好的宕昌羌族民俗村

“月洼松间篝火明,笛弄山风声声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缠绵心印心”,这是宕昌诗人杨材美咏《西羌古风》的佳句,写尽了官鹅沟古羌民作之余,趁月夜燃起篝火,载歌载舞、谈情说爱的生活场景;根据官鹅沟官珠和鹅嫚的传说改编的陇剧《官鹅情歌》,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作品奖,被誉为“中国西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官鹅沟)

官鹅沟景区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游览片区组成,总面积达66平方公里。官鹅沟的森林覆盖率达75.1%,每立方厘米空间负氧离子平均达到18000个左右,是不可多得的康养胜地。

气候湿润、幽谷纵横,峡曲林密、峰奇石怪,草甸与花海相映、雪山与碧湖交辉,涧水接飞瀑、高岩藏古木。仰观苍鹰逡巡于峰峦缠云巅,俯察锦鳞游戏于浅溪碎石间。春天野花竞发,争奇斗艳;夏天绿荫蔽日,毫无暑意;秋来枫叶红遍,层林尽染;冬则白雪覆地,玉树琼花。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苍茫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30多种珍希的国家保护动物;盎然的官鹅景区内,生长着上千种珍贵的树种和药材。

(官鹅沟)

官鹅沟景区不仅是国家森林公园,还是沉积构造建造型地质遗迹类国家地质公园。集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森林景观、雪山景观、石体景观、冰体景观为一体,地质遗迹规模宏大,种类齐全,是自然景观的天然宝库。或壁立千仞,或曲径通幽。森林景观莽莽苍苍,山光湖色旖旎秀美。雪山雄奇壮观,溪涧清幽静美。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

官珠沟,全长32公里,前14公里为13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处处可见高耸入云的险峻峡谷,在长数百米,宽仅十米的各种形态峡谷中,河水震耳欲聋,凉风扑面,悬崖古松掩日,更有大大小小的瀑布飞泻直下,气势恢宏,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

(官鹅沟)

鹅嫚沟,位于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境内,全长25公里,距县城8公里。沟内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夏日漫步其中,微风拂柳,水天一色,别有风味。择一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夏日之旅,这里就很好,无论您是观景游玩,还是康养修身。

结束语

地处二级阶梯的甘肃,有一番天然的过渡带,跨度之大,令人诧异。自东南向西北,从陇南青山绿水的秀丽风光到西北大漠戈壁的苍凉,尽在甘肃一地。山青青处,似南国清秀,却不失硬朗,黄沙漠漠中,有西北奇观,壮阔浩渺。

祁连山脉顶着皑皑白雪,逶迤,千年如一,远观如冰肌玉骨的绰约仙子,近看是地老天荒的沧桑容颜。片片冰川是它的年轮,处处天池闪动着明眸。远古时期的地质变化更为甘肃孕育出奇特的地貌,在苍茫大地上,成就了一片片壮阔,石林、雅丹、丹霞,让人惊叹,让人对大自然升起一种近似膜拜的敬意。

显然,甘肃的自然风光充满神奇。而这完全仰赖天成,浑然一体。山与水相融,天与地相合。在这里,人们可以领悟“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的真意。甘肃如苍茫大地之子,恰到好处地呈现着自然母亲的敦厚浩瀚。

甘肃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历尽沧桑,积淀着浑厚。从传说中的女娲伏羲到依旧在黄土层中生活的炎黄子孙,在这片奇异的土地上,一直孕育着神奇,让人感叹,让人追寻。轻轻揭开历史的面纱,一股神秘扑面而来,是浑厚,是苍凉,也是瑰丽。黄土地上,先人们曾展现出异乎寻常的智慧,那是文明的源头。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辉煌。在漠漠黄沙中,曾经的绿洲已经湮灭,但历史的脉络依旧清晰。彩陶古墓,雄关故居,至今仍闪耀着流光溢彩。与丝绸之路相随,佛法西来,在古商道上撒下一路佛艺,石窟艺术、崖寺庙宇,代代累积,融入华夏文明的血脉,看不到形,闻不到声,但是一直潜入万事万物的深处。

甘肃的辉煌和瑰丽出自当下直入,不夹杂矫饰,与天地一体,如宇宙洪荒中“道心惟微”,不可测度,却令人油然升起敬畏。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