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浙江美院象山校区旅游)

更新时间:2024-01-23 12:43:01

“规划并建设一个美术学院的校园,不仅是一个景观问题,而是在更本质的层次上对建设模式的选择。决定着知识与教育将来在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世界中成长,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艺术观、道德观将在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养育,并最终影响、决定着我们所生存的这块土地的未来。”——王澍

山水象山

我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已经生活了7年,大一进校时觉得校园怎么和别的学校那么不一样,大一那一整年经常因为公共课找不到教室而迟到。大一的测绘课上,第一节课的内容就是发现学校的“太湖房”,我们逛遍了学校角角落落。于是同学们的课后活动,一定有一项是校园“探险”。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学校里要有那么多小路,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栋楼外面都挂着上上下下的折廊,不明白学校里为啥要养鹅和种菜,也没有体会到什么是山水家园。而这一切不了解和不明白,却都是后来对别人夸耀美院的独特之处。

17号楼前的田间、树丛和灌溉水渠。本文图片均来自作者

象山校园的山便是在学校中心的象山。校园里的所有楼都围着这一座山,沿着象山有一条水渠。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平面图

在校园建设中,山北通过沿山脚的水池建立水景,而山南与水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学院的四栋楼都是前山后水的布置,而设计学院那栋蜿蜒的大房子朝山面是一条人工灌溉的水渠和大片的田地,更有趣的是服装系的楼朝山面是一条高低上下的廊子,通过上下起伏的行走引向对远处象山的对望,背山面又是一汪水,太湖房就从水里生长出来。

服装系教学楼外立面高低起伏的楼梯

合院式教学楼

除了与外部山水的关系,几乎每栋楼里都有个庭院或者天井,教学楼的基本平面也是按照传统民居的三合、四合院的原型来布置,这些庭院有些筑了高台,高台上种棵银杏,站在院里需要抬头才能看到银杏的顶,庭院深深的空间让原本不高的建筑好像高了很多;有些庭院中间是下陷的,更像江南民居特有的氛围,连接教室的走廊高起一些,院内的铺砖便是从那些拆掉的村子里搬来的小青砖和瓦片。

春天下过一场雨后,青苔岸然从青砖和瓦片铺作的缝隙里冒出来,沿着走廊边铺作的青砖缝隙里冒出野草,雨淅淅沥沥地顺着屋顶落到院子里,这个场景便是江南。

4号楼的以“三合院”为原型,南边的主要流线引导至二层,北面流线引向一层。

“柔软”的立面

象山校区刚造好的时候在业内有个笑话“在杭州如果要看烂尾楼,就去美院象山校区”。刚建好的象山校区没有茂密的树丛,立面也是光秃秃的,没有树木的相映照,又在立面上用的旧砖旧瓦,新的木板和旧的砖瓦搭配在一起,建筑直接展现在人面前,难免觉得奇怪。而现在象山校园使用了十年了,时间茂密了树木,旧了材料,在建筑上也刻上了时间的痕迹。除了最高那幢玻璃房子外,每栋教学楼都一定有一面长满爬山虎的墙,夏夜的傍晚,微风轻拂,爬山虎变沙沙作响,在建筑立面上轻轻地拍打,原本有棱有角的立面就变得温柔起来。象山的建筑似乎有种使用年数越久越耐看的气质,好像养出了“包浆”。

象山校园传统的另一面,在于它的屋顶。中国传统建筑有五个立面,屋顶便是其一。象山校园的屋顶各有千秋,屋顶皆用瓦片竖铺,虽是混凝土结构,但是竖铺的瓦片与传统又产生了对话,算是对传统的重解。象山校园的屋顶都是可以上去的,往往屋顶上还有一个小阁楼,大约30平米,就像从院子里凸出的树一样穿破屋顶,常有小松鼠于阁楼游走。站在屋顶看到的校园是起伏的,这种起伏又和立面折廊的起伏相似,又和象山产生了对话。因此,象山校区的屋顶是拍毕业照的必选景点之一,也是大型活动时的绝佳看台。

长满植被的建筑立面

丰富又迷离的流线

山南的建筑一层除了主路,还有一条水堤在主路与景观水面穿插而行。此外,还有一个连接教学楼的二层廊道,如果是雨天,内部这条流线正好是避雨路线。但是对初次到象山校园的人来说,由于每条道路的识别性差,楼号不明,很容易迷失方向,更别说在建筑内部穿行了。

连接教学楼的二层廊道

自从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大奖后,象山校区日渐成为杭州旅游景点之一,每次有游客问路,都被绕得云里雾里,要走一段问一个同学或者自己摸索,尤其是遇到那些找卫生间的游客,我们都无法描述具体的位置。建筑内部穿行体验倒正如在美院拍摄“跑男”节目一样,如果没有任何提示,在教学楼内藏个东西是很难找到的,尤其是像11号楼这种体量的建筑。我们如果在11号楼上课,必须比往常早出门几分钟。

“浪费”空间的新可能

如果从空间利用上来看,象山校区的空间是极其浪费的,教学楼布置并不紧凑,内部的流线非常多,走道的宽度和教室内部的宽度差不多,甚至在11号楼和17号楼内部用坡道带代替平稳的走道,不知不觉中就从2楼走到了3楼,初来者若在建筑内部穿行很容易迷失方向。

11号楼的坡道

然而这种浪费空间的布置拓展了对教室外空间的使用。比如,13号楼一层太湖房前成了学生做大型建构作业的好场地,11号楼的坡道成为同学们上渲染课时必选景点之一。那些被浪费掉的空间被当做展场和试验场,放置作业,而基于这些空间做装置,别有一番风味。

校园里那些被闲置的空间再利用

对于美术学院来说,这些浪费的空间延伸了使用的无限可能。

尴尬的“窗”

作为使用者来说,象山校区的教室有好有坏。12号楼在东面有一条长廊,而二楼是专业课教室,整个教室只有东面一扇高窗,其高度对于外面长廊的人来说,是正好站着往下看的视角,对内部使用者来说,则需要站在桌上才能打开窗。因此上课时,常有游客站在外面往内“窥”,这种“窥”更像是监视或“视察”,常常因为外面站了三两游客,全班同学都被吸引着向外看。还有D号楼图书室一层的高窗,也是相似的境况,靠窗走廊是一条坡道,因此在图书室里总是看到来来去去的小腿。

逃离寝室

除了一些见不到光的教室之外,令人诟病的还有山南21号楼寝室。设计理念是每两个寝室共同享有一个通高的庭院。在寝室阳台上能直接看到对面(包括楼上和楼下)寝室内部,虽然私密性不高,但低头能看到小草,能与自然如此亲近也算值得。

但是寝室的采光和通风是极差的,一个大寝室内部分为四个小寝室,其中两个小寝室是没有窗户的,所有的通风采光只能靠阳台的门,而江南素来潮湿,加上房间不着光,便成了蚊虫聚集的好地方。倘若是冬天,阳台门紧闭,寝室就成了小黑屋,不知何时是早晚。

寝室的外立面很像一个巨型鸟笼,外面用混凝土做了一条条栅栏,栅栏内又是一层开满错乱洞口的建筑立面,光线通过厚重的混凝土栅栏,再到窗内已所剩无几。

寝室外立面,一层混凝土厚栅栏内一层400mm厚的墙体,有不少掏空部分便是通高的内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让寝室在冬天更阴冷,这样的积极效果是让大家一起床便往教室跑。每年12月开始,一般学校的图书馆便被考研学子所承包,然而美院图书馆的人却不多,因为图书馆里如果开空调,不知不觉要睡倒一片,如果不开空调,因为外立面都是玻璃,室内外几乎一个温度。

“生活”的校园

图书馆外一片起伏的草地却是好去处,在还没有校训碑的时候,除了炎炎夏日和雨天没人使用外,其他时间有人在草地上课,有人在上面午休、聊天,甚至周末还有家庭来这片草地野炊。

这片草地和14号楼前的湖是象山校区内两块开阔的场地。14号楼前湖面南边设置座椅,在湖的东南边有一个平台置于湖上,平台大致够20个人围坐一圈进行教学,而美院一个班级差不多20人左右,常有老师选择在此上课或讨论。平台亲水,而且在平台上看这一汪水显得尤其开阔。而这种用身体感受空间的体验非常像中国传统园林。

坐在座椅前看到的14号楼,水中的倒影宛如绵延的山体

14号楼屋顶是连绵起伏的双坡顶,朝山面有湖,湖的南面设置了邻水座椅,坐着的视线正好面对湖,能看到连绵的屋顶和远处的象山,而屋顶和山也产生了某种神似的对话。沿水处种满了柳树,天气好时偶有白鹭矗立于芦苇上,抑或在水边起飞溅起水花。14号楼前还有两颗银杏,一公一母,冬天枯枝,春天冒新芽,秋天从几片落叶到满地金黄,银杏四季分明,在不变的建筑前提醒着时间。

象山校园也是开放的,周边的居民每到傍晚结伴来校园里散步,学校是校园又是公园。夏夜里可以在湖边挖螃蟹抓小鱼,秋天捡白果,春天采地菜。这些自发的活动给校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不知不觉的将美院学生的情趣引入山水之间。这里既是学子的家园,也是周边居民的家园,这里不会将人与建筑和环境隔离,而是悄无声息地融合在一起,也将日常生活和艺术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