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发生在独松关的一次外交拙作

更新时间:2024-08-24 06:06:07

南宋末年发生在独松关的一次外交拙作

与南宋的灭亡

独松关,现位于余杭与安吉交界的关上村。《读史方舆纪要》独松关:在杭州府余杭县西北九十里独松岭上。自天目山而北,重冈结涧,迴环数百里,独松岭杰峙其中,岭路险狭,东南则直走临安,西北则道安吉趋广德,为江、浙二境步骑争逐之交。东南有事,此亦必争之地。

《嘉庆余杭县志》 记载:独松关在县西北古城界,处北门九十里,高四十二丈,岩鄣深高,山岫邃密,尽通单步,路不容轨。上有关,关外为安吉州。

在不同历史时期,独松关的军事地位也不同,所以独松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隶属的管辖权也不同。纵观独松关历史,最具军事价值和关粱地位的是宋高宗南渡后的建炎初年,南宋定都临安未稳。金由于蒙古军队不断的军事掘进,都城亦南迁至开封。金人就从南宋的辖界拓展疆域,遂南宋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时有金兵南侵,独松关作为拱卫杭州的门户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后南宋联辽灭金,本以为以此可雪靖康之耻,谁知招之而来的是更强悍的敌人蒙辽的大举南侵。《宋史》载,德祐元年三月十五日,元军分三路继续南下….张濡部曲在独松关杀死元朝议和使臣礼部尚书严忠范,把廉希贤(工部侍郎)俘到临安,受重创而死。《元史》本纪烈传 伯颜 丙子,国信使廉希贤至建康,传旨令诸将各守营垒,毋得妄有侵掠。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丙戌,至独松岭,果为宋人所杀。

希贤死后,元史把他写进列传:至元十二年春,授希贤礼部尚书,佩金虎符,与工部侍郎严忠范、秘书丞柴紫芝持国书使宋。三月丙戌,至广德军独松关,守关者不知为使,袭而杀之。张濡以为己功,受賞,知广德军。明年宋亡,获张濡杀之,诏遣使护希贤丧归,後复籍濡家貲付其家。希贤死時,年二十九。

南宋杀前来议和的元使臣,宋元两史都承认这一历史史实。按元史之说,元朝最初没有灭宋之意,只想通过军事迫使宋朝称臣,老老实实做一个藩属国,年年岁贡而已。元兵攻占广德、常州等临安外围,给南宋政权足够的军事压力的时候,派礼部尚书严忠范、工部侍郎廉希贤为使臣由广德前往独松关和宋廷议和。由于南宋杀了元前来议和使臣。至此元开启了灭南宋大战。初战至独松关,时杀元使臣忠范之南宋守将张濡败逃至德清上柏被杀。副将冯骥之妻得知元兵战至独松关,遂自杀以明志。冯骥和其弟冯祺亦死,独松关破。南宋虽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忠臣力澜,然终究难逃败运。朝廷一路南遁,经婺州、温州、福州、泉州,到广州崖山。途中宋恭帝溺水染疾病故。其弟赵昺继位。最终宋军与元军在崖山决战失利,几万宋人跳海自尽,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宋朝灭亡。

南宋之亡,后人有归咎于南宋外交礼制的失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的湖南讲求新学的团体《南学会》。在讲学的讲义上多次阐述了外交礼制。南宋在独松关斩杀元来使的例子作为国之外交礼制的反面教材。皮锡瑞的《南学会第五次讲义》:交涉之学,孟子说得最精.......当宋之将灭也,元犹不欲灭之,使廉希贤来议和,行至独松关,为守将张濡所杀,和议遂绝,宋遂亡。元兵至关,而张濡遁。是宋之不能恢复,由于不当和而和;宋之灭亡,又由于当和而不和。古者兵交,使在其间。张濡妄杀强敌之使臣,敌至,又不能死守,其亡国之罪,擢发难数。然其杀敌使时,未尝不以忠义自居,谓彼方图我,杀其一人,亦足解忿。试思杀彼一人,于彼何损?杀一人而国灭,其国何辜?

而元朝把宋亡喻为咎由自取。《元史新编》 论曰:世之亡国,未有如宋之自取者也。金于元无启衅之罪,而元于金有必取之心。和亦亡,不和亦亡。宋则僻处南服,炎微水乡,本非蒙古所觊觎。其始假道灭金,为宋复仇,画蔡为界。盟誓未寒,不旋踵而有端平入洛之师,自构兵端。及合州固守,宪宗告终,皇弟远在鄂城,内顾家难,仓皇北去。和亦归,不和亦归,元人已无心于江左矣。信使东来,前好可继,而即有拘使抗命之行,犹迟之又久而后渡江。宋负元,元不负宋,其罪浮于金人数倍矣。不管张濡杀使臣的动机如何,然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已是千年定律。违之则亏礼制。纵观宋的历史,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宋之灭亡,归咎于宋朝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宋建国之初,幽云十六州未纳入版图,历朝的长城防御体系被打破;西北又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最大的威胁是北边的辽王朝和西北的西夏,还有南部的交趾。使得宋朝的防御拉长,战事频发。到了南宋末年,按照元史的说法,元亡金之心故有之,而无亡宋之心。无意觊觎江南。所以派信使东来,前好可继。然独松关守将惘杀使臣,使元有南下口舌。回归历史,宋朝没有很好的把握战略机遇,当战不战,当和不和。如果南宋当初能调整战略,不联辽灭金,跟辽、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如果当时南宋能按正常的外交礼节对待元使,或许可以残喘余息,以图厚积薄发。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标签: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