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著名景点游览20壶天阁,壶中窥天别有洞天——走红门路线
更新时间:2025-04-05 13:55:45
泰山著名景点游览【20】“壶天阁”,壶中窥天别有洞天——走红门路线,带您感受泰山文化之厚重
泰山盘道行至中路,回马岭下、四槐树北,便来到了壶天阁。这位置恰到好处,刚好在红门和中天门之间,既让前半程攀登的人得以稍作休憩,又为后半程的路途蓄满力量。
壶天阁的历史颇为悠久。明嘉靖时期,它被称作升仙阁,清乾隆十二年经过拓建,才改名为如今的壶天阁。“壶天阁”这名字源于道家,道家将壶天视为仙境。瞧瞧这地方,西边是九峰山,东边是十峰岭,北面山峦连绵,四周被葱郁的翠色环绕,仿佛与天际相连。而脚下的立足之地虽不算宽敞,却恰似从壶中窥天,别有洞天,这名字取得实在精妙。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壶天阁跨盘道而建,形似城门楼。下层由条石砌成,仔细数来,整整12层,显得格外稳固。台上建有3间殿阁,覆盖着黄琉璃瓦,采用九脊歇山顶,重梁起架,七檩前廊式结构,看起来大气庄重。门洞上镶嵌着石匾额,“壶天阁”三个大字乃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亲笔所题。柱下是覆盆式柱础,如今的柱子、檩梁以及檐子,均为水泥预制件,坚固耐用。
阁的北面有3间元君殿,里面供奉着元君铜像,坐北朝南。西北方向是回马岭坊,西边是依山亭,东边刻有乾隆皇帝御制的3首摩崖诗,为这山水增添了浓郁的人文韵味。
此处的楹联也别具一格。门洞两侧,一副是清嘉庆年间泰安知府廷璐所题:“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另一副是泰安知府崔映辰所写:“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吟诵这些楹联,再眺望眼前的景致,似乎能与古人登山时的心境产生共鸣。
尤为称奇的是那些古柏,委实叹为观止。门洞上方两侧的石墙中,各有一棵柏树横向生长出来,东西对峙,盘旋向上,人们称它们为“福禄柏”。阁后门洞左顶还有一棵古柏,被叫做“寿柏”,合起来便是“多福柏”。它们长久地伫立于此,见证了无数的岁月流转,也为壶天阁增添了几分古朴与神秘。
站在壶天阁回望山下,蜿蜒曲折的山路如一条细长的丝带,在葱茏的山林间若隐若现。沿途的树木像是被大自然精心排列的绿色士兵,密密麻麻地守护着山路。远处,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在云雾的笼罩下,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卷。山脚下,星星点点的房屋错落有致,偶尔还能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和着山间的风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这般景致,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泰山的雄伟壮丽 。#泰山旅行记忆# #泰山风景值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