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辽宁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举办的饱受诟病的女德班
更新时间:2025-04-29 15:24:55
2017年在辽宁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举办的饱受诟病的“女德班”,2020年摇身变成“少年班”,出现在儒学“圣地”山东曲阜开办夏令营。昨天晚上央视新闻1+1以“如此‘女德班’,如此‘夏令营’”进行了报道。
这个“女德班”为什么会死灰复燃,换一个地方,换一个马甲,又可以打着“夏令营“”的幌子招摇过市呢?我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原因:
一、“女德班”假借宣传传统文化残害青少年
所谓的“女德”,是以“三从四德”为主要内容的,“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对女性的道德规范,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当代社会,女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社会男女平等。而抚顺传统文化研究所就是借着这几年 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宣传,办起“女德班”,教育女孩子“习德”,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戴美瞳的女生不正经”“不学习传统文化就得胃癌”“肾精流失后流脊髓液,之后流脑脊液”……。更胜的是遭到调查后,转战来到儒学“圣地”,堂而皇之开办了夏令营残害青少年。
二、家长不明真相
家长们忙于上班,孩子到了寒暑假,不用去学校,在家没人照顾,又怕玩游戏等。家长们总以为,去国学之乡参加夏令营游学,女孩子学点传统文化,贤良淑德有何不好?
正是家长的这种错误想法,不明真相,给孩子报了培训班。家长还有从众心理,你报我也报。这样导致给一些不正规的培训机构有机可乘。
家长们只看到简单的需求,没有看到“女德班”的腐朽危害之处。
三、社会监管力度不够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提升。“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择校、买学区房……有能力,这都是好事。但是更多家长不了解情况,盲目跟风。不了解情况,只要是培训班就报。各种培训班良莠不齐,国家越禁止而越办越烈。还好发现及时,“夏令营”已责令停办,并退还费用,对其涉嫌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正进行深入调查。
【写在最后】
反思一下,这些培训机构不仅坑了孩子,还败坏社会风气。归根到底,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家长身上。我认为最应该参加培训的应该是家长。
家长如果参加培训,多学习,做更好的父母,树立有正确的价值观,然后言传身教,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
教育就是人点亮人,如果家长优秀,让孩子仰慕你,去慢慢影响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变得优秀起来。这样,像“女德班”这样的培训机构没有滋生的土壤了,我们的社会就越来越文明。
#“女德班”##“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