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旅游要览(呼伦贝尔的旅游业)
更新时间:2023-08-02 16:44:14
岁月匆匆流转,眨眼又迎春暖。呼伦贝尔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当有朋友来呼伦贝尔,关于这里的点点滴滴,您应该怎样向他介绍?相信《呼伦贝尔旅游要览》这本书,在您接待远方而来的亲朋好友时,必将大有用处。
这本由徐占江所著,由市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王党庆精心推荐的《呼伦贝尔旅游要览》,以通俗流畅的笔调,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介绍了呼伦贝尔的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民俗习惯和特色饮食等。这本书不但适合外地旅游人员阅读,更适合呼伦贝尔本地人收藏。
众所周知,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积累,是地区发展的宝贵财富,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既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更是连接民族发展的纽带。
据了解,呼伦贝尔市图书馆馆藏的民族地方文献多达4000余种、8000余册,包括本地区地方志、年鉴、报刊、史料、丛书、地方人士著述等,涵盖历史、军事、文化、经济、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
“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蒙古语‘哈溜’的音转,意为‘水獭’;‘贝尔’意为‘雄水獭’,因为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所以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动物名称命名湖泊名称的习惯,为两个湖泊命名。”王党庆介绍道。本书编者以通俗流畅的笔调,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介绍了呼伦贝尔市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和景点、旅游项目、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地方风味、旅游资料、旅游拾趣、旅游须知等,融资料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一册在手,犹如导游在旁。通过这本书,读者可尽情观赏品味呼伦贝尔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形姿风貌,又可凭其探寻民族与历史的渊源及草原游牧文化的底蕴,更好享受回归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呼伦贝尔旅游要览》一书中提及,旅游业在1995年确定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主要以呼伦贝尔草原、森林、湖泊、口岸、少数民族风情等为主的一批重要旅游景区和景点,初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条辅线”为主要框架,以国内旅游、国际旅游、边境旅游、出境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发展格局。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呼硕、牙克石市凤凰山庄、呼伦湖小河口、金帐汗蒙古部落、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红花尔基森林公园等十几个重要旅游景点。
辽阔的“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壮美的“北方第一大湖”呼伦湖,蜿蜒的“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绵延起伏的大兴安岭……如今的呼伦贝尔大地,全域旅游多点开花,繁盛景象尽收眼底,从“旅游框架”发展到生态旅游,不仅仅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抓好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需要在基础建设上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不能过度雕琢,要始于自然、重在保护,保存其原生态之美,把呼伦贝尔最天然的一面展现给慕名而来的游人。
无论书里还是书外,沪蒙两地的关系都完美阐述出历史渊源深厚,上海是内蒙古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在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四季气候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一个是海派文化的时尚之都,一个是全域皆景的旅游大区,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是“榕阴巷陌春风老,荔子楼台宿雨乾”,南方的开放、包容与北方的热情、豪爽不仅可以在旅游中碰撞出火花,更是南方与北方特色民俗文化的深层交流。
呼伦贝尔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各民族和谐相处。
该书中提到,虽然今天生活在呼伦贝尔的蒙古族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较多保持游牧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特点。牧民穿蒙古袍骑马、住蒙古包,搬迁用勒勒车,日常食用红食、白食和粮食,主要喜庆活动有那达慕、祭敖包等。而鄂温克族人历史上以游猎业为主,后来大部分改为从事农耕和牧畜业。现在,一部分鄂温克族人在岭东从事农副业生产;一部分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辉河一带和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从事畜牧业;一部分则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乡从事以饲养驯鹿为主的养殖业生产。不同地区的鄂温克族人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呼伦贝尔的华俄后裔集中在额尔古纳市,生活方式保留了浓厚的俄罗斯色彩。住房为“木刻楞”,除食用中餐外,普遍喜爱列巴、奶茶、希米丹、果酱、苏伯汤等俄罗斯风味的食品。
总之,《呼伦贝尔旅游要览》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呼伦贝尔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让人从中了解到呼伦贝尔各地的风景名胜、民俗民风,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宣传呼伦贝尔。(任彦依)